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复习指导 > 更多经验

以爱之名参加注会考试 万字心得给即将上考场的CPA考生们

普通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17-08-11

从开始的陪妻子考注会,到后来自己走上注会路,2016年夫妻二人一起通过注会专业阶段的六科考试。

以爱之名,从零基础到上万字的心得体会,他的注会之路又有哪些坎坷与惊喜呢?

三年备考路,一千多个日夜,他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呢?

38岁男人偶然走上注会路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今年38周岁,男,2001年本科毕业,2010年硕研,非会计、非财经类专业,货真价实的零基础考生,有一份很忙但相对稳定的工作,主要担负文字方面的业务,年均出差两个月左右,有时夜以继日地加班。

我走注会考试之路纯属偶然,2013年我家属在注会考试的第五个年头参加一科审计考试,岳父岳母和我全力保障,然而却兵败滑铁卢。我感到很不可思议,翻翻审计教材,感到确实抽象,但仍然不解,心里想,不就是一科审计吗,倾全家人之力保障,竟然没能让她考过。老婆言语中也有表露,觉得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一些,建议我可以试一试,岳父也说我适合考注会。我想,试试就试试,然后就从2014年开始备考,个中酸甜待后细说,历时三年结束专业阶段。

个人觉得,考后总结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失败或者成功,那么后面仍然会走弯路。所以,成绩出来后,我一方面开始撰写自己的总结,另一方面开始研究综合考试的主攻策略,以期用短的时间攻克下来。如果这些心得,能对同道中人,尤其是零基础的同行者有所裨益,那就再好不过了。

以下是小编从万字心得中摘录出来的关于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部分内容,相对更适合于现阶段的注会考生。

关于学习的方法。

各有各的道,自己的未必适合别人。不过说出来,大家分享。总的来说二十个字,原理为基、理解为主、背记为辅、体系为本、强化为要。原理为基,每一科大部分知识点,都应弄懂基本原理,其实这些原理大部分和我们生活常理是基本吻合的,比如哪些费用开支记入存货成本,只有少部分需要深入理解其背景、初衷,基本原理一旦知道了,经过两三遍的复习,想忘记都很难。理解为主、背记为辅,我个人不赞成过多的背记,除了战略,战略的背记也应在整体框架和基本原理理解的基础上,会审财税经更重要的理解,审计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背记,重点也是理解。当然,如果想拿高分的话,那理解和背记就会同等重要了。体系为本,每一科都需要强化体系思维,首先从整体上去把握和理解,然后抽丝剥茧,逐步深入。强化为要,我有三门考了两年,总结失利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眼高手低、眼熟手生,相信好多人与我有同感,要做到一看题,就能想到考的是什么,怎么来解、哪几步。

以上是总体上说,比较宽泛,具体来讲,我是这么学的:

第一步,每科都先听一到两遍基础班,经济法和战略是一遍,其他都是两遍,因为我是零基础,什么都不懂,需要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体系,逐步消化。这个阶段,什么也不做,仅仅是听课,然后在头脑中理解和构建知识体系和架构。

第二步,边听基础班边理解和重做讲义中的题目,目的是加深理解,掌握具体的知识点,这个播放可稍快,1.5倍速度,听完以后再回来做讲义中的习题,除了听课,习题一般每章3到4个小时就可完成。

第三步,听做习题班,这个方法同第二步,先听一遍,反回来自己再做,这个耗时也不长,这个过程,重点强化知识点、强化对基本原理的掌握。

第四步,自己总结梳理知识点,就是从讲义中摘,从前往后一点一点儿地过,感觉这个重要拿出来,留待以后用。尤其是战略和税法,这个总结梳理就是自己重点背记或强化的东西。这个过程,主要是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会的一带而过,不会的重点强化。经济法自己没弄,其他科目都走了这步。

第五步,做模拟试题

第六步,试题强化,有的人东找西找模拟题来做,我觉得大可不必,个人认为好的资料就是历年试题,一方面它反映了考试的脉络、重点和趋势,另一方面很多知识点都是重复考的,少部分连续重复考,更多的是隔一到三年重复一次,只不过考核的方式和角度有所区别。我从考前一个半月就开始鼓捣试题,因为自己计算能力不行,老算错数,所以自己重点鼓捣的是主观题,一开始会财税一科一天,中后期会财税一科半天,历年试题中的主观题,做了三遍,有些重点年份或者重点难点习题,可能在5遍以上。达到一出来题,就能理解它的出题思路、考查知识点、解题路径。当然,我认为没有历年试题,也有可能考的,也把它加进来进行强化,比如财管,我当时觉得固定成本预算二因素、三因素分析法肯定会考,所以把它放到试题里一并强化,结果妥妥考出,不过我抽的那卷没有。这个阶段,很疯狂,昏天黑地,反反复复,但需坚持。

第七步,考前串学,就是考前三两天吧,开始看讲义,这个因人而宜、因报考科目多少而宜,会的稍加强化飞快略过,忘了的、不太懂的重点强化,分科进行,直到进考场前十分钟也不要放弃。我考会计那天早上五点起床,飞快翻了一遍,结果重点强化了一下限制性股票期权初始确认计量,果然考到。2015年考前看审计,也是结尾阶段重温了一下审计收费标准问题,结果果真考到。2015年考战略,考前上厕所,偶尔过了一下以前没背过的一道题,结果10分钟以后便在试题中见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关于考试答题的一些技巧。这个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体会,不一而足。我只能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文字录入使用哪种输入法更好

同样速度条件下,自然是搜狗拼音,能用V模式进行计算,但客观讲,拼音输入法可能比不上打五笔快,在考战略、经济法可能不太好,尤其是战略。五笔呢,选择搜狗五笔或百度五笔可能好点,有分号计算模式,但是没有搜狗拼音那么长的字节。考试时我用的是陈桥智能五笔,考会财税屡屡与搜狗拼音模式进行手动切换,费了不少时间。后来他们说CTRL+SHIFT键可进行切换,但我当时也用这两个键试了,并不能切换,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当时也不知道搜狗五笔的分号模式可以计算,所以费了事儿,这个需要早作准备,不能马虎。至于打字速度嘛,平时就能达到50个字每分钟,能达到“心之所至字已出”的境界。打字速度提上来,对考生的帮助不是一点半点儿,哪怕在计算类的会财税依然非常明显。

二、能多答不要少答,条理要分明,分成那么几段,把核心的话作为段首句。

这个主要是针对审计和战略,当然有时会财税也会涉及,比如今年会计,第一道题是所得税分析计算,以前年度是6分,今年是10分,记得有一问是关于长投的,郭老师讲课时说一般情况下不确认递延所得税,但我觉得题目给的能转回,答案绝对不会像讲义中那么简单。于是我就分析了一大堆,什么情况下能转回,什么情况下不能转回,又结合了一下题意,出来一对答案,果然需要确认递延。当然,话说回来了,这样做需要打字速度作保证,如果打字慢应慎重,防止做不完。

三、可以并行给出多个答案,有把握的放在前面

这个主要是指审计。审计大题太虐人心了,明明感觉自己会,但出来一对答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还有的好像这样可以,那样也对,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对,犹豫之间时间却悄悄溜走了。我的办法是,同时给出几种答案,把有把握的放在前面,当然前面用如果给出限定条件。比如15年那个审计报告题,自己一上来就蒙了,看着几句话很简单,但是就是判断不出来出哪种报告,短暂蒙圈之后,自己也开始蒙好几个答案。主要模式就是“如果XXXXX,应该出什么样的报告,题中是什么什么,所以可出XXXX报告”,然后另起一段“如果YYYYY,应该出什么样的报告,题中是什么什么,所以可出YYYY报告”。记得当时,给出了三个答案。今年偶然我看到15年审计答案时,果然那道题答案是可以出几种报告类型,只要答对一种即可。所以说,实践中你感觉题目条件不足,或者不知所措时,完全可以给出多个答案,只要有一个答案正确,分数即可拿到。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你打字速度非常快,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灵活,如果每分钟三四十个字肯定是不行的。我平时能五笔能打80多个字,考审计时尽管好多题答了多个答案,答完还余20分钟。今年答会计,分析和改错也是这种思路答的,答完还余40分钟。紧张的是税法,剩了10分钟,没办法,今年太偏门了。这也是我个人特别强调打字速度的原因。

四、题目中每个数据、每句话都是有用的。

题目中给你的每句话、每个数据都应该是有用的,哪怕是括号里的,如果你没有用上,那肯定是你错了。题中数据总体来说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迷惑你的,应该读完以后即可识别出来;第二个作用是计算用的;第三个作用是作限定条件用的,就是出题人给你堵住了一条路,那个方向不需要你去考虑了。如果你在做题中有一个数据没用上,那很可能你错了。比如我今年的财管,按理说应该考70多分算正常,因为我选择题至少得了35分。结果就是有道本量利分析那题,本来我试题强化时,一看每年都考本量利分析,就作了重点强化,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题都是妥妥的,结果当时有个数据没在意,也没用,8分的题估计也就得个一两分,出了考场把自己恨的啊。

五、读题要慢,弄清题意很重要。

选择题关键是找题眼,计算题重点是明确思路、而计算过程要快。注会专业很多题目很晦涩,特别是审计。所以说,一上来弄清题意很重要,有的需要理解透了,比如说财管计算题,有的要抓住题眼,比如说选择题。

除了以上内容以外,还有一些零散的,但自己认为也很重要的想法和做法,一并归到这里。

1.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拿分点

有的人计算能力强,那会管税计算题就是他的拿分点;有的人思辨能力强,那会管税选择题就是他的拿分点,经战审则重点都是思辨能力。在保证自己拿分点多拿分的基础上,自己的弱项就需要自己有针对性地重点强化,起码不拉分。我当时就是重点强化的就是会财税计算题。每个人长处不一样,应该有个客观的认识。

2.一丝不苟的做题态度很重要

我去年财管失利,主要在计算题,6道计算题看起来都会,结果没有一道做对的,主要是马大哈,没有一丝不苟的做题态度和精神。所以,自己后来重点强化注意力,以期培养自己精准细的学习态度。加上后期的试题强化,虽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不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强化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3.通读教材可能很管用

我考这六科,没有通读教材,只有战略看过一遍,财管看了三章、审计看了也是两三章,其他教材从来没看过,全靠的是辅导班讲义。结果虽然是都通过了,但有些科目很惊险。举两个例子,一正一反。正面的例子,今年财管因素分析法那道题的第二问,问几个指标是什么意义,采用什么战略那道题,自己看财管教材时重点划出来了,这就是通读教材的好处。反面的例子,自然是税法,好多的题都避开了各类培训班,都是教材上的原话,虽然不难,但没通读过教材就只能蒙。

4.应该有果断放弃的勇气

放弃,包括两个方面,放弃考试科目,学可以多学几科、报也可多报几科,但一旦发现精力不济,应该果断放弃,我连续两年放弃会计。放弃某个试题,不会做的当然果断放弃,会做的,但得分效益不高的题,也应果断放弃。

5.自我创新学习和理解方法很重要

这个因人而异,有这方面想象力的,能自创学习、理解、记忆方法,尽量自己鼓捣一下,有意思,也很有效果。比如,会计有很多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自己就想,一个企业重要的是啥?利润啊,所以企业拥有者或管理者要千方百计,让外人相信他的利润是很高的。而制定会计准则那些人呢?则是相反,我要把你这种想法可能会产生的负面效应,通过会计科目设置给规避掉,都有类似的道理。还比如,财管的变动制造费用的几个差异,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什么的,很难记,也经常做错,我就画图,把数据放上一标,1分半钟妥妥搞定。另有会计,少数股东追加投资使投资方所占比例下降,个别报表、合并报表各怎么确认,需不需要追溯调整,画图,一目了然,增加的等于减少的。至于怎么确认、是否追溯和正常业务一个道理。

6.每一科都应尽早动手

我一般都在考完试后第二天,就去买下年度要学习和报考的课,先不全买,买一到两科,先学着,等成绩下来,根据哪科通过、哪科没通过再作定夺,所以我的学习周期是一个年度,而不是10个月或者从新大纲出来到考试的6个月。我觉得,等考试成绩或者新课出来再学的,那是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也是很多人屡战屡败的原因,很简单,时间和功夫都没有到。

7.把试题归类整理,反复强化

对于提高计算精准度、提高计算能力可能很管用。学学高志谦老师,重要的话说三遍,试题强化,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了。

8.前期各个突破,后期滚动推进,很实用

建立知识结构体系阶段,一科一科地听,不要怕忘记,忘记以后反回来再整一轮,搞得不是很好的多听一遍,先原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速。习题班,精听,做题不是目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点才是根本。试题强化,也就是冲刺阶段,可按A+B+C+D+E+F的滚动复习模式,每科占用天数因人而宜,我先期是按照1.5天会计+1天财管+1.5天税法进行强化的,后期按照0.5天会计+0.5天财管+0.5天税法强化的。但总体周期不宜过长,因为每个人都有固定的遗忘周期,一般的遗忘周期不会小于9天,所以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好。

9.机械背记对于应考经济法和战略不一定好

对于这两科,很多人考前一个月冲刺背,不过我一直推崇理解基础上的背记。前面说了,经济法我一点没背,主要是理解,也揣摩了一下答题和组织语言的方式。战略我背了一个月,有三遍吧,不过主要是先理解、再背记,结合一些小窍门。其实战略,尤其是前四章是需要理解的,战略的类型、生命周期理论、SWOT分析、五力模型、安索夫矩阵等等,都是如此,而且也能理解。

10.冲刺阶段要尽量模拟机考环境

尽量模拟机考环境,网校有模拟系统,基本还原了机考环境。考试时带了两个计算器,一个科学计算器,另一个是大一点的传统计算器,主要想应付财管的大数加减,结果一个也没用。达江老师讲,可直接通过公式录入年金系数,我用了一段时间。

11.关于全报考、广学习、重点考的学习报考模式

所谓全报考,就是把所有科目都报上,一科八九十块钱,既然选择这条路,这点儿小钱不要太在乎。所谓广学习,就是新考纲出来之前,尽量学习多个科目,当然不一定一上来六科全学,因人而宜,尽量多学,一个是为长远打基础,另一个是可以解决各科目知识相互交融的问题。重点考,一般是到了考前两个月吧,自己要有个清醒的判断,剩下的时间和精力能搞定几科,有把握的几科是什么,然后有所取舍,全力备考。

12.关于注会考试群的使用

我觉得,注会考试群非常好,搭建起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但是任何事务都具有两面性,用好了是促进,用不好是迟滞。很多同道中人从早到晚在里面刷题,说实话我不太赞同,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我并不是贬低别人。这么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所刷的题目不是舶来品、就是速成品、或者是翻新品,有些甚至是多少年前的,考纲和教材都变了他的答案还是旧的,反映到具体的知识点上不一定精细、精准、精到,和考试命题趋向相去甚远。第二个原因是太浪费时间,题目年年变、知识点皆如此,有刷题的时间,不如从根本上着手,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砸实搞透,辅以针对性练习,以不变应万变。群的作用,我觉得重点有二,一是分享学习资料,二是交流疑难杂症。加入注会qq群>

13.关于网校培训班

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零基础班的考生来讲,要报,而且必须报。报这个班的目的,一是能第一时间获得授课资料,二是充分利用网校答疑板,有什么问题、无论什么时间都可以问,既快又权威,24小时以内吧。写到这儿,声明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14.2017年专业阶段考试可能是个前所未有的绝佳机会

2016年的会计、审计、税法,没有之一。分析历年试题,考试难度总体呈三角函数式的波浪,而后在一定阶段趋于稳定,然后再呈三角函数式的波浪,再趋于稳定。按照这种趋势分析,那么2017年这三个科目难度肯定下降,尤其是税法,营改增后第一年,可能以基础为主、不会出太难的题。财管个人觉得难度可能会略有上升。至于经济法和战略,由于科目性质固有局限,增加和降低难度的方法不外乎三个,一个是增加题量,二一个是增加材料阅读量,三一个是出一些教材里比较深的题,就像今年的税法。了解了这三点,应对起来就有方向了。

顺便提一下,我家属在屡败屡战的情况下,先后重考四门,今年审计和战略顺利通过,结束专业阶段。她说,我对各科目的认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在学习方法上的一些建议,对她帮助很大,要不然今年审计继续会挂。专业过了其实不代表什么,前面还有综合,即便跨过综合,实务也是我的短板。实事求是地说,我连刚毕业的财经专业学生都赶不上,只能一步一步探索了。

申明一点,我是在职的零基础考生,一些体会也可能只适用于零基础考生,对于很多人不一定有用,而且论坛里面有很多牛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大神,经验一大堆,只不过不外现罢了。真诚感谢郭建华老师、高志谦老师、李景辉老师、叶青老师、奚卫华老师、苏苏老师、游文丽老师、杭建平老师等正保会计网校的老师们。  

文章来源于正保会计网校学员原创投稿,转载请注明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注会畅学旗舰班

注会-畅学旗舰班

直播+录播 无限畅学

免费试听28278人已听

截图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公众号

截图微信打开扫码

找对组织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客服 首页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