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价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中的会计准则依据是什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公允价值计量》,补价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中的会计准则依据如下:
1. 补价的确认:当交易价格高于或低于公允价值时,应将补价确认为收入或费用。如果交易价格高于公允价值,则应确认为收入;如果交易价格低于公允价值,则应确认为费用。
2. 补价的计量:补价应按照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计量。如果交易价格高于公允价值,则补价为正数;如果交易价格低于公允价值,则补价为负数。
3. 补价的确认时机:补价应在交易发生时确认,即在交付或转移资产、承担义务或进行交换的日期确认。
4. 补价的会计处理:补价应在相关的收入或费用项目中进行确认,以反映其经济实质。如果补价与特定交易有关,则应将其直接与该交易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如果补价与多个交易有关,则应按比例分配到相关的会计科目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准则仅适用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对于其他会计处理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准则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