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网校 > 正文

降资金成本亟须减税 10月新增贷款环比腰斩

2015-11-16 13:40来源:华夏时报

虽然央行在这一年里连续降准、降息放水以刺激经济,但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却显疲软态势。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767亿元、新增贷款5136亿元,环比9月出现“腰斩”。

“中国应抓住时机,下决心扩大减税力度,提高金融供给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11月12日,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告诉本报记者,唯有减税才是救经济的灵丹妙药。

展开剩余部分

央行货币供应充足,10月M2同比增速13.5%,环比上涨0.4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实体经济的低迷使得资金需求不足,10月经济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与固定投资环比增速均下滑,唯有消费略有起色。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投资启而不动,消费反弹不可持续。

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未来财税政策发力成为关注点,增加财政支出、大力减税使企业恢复活力,甚至降个税促进消费都有望出台。央行货币政策“进攻”之后,接下来轮到财政政策接棒加码,双管齐下以稳定实体经济。

经济企稳“失约”

市场普遍预计,央行持续降准、降息放水之下,实体经济将在今年四季度迎来企稳。然而,近期的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均证明,实体经济还是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仍未能见到稳定的明确信号。

10月12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社会融资规模为4767亿元,新增贷款5136亿元。这两项数据9月分别为1.3万亿元、1.05万亿元,可见两项数据10月环比9月双双均出现了“腰斩”。

招行银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尽管有年末临近的时点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反映了实体经济羸弱、有效需求不足,以及面临坏账压力下银行对风控标准提高所带来的双杀局面。

对于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腰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投资经营活动不活跃,银行放贷也更趋谨慎。”

实体经济的疲软,10月份经济数据更加一目了然。10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前值5.7%;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2%,前值10.3%;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0%,前值10.9%。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数值,远远低于市场预估的5.8%,鲁政委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估,对可贸易程度高的工业企业构成了强烈的紧缩性影响。此外,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2%,这是自去年6月份至今已连续放缓16个月。

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消费,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0%,是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但鲁政委认为,消费能否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仍有不确定性,“在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时,劳动力市场也会承受压力,最终冲击居民收入和消费。”

央行持续宽松之下,经济为何迟迟未能企稳,下行的压力究竟来自何处?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称,经济下行所承受的压力最主要是来自于房地产建设的调整以及工业、矿业,由于房地产建设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工业生产和投资也会受到下行压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这类传统行业继续下行,这可能是经济增长放缓最主要的原因。

目前经济正处“三期叠加”阶段,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央行一年来打出降准和降息组合拳,但从10月的数据来看经济仍未企稳,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

政策轮番上场

经济数据不如预期,市场再次渴盼央行降准、降息,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但货币政策加码行至今日,未来财政政策将接棒,展现“进攻性”的一面。

经济通缩的风险进一步加大,10月CPI同比仅上涨1.3%,PPI同比下跌5.9%。10月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贷款出现“腰斩”,由此可见,央行持续的宽松仍未能使经济企稳回升,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

刘东亮认为,尽管双降的边际效应在下降,但未来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迫切性并没有降低,“在增量融资难以提振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减轻存量债务的成本。债券市场的调整压力将因此减轻。”

瑞银最新报告也称,货币宽松本身拉动增长的作用有限,但可以为财政措施和结构性改革创造空间,减轻还息负担、改善企业现金流。二者均有助于缓和企业部门资产质量恶化、放缓不良贷款生成速度。

所以市场机构普通认为,年内降准可期,甚至可能降息,减少企业债务压力,以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企稳。

央行继续宽松可期,但是仅仅是央行的宽松已远远不够。滕泰分析称,为了确保经济尽早触底复苏,当前最有效的措施是下决心扩大减税力度,并发行国债弥补财政缺口,既能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又可以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开启中国经济增长新周期。

11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指出,要用好积极财政政策空间,合理加大减税力度,帮助企业渡难关、调结构、增后劲。

财政部已将进一步加码经济推向幕前。实际上,财政第一个大招已放出,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9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6.1%。这一增速远超上月25%的水平,创下自2014年5月以来的新高。显然,财政部已经走到稳增长的主角位置上来。

目前企业税负主要包括增值税17%;社保缴费以工资的42%到45%征收,还有残疾人基金、工会费等费用;此外政府各种收费和罚款每年有2万亿-3万亿元。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分析,“未来可以将增值税降低1至2个百分点,坚决清理各项违规收费和罚款,同时把小微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从现在的3万元,提高到10万元。”

此外,市场上一直呼吁调整个税起征点,今年全国两会时,多位人大代表曾建议个税起征点由目前的3500元上调至5000元。

滕泰认为,在经济低迷时减税,在未来经济过热、有通货膨胀风险时偿还,把未来经济景气或过热阶段的资源提前到目前经济低迷阶段使用,不仅有利于当前经济企稳回升,也有利于避免下一轮经济过热的发生,是熨平经济波动的有效手段。

最近两年,央行的货币政策表现为“进攻性”,不断降准、降息以稳定经济,但财政政策却表现为“保守方”,对地方债务进行约束以及基建投资下滑。然而10月财政政策已经转向“进攻性”,未来有望持续并进一步加大力度。2016年,有望财政方面赤字扩大,并且进行大力减税。

周天勇认为,接下来从以货币政策为主转向以财政政策为主。“从今年来看,货币收缩是不可能的,但是放得太开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只能是微调放松,不能大放松。所以现在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的只能是财政政策。”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