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复习指导 > 更多经验
  • 注会报名入口开通
  • 摊余成本系列之贷款

    普通 来源:程强 2009-08-14

      “贷款”科目主要用于金融企业,所以对于大部分学员来说比较陌生,建议参考新准则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贷款”科目的账务处理说明。

      一、贷款的特殊处理

      贷款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处理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类似,但在计提减值准备时,要注意同时将贷款的本金、利息调整的科目余额以及应收未收的利息转到“贷款——已减值”科目中,这是比较特殊的处理,这样做目的是便于金融机构对于减值的贷款进行专项的管理和追踪。

      减值以后,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的利息收入要冲减“贷款损失准备”,对于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应进行表外登记。

      在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发生变化时,不调整实际利率,而是调整摊余成本,教材在这一点上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相同。

      二、贷款的核算

      1.初始计量:

      借:贷款——本金(贷款合同规定的本金金额)
          ——利息调整(差额,或贷记)
        贷: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2.后续计量:

      (1)确认贷款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合同本金×合同利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注】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2)收到贷款利息:
      借:吸收存款/存放中央款项/存放同业
        贷:应收利息

      (3)资产负债表日,确认贷款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利息调整(或借记)
          应收利息(若存在应收未收利息时)

      (4)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注】此时应将“合同本金×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不需要确认。

      借:存放同业等(减值后收到的本金或利息)
        贷:贷款——已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摊余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贷:贷款损失准备
      【注】后续计提减值时不需要再将本金与利息调整转入“贷款——已减值”,因为在第一期减值时已经做过处理了。

      (5)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同时,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

      (6)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的:
      借:贷款——已减值(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吸收存款/存放同业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贷款——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或借记)

      

      三、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

      【例题·计算题】2008年1月1日,商业银行向A企业发放一笔8000万元,A企业实际收到款项7514万元,贷款合同年利率为10%,期限4年,利息按年收取,A企业到期一次偿还本金。该商业银行将其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假定初始确认该贷款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为12%。

      2009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A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商业银行据此认定对A企业的贷款发生了减值,并预期2010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3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将收到本金500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预期原来的现金流量估计不会改变,但当年实际收到的利息为200万元。

      2011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经与A企业协商,最终收回贷款60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2008年1月1日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8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7514
          贷款——利息调整   486
      摊余成本=8000-486=7514(万元)

      (2)2008年12月31日确认并收到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800(8000×10%)
        贷款——利息调整  101.68
        贷:利息收入      901.68(7514×12%)
      借:存放同业等  800
        贷:应收利息   800
      摊余成本=7514+901.68-800=7615.68(万元)

      (3)2009年12月31日,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800(8000×10%)
        贷款——利息调整  113.88
        贷:利息收入    913.88(7615.68×12%)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前,贷款的摊余成本=7615.68+913.88=8529.56(万元),2009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预计从A企业贷款将收到的现金流量现值计算如下:
      300/(1+12%)+5000/(1+12%)^2=4253.83(万元)
      应确认贷款减值损失=8529.56-4253.83=4275.73(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275.73
        贷:贷款损失准备  4275.73
      借:贷款——已减值  8529.56
          ——利息调整 270.44(486-101.68-113.88)
        贷:贷款——本金  8000
          应收利息    800
      确认减值损失后,贷款的摊余成本=8529.56-4275.73=4253.83(万元)

      (4)2010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并收到利息:
      借:贷款损失准备  510.46
        贷:利息收入     510.46(4253.83×12%)
      借:存放同业等   200
        贷:贷款——已减值  200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前,贷款的摊余成本=4253.83+510.46-200=4564.29(万元),2010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预期原来的现金流量估计不会改变,因此从A企业将收到的现金流量现值计算如下:5000/(1+12%)=4464.29(万元)
      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4564.29-4464.29=1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0
      确认减值损失后,贷款的摊余成本=4564.29-100=4464.29(万元)

      (5)2011年12月31日,结算贷款:
      借:贷款损失准备  535.71(4464.29×12%)
        贷:利息收入   535.71
      借:存放同业等   6000
        贷款损失准备  3329.56(4275.73-510.46+100-535.71)
        贷:贷款——已减值  8329.56(8529.56-200)
          资产减值损失   1000

    责任编辑:小奇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2468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还没有评论哦

    抢首评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注会畅学旗舰班

    注会-畅学旗舰班

    直播+录播 无限畅学

    免费试听28278人已听

    截图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公众号

    截图微信打开扫码

    找对组织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有奖原创征稿
    客服 首页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