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会计人员 > 会计分录
  • 【涨知识】企业发生债务重组的两种税务处理

    来源: 上海税务 2022-10-12
    普通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债务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1. 以资产清偿债务;

    2. 将债务转为资本;

    3.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不包括上述1、2两种方式;

    4. 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

    债务重组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哦,一起学习:

    债务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

    1. 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分解为转让相关非货币性资产、按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清偿债务两项业务,确认相关资产的所得或损失。 

    2. 发生债权转股权的,应当分解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

    3. 债务人应当按照支付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当按照收到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4. 债务人的相关所得税纳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债务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一)企业重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1. 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2. 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

    3. 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4. 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财税〔2009〕59号规定比例。

    5. 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二)针对上述满足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交易各方对其交易中的股权支付部分,可以按以下规定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

    1. 企业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可以在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2. 企业发生债权转股权业务,对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暂不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以原债权的计税基础确定。

    3. 企业的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政策依据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

    2.《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财会〔2006〕3号)

    更多推荐:

    居民换购住房享个税退税,优惠政策一图看懂

    发票票种、用票量、开票限额…如何申请调整?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