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有苦难言
边缘化趋势
某企业招聘三名员工,将考核后的第一名安排到集团上市公司财务部,第二名安排到集团公司财务部,第三名安排到审计部。
“在人为安排下,内审的力量已经被削弱。”内部审计并没有得到管理层、决策层乃至企业全体员工应有的重视。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企业的内审人员通常不能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去,而一般只是在企业领导离任时履行一下例行离任审计,或者在企业决策时做决策审计,例行监督。”很多时候,内部审计其实有点有苦难言。相较于从前,如今的内部审计已经从理论上被当作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的尴尬却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当内审人正在为内审部门的重要地位满心欢喜时,却无法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内审正在被边缘化!如今,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而言无疑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评价企业经营行为而为管理层、决策层提供咨询意见,发挥着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咨询等作用。
不过,一些不愿被看到的事实正在发生,很多企业虽然设置了内审部门,但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摆设而已。
这显然与内审所应发挥的作用相去甚远,因为内审相对于中介审计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贯穿于事前、事中和事后,对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
因此,很多内审人员越来越感觉到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独立性?
都说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独立,因为独立性被认为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可是,仅仅是做到“相对独立”,也还得取决于企业对内审部门的设立情况。
目前我们将内审的独立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第一种是内部审计机构向企业的董事会负责,这种设计下的内审机构独立性最高,可以比较少地受到来自其他部门的干预,但是目前这在国内企业中属“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第二种是内部审计机构向企业总经理负责,同第一种制度安排相比而言,这种设计下的内审机构独立性较高,属于中级。
第三种是向企业总会计师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然而,这却是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情况。”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令人堪忧。内审部门力量薄弱是导致其难以保证独立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工作安排上比财务部门稍逊一筹外,内审部门往往有人手不够的“苦衷”。如此的人员安排,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就不难让人理解。
有限的风险防控
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和企业的现实需要,风险防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逐渐被纳入内部审计。
如今,内部审计的职能已经由纠偏查错的财务审计发展到服务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并由注重管理风险和电子数据处理方面发展到注重防范风险、促使企业资产价值增值、提高运营效率方面。
但是,熟知内部审计的人都知道,内部审计的对象往往是有限的。杨波是中航世新燃气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在她的经历中,内部审计主要是集团针对其分公司、子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很少针对平级机构,更不用说监督董事会或者总经理了。
内审能够发挥风险防控作用是建立在对员工工作情况、企业经济业务执行情况都非常熟悉的基础上的。但事实是,在企业内审人员发出信函要求同董事会或者总经理进行对话、了解情况时,这种要求常常被置之不理。董事会、总经理成为内部审计风险防控的死角。
其实,内部审计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的决心,取决于企业领导是不是真的想把企业经营好。相比于国企的内部审计而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执行力度上和成效上要略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