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会计人员 > 会计报表

如何分析会计收益质量

来源: 白志平 刘晓青 2010-08-25
普通

  会计收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是判断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未能从动态上反映企业会计收益的发展变化。如果要更客观、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盈利能力,则不仅要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对企业的会计收益进行评价。国外学者对收益质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后,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笔者认为,收益质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一、会计收益质量的定性分析

  1.会计政策分析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对收益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应重视对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分析。收益质量高的企业,其会计政策应是持续、稳健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才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是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变更会计估计:一是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二是取得了新信息,积累了更多经验以及后来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基于此,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时,应判断公司会计政策的变更是否满足上述条件,判断企业是否有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的嫌疑,进而判断企业的收益质量。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发生异常变动,而无法解释其原因,就应注意判断上市公司是否有利润操纵的行为,其收益的真实性是否可靠。

  2.审计报告分析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后得出的书面文件,是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的重要依据。在审计意见类型中,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收益质量最高,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收益质量一般比较差。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是非标准的审计报告或审计报告中含有异常的措辞,表明报告收益质量令人怀疑。如果公司推迟报表发布日期或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则表明公司可能就某些事项与注册会计师存在某种分歧,有可能影响其收益质量。

  3.基础管理水平分析

  基础管理水平是指公司按照国际规范和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维系公司正常运转和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系统等的现状及贯彻执行情况。分析上市公司收益质量时,要关注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否按照监管机制的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机构;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否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有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监管体系和内控体系;激励约束制度是否能对公司管理者起到激励作用,是否可以克服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问题。上市公司的基础管理水平高,其收益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二、会计收益质量的定量分析

  1. 收益的持续性分析

  收益的持续性是指总体盈余中将持续到以后会计年度盈余的比重。首先,可用主营业务鲜明率指标进行分析。主营业务鲜明率是指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收益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收益持续性越强,收益质量越好。在对该指标进行分析时,可以进行连续几年的对比,以分析其变化趋势。如果该指标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且逐渐增大,说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鲜明,可以预期其现有收益有较好的持续性。

  其次,可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进行分析。企业的交易事项按其发生的频率可分为经常项目和非经常项目两类。经常项目产生的收益称之为经常性收益,通常表现为营业利润及长期投资收益。非经常项目所产生的收益称为非经常性收益,通常表现为短期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在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损失相抵后的净额称为非经常性损益。经常性损益是公司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续性,投资者可以据此来预测公司未来的盈余能力以及判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偶发性的特点,投资者无法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越高,则盈余质量越低。

  2. 收益的成长性分析

  首先,可用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指标进行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是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增长额在上期主营业务利润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收益质量成长性的指示器。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表明了主营业务利润相对于其过去的增长态势。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说明该公司收益成长性越强,收益质量越高。

  其次,可用经营现金增长率指标进行分析。经营现金增长率是指本期经营现金净流入增长额在上期经营现金净流入中所占的比重。主营业务增长的同时应伴有经营现金的同步增长,否则主营业务利润的现金保障性就越差,收益质量自然就低。所以,经营现金增长率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一样,是衡量企业收益成长性的指示器。

  3. 收益的现金保障性分析

  收益的现金保障性即会计收益的变现能力。一般认为,会计收益的变现能力越强,其未来不确定性就越低,会计收益的质量也就越高。

  收益的现金保障性首先可用销售现金比率指标进行分析。销售现金比率是指经营现金净流量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比值越大,表明每元销售能收回的现金越多,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收益质量越好。另一方面,当该比率降低时,投资者在关注其经营现金流量是否的确减少的同时,还要注意企业是否有虚增收入的可能。因为虚增收入使销售额增大,该比率降低,而虚增的收入计入应收账款或在类似科目挂账,且将来不会有实质上的现金流入,又会导致该比率在下一个会计期间继续降低,进而导致收益质量低下。

  其次,收益的现金保障性可用营业利润经营现金比率指标进行分析。营业利润经营现金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在营业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每1元营业利润实际收到多少现金,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有部分营业利润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经营现金净流量才是企业经营中产生的能完全使用的资金,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通过这个指标能准确地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

  第三,收益的现金保障性可用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指标进行分析。一般而言,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是衡量一个企业自我创造现金能力的指标,经营现金净流量为正是一个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没有经营现金净流量保证的收益,其质量是不可靠的。如果该指标值为0或负数,说明其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能力很差,其收益很可能来自于经营活动之外,或者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不稳定、不可靠,而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都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较低劣;如果该指标值大于0但是较小,说明收益的“自我”造血功能较差。因此,上述指标值越高,说明收益的质量越好。

  第四,收益的现金保障性可用净利润现金比率指标进行分析。净利润现金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之和减去应计财务费用的付现支出后所得数额在净利润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将经营现金净流量调整为因净利润而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使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保持一致,反映的是企业每1元净利润中实际收到的现金。指标值越高,说明收益产生现金的能力越强,收益的质量也越好。

  4.敏感账户的分析

  敏感账户是指一些有可能被用于操纵利润的账户,如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准备金账户等。对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分析应着重于其列支项目的合理性。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操纵利润,不把当期费用计入损益而将其资本化—列入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因此,该账户中不合理的列支会影响收益质量。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应注意其增长与过去的经验数据是否一致。为了达到利润目标,公司可能放松信用政策,或者将以后年度的销售提前到当年,这些都可能影响收益质量。对其他应收、应付款账户的分析应注意其余额大小。正常情况下,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应该不大,如果过大,可能是发生了某些异常情况。事实上,许多上市公司都利用这两个科目调节利润,其他应收款往往用于隐藏潜亏,而其他应付款往往用于隐瞒利润。对各类准备金账户的分析应注意准备金的计提是否足额,有无大额的转回。准备金计提不足会造成当期利润虚增,而发生大额转回时,则可能是公司将以前年度收益转到当年,这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zoe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