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财务主管 > 内部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和测试问题(上)

来源: 财政监察·李光忠 2005-10-13
普通

  依照《会计法》的规定,为促进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财政部于2001年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在《规范》中明确提出,单位应当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由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实施。本文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与测试问题谈谈体会。

  一、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所谓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从《规范》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内容看,其本质是一个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它不仅包括单位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与方法,也包括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的基本要求与制度。由此可见,内部会计控制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其有效实施,必须研究和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和测试问题。

  笔者认为,在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评价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健全性原则。从《规范》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内容看,它不仅包括单位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与方法,也包括对人、财、物、信息等方面以及对供、产、销、运、存等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控制,还包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计划、预测、决策等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与制度。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应使单位内部的每个部门、人员、各项工作都在制度的控制之下,控制体系应当完整,各项控制措施衔接严密。

  2.适用性原则。由于各单位在业务类型、管理组织、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必须与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不能盲目照搬外界的控制模式和方法,使各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既符合共同的、理想的控制标准,又符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使其能够产生足够的、有效的控制力。

  3.合法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规范》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的贯彻执行。

  4.协调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要求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处于最佳组合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单位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为此,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目标应当协调一致,否则,就会出现局部效益虽好但对总体可能产生负作用的情况。同时,各控制措施和手段所涉及的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应当互相配合,而不能各自为政,使每个部门、人员的行动都要自觉地与单位总体目标保持一致。

  5.经济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产生于加强经济管理与监督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实行每项控制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必须大于这项控制措施的实施成本,不能片面地强调控制制度的完整性而设置过多的、不必要的控制点,使控制制度过分繁琐复杂,既浪费财资和人力,又使制度难以执行。

下页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