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级会计职称 > 备考指导 > 考试大纲 > 财务管理

2007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三)

普通 来源: 2007-03-30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第七章 筹资方式
第二章 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八章 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
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第九章 收益分配
第四章 项目投资第十章 财务预算
第五章 证券投资第十一章 财务成本控制
第六章 营运资金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
 

  第十一章 财务成本控制

  [基本要求]

  (一)掌握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要素;掌握财务控制的方法及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二)掌握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含义、类型、特点及考核指标

  (三)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四)熟悉内部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五)熟悉内部结算价格、结算方式和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

  (六)熟悉责任预算、责任报告的编制方法和业绩考核的要求

  (七)了解财务控制的意义与特征,了解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种类与方法

  (八)了解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质量成本控制程序;了解ERP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基本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战略;(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3)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4)资产的安全完整;(5)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内容。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5.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

  现代企业在建立和设计内部控制框架时必须遵循和依据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称为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1)合法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重要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制衡性原则;(6)合理性原则;(7)适应性原则;(8)成本效益原则。

  三、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

  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1.职责分工控制,要求根据企业目标和职能任务,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企业在确定职责分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

  2.授权控制,要求企业根据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办理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审核批准控制,要求企业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相关经济业务和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复核与审查,通过签署意见并签字或者盖章,作出批准、不予批准或者其他处理的决定。

  4.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各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5.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和处置,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

  6.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7.内部报告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明确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内部报告方式通常包括: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

  8.经济活动分析控制,要求企业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利用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

  9.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盈利水平、投资回报率、安全生产目标等业绩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兑现奖惩,强化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10.信息技术控制,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同时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第二节  财务控制

  一、财务控制的特征、基本原则与种类

  (一)财务控制的特征

  财务控制,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方法,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

  财务控制的特征有:以价值形式为控制手段;以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不同经济业务为综合控制对象;以控制日常现金流量为主要内容。

  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在资金和价值方面的体现。

  (二)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

  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目的性原则;(2)充分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认同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客观性原则;(7)灵活性原则;(8)适应性原则;(9)协调性原则;(10)简明性原则。

  (三)财务控制的种类

  1.按照财务控制的内容,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类。

  2.按照财务控制的功能,可分为预防性控制、侦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指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

  3.按照财务控制的时序,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类。

  二、责任中心财务控制

  建立责任中心、编制和执行责任预算、考核和监控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是企业实行财务控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责任中心的特征

  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企业内部单位。

  责任中心的特征包括:它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实体;具有承担经济责任的条件;责任和权力皆可控;有一定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活动;便于进行责任会计核算。

  责任中心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二)责任中心的类型和考核指标

  1.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指只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的应用范围最广,只要有成本费用发生的地方,都可以建立成本中心,从而在企业形成逐级控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

  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只对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和控制。

  可控成本具备四个条件:可以预计、可以计量、可以施加影响和可以落实责任。

  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包括成本(费用)变动额和成本(费用)变动率两项指标。

  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费用)-预算责任成本(费用) 
   
   2.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

  (1)利润中心的成本计算。在无法实现共同成本合理分摊或无须共同分摊的情况下,通常只计算可控成本,而不分担不可控成本(即不分摊共同成本);在共同成本能够合理分摊的情况下,不仅应计算可控成本,还应计算不可控成本。

  (2)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当利润中心不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时,其考核指标是边际贡献总额,该指标等于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与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的差额,即: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

  当利润中心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并采取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其考核指标不仅应包括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也应该包括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和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3.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都是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而且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的资产。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除考核利润指标外,投资中心主要考核能集中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和剩余收益。

  (1)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间的比率,可用于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2)剩余收益是一个绝对数指标,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最低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最低投资收益是投资中心的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收益。其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规定的(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如果预期指标是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时,则剩余收益计算公式应作相应调整,其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收益 =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这里所说的预期的最低报酬率或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通常是指企业为保证其生产经营正常、持续进行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报酬水平。

  (三)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

  1.责任预算

  责任预算,是指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可控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为对象编制的预算。它是企业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

  责任预算指标包括主要责任指标(即各个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和其他责任指标(例如,劳动生产率、设备完好率、出勤率、材料消耗率、职工培训等)。

  责任预算编制程序有两种:一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自上而下地将企业总预算在各责任中心之间层层分解;二是各责任中心自行列示各自的预算指标,由下而上、层层汇总,最后由企业专门机构或人员进行汇总和调整。

  2.责任报告

  责任报告,是指根据责任会计记录编制的反映责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或者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差异的内部会计报告。通过编制责任报告,可完成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责任报告是自下而上逐级编报的,随着责任中心的层次由低到高,其报告的详略程度也由详细到总括。

  3.业绩考核

  业绩考核,是指以责任报告为依据,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找出差距,查明原因,借以考核各责任中心工作成果,实施奖罚,促使各责任中心积极纠正行为偏差,完成责任预算的过程。

  (四)责任结算与核算

  1.内部转移价格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进行内部结算和责任结转时所采用的价格标准。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必须考虑全局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自主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内部转移价格主要包括市场价格、协商价格、双重价格和成本价格等。

  2.内部结算

  内部结算,是指企业各责任中心清偿因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按内部转移价格计算的债权、债务。

  按照结算的手段不同,可分别采取内部支票结算、转账通知单和内部货币结算等方式。

  3.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

  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又称责任转账,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因不同原因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由承担损失的责任中心对实际发生或发现损失的责任中心进行损失赔偿的账务处理过程。责任转账的目的是为了划定各责任中心的成本责任,使不应承担损失的责任中心在经济上得到合理补偿。

  责任转账的方式可采取内部货币结算方式和内部银行转账方式。

  第三节 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内容

  成本控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控制。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成本控制就是成本经营,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日常控制、成本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环节。

  狭义的成本控制也称成本的日常控制,主要是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即运用一定的方法将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然后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原因,采取对策以降低成本。

  成本控制按照成本形成的过程可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按照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分为生产成本控制和非生产成本控制。

  二、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标准成本控制

  (一)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

  标准成本,是指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耗费的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也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会计或标准成本法。它是以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事前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分析、确定责任归属、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则与成本的事中和事后控制相联系。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般情况下,在制定标准成本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条件和经营水平,在以下三种不同的原则中进行选择:一是理想标准成本,它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的成本水平;二是以历史平均成本作为标准成本,它是指过去较长时间内所达到的成本的实际水平;三是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通常,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小于历史平均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激励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下列具体的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某单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由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

  材料的价格标准通常采用企业制定的计划价格。企业在制定计划价格时,通常是以订货合同的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将来各种变化情况,按各种材料分别计算的。

  材料的用量标准,是指单位产品耗用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数量,通常也称为材料消耗定额。材料的用量标准应根据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工艺的现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情况和降低成本任务的要求,考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损耗,并按照产品的零部件来制定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消耗定额。

  因此,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可利用下述公式计算:

  单位产品耗用的第i种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准×材料i的用量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材料i的价格标准×材料i的用量标准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规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由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和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就是标准工资率,通常由劳动工资部门根据用工情况制定当采用计时工资时,标准工资率就是单位工时标准工资率,它是由标准工资总额除以标准总工时来计算的,即: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人工用量标准就是工时用量标准,也称工时消耗定额,是指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工艺方法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产品生产加工所经过的程序,确定的单位产品所需耗用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在制定工时消耗定额时,还要考虑生产工人必要的休息和生理上所需时间,以及机器设备的停工清理时间,使制定的工时消耗定额既合理又先进,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因此,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可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和制造费用用量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

  制造费用价格标准,也就是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用量标准,就是工时用量标准,其含义与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相同。其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成本按照其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前者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后者相对固定,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所以,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时,也应分别制定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

  制定了上述各项内容的标准成本后,企业通常要为每一产品设置一张标准成本卡,并在该卡中分别列明各项成本的用量标准与价格标准,通过直接汇总的方法来得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三)成本差异的含义和类型

  1.成本差异的含义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2.成本差异的类型

  成本差异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以下类型:

  (1)用量差异与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水平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类差异在计算时都需要假定某个因素变动时,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础上不变。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差异就是纯差异。

  与纯差异相对立的差异就是混合差异。混合差异又叫联合差异,是指总差异扣除所有的纯差异后的剩余差异。

  (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则指因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这里的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例如,不能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异,而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相联系而形成的差异,又叫主观差异。它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不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关系不大,主要受客观原因影响而形成的差异,又叫客观差异。

  (四)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是实现成本反馈控制的主要手段。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它可分解为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两部分。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总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1)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由于材料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部门的原因,也有非生产部门的原因。材料用量差异的责任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才能确定,但主要责任往往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由于材料的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其主要责任部门是采购部门。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可分解为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即直接人工的用量差异,由于在既定产量下人工用量的多少,反映着效率的高低。所以,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都会影响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责任部门还是生产部门。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即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人工的价格表现为小时工资率。其计算公式为: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亦较复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一般而言,这种差异的责任不在生产部门,劳动人事部门更应对其承担责任。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可以分解为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两部分。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即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差异,它是因实际耗用工时脱离标准而导致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式中,工时既可以是人工工时,也可以是机器工时,这取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总工时。

  (2)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即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它是因变动制造费用或时的实际耗费脱离标准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也称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

  式中的成本差异是在实际产量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由于固定制造费用相对固定,一般不受产量的影响,因此,产量变动会对单位产品所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产生影响,所以,实际产量与预算产量的差异会对单位产品所应承担的固定制造费用产生影响。这样,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与其他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有所区别,通常分为两差异法和三差异法。

  (1)两差异法

  两差异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三差异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能力差异(又称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其中,耗费差异与两差异法中的耗费差异概念和计算都相同。三差异法与两差异法的不同只在于它进一步将两差异法中的能量差异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相关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三、成本控制的其他方法

  (一)作业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控制,又称作业成本法(简称ABC二法),是以作业为基础计算和控制产品成本的方法。其基本理念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间接成本的发生。作业是产品和间接成本的纽带。

  在作业成本法下,将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而付出的代价。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但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的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分配时,首先根据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资源耗费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去;然后再将上述分配给作业中心的成本按照各自的成本动因,根据作业的耗用数量分配到各产品中。作业成本法下,对于不同的作业中心,由于成本动因的不同,使得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也不同。

  (二)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

  1.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和检验成本;二是损失成本。

  预防和检验成本也是由两部分成本构成的: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预防成本,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检验成本,是指为评估和检查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

  损失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两部分。内部质量损失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成本,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缺陷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弥补这些缺陷而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外部质量损失成本,是指产品销售以后,因产品质量缺陷而引起的一切费用支出。

  与质量有关的预防和检验成本以及损失成本是两类具有不同性质的成本。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这部分成本将会不断增大;损失成本则属于可避免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这部分成本将逐渐降低。产品质量的高低通常以产品的合格率来表示。

  2.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1)确定最优质量成本,并以此作为质量成本控制的总目标;

  (2)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3)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4)计算和分析质量成本差异。

  3.最佳质量成本模型

  确定最优质量成本的方法可参考合理比例法进行。合理比例法是根据质量成本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从而找出质量水平的适宜区域。

  (三)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也称使用成本,是用户为取得并实现所需产品或劳务的功能所付出的代价。

  1.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内容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原始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两部分。原始成本包括设计成本、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指售后的与使用该产品有关的消耗成本及维修成本、保养成本等。

  2.生产者角度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就是一切为用户着想,千方百计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减少用户的支出,从而达到扩大销量,争取更多用户,增加利润的目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生产者而言,控制寿命周期成本只是促销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像产品成本控制那样是纯粹为了控制成本。

  3.使用者角度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就是在决定是否购买某一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售价,而且还要考虑该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采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种:一是购买时,要求厂家提供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资料,比较不同厂家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取其较低者;二是将发生在使用期内不同时点上的运行维护成本分别折算成现值,计算出可供选择产品的现值成本,然后进行比较,取其较低者。

  (四)利用ERP进行成本控制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结合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资源、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以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1.采购成本

  利用ERP控制采购成本,就是要把整个采购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制度化。利用计算机网络,把不同供应商的报价收集在一起,企业的领导者很容易地调出同一产品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同时,建立起对不同供应商的同一产品的质量统计分析。由企业的检验部门、技术部门、供应部门做质量检验。

  2.生产成本

  利用ERP控制生产过程的成本,目前大多数ERP供应商所提供的软件主要是控制废品率、次品率和物料的耗费。首先,对于控制废品率先要设定一个废品率,要有一个计划指标,如果实际废品率在计划成本控制之下,则符合要求。而控制次品率的方式就是利用ERP明确哪个人在哪个时间段生产了哪批产品,以明确该生产者的责任,加强责任心。其次,是利用ERP控制物料耗用。有了物料需求计划,各个环节都有详细的物料清单,对于将要生产多少产品,需要多少原料很明确,可以有效地避免生产环节的物料浪费。

  3.库存成本

  利用ERP可以解决从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到产成品库存整个库存环节的成本控制问题。有了ERP,只使得及时生产系统在生产环节和库存管理的应用成为可能。

  4.销售成本

  利用ERP进行销售成本控制也遵循了计划和控制的原则。利用ERP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还可以对销售网络中各网点的库存结构进行动态管理。

  5.生产环节的资金运作

  生产环节的资金运作也可利用ERP进行管理。利用ERP,只可以较好地确定在什么时间购进什么原材料或产品,使得提前的时间刚好够用,并且所支付利息的时间尽量缩短。

  总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分阶段、分级别地使用ERP工具。即使不能达到零库存的境界,至少也能在不同程度上控制成本。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

  [基本要求]

  (一)掌握财务分析的含义、内容及其局限性

  (二)掌握财务分析方法的种类、含义、原理及应注意的问题

  (三)掌握分析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指标与方法

  (四)掌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

  (五)熟悉财务综合指标分析的含义及特点

  (六)熟悉业绩评价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报告

  (七)了解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含义和基本原理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是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信息的需求者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经营决策者和政府等。不同主体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对财务分析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企业所有者作为投资人,关心其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状况,因此较为重视企业获利能力指标。

  企业债权人因不能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享,首先关注的是其投资的安全性,因此更重视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企业经营决策者必须对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尽地了解和掌握。

  政府兼具多重身份,既是宏观经济管理者,又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因此政府对企业财务分析的关注点因所具身份不同而异。

  总的来看,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四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资料来源的局限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其中,资料来源的局限性包括数据缺乏可比性、缺乏可靠性和存在滞后性等。

  第二节 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和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三种方式。

  (一)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这种方法是指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定基动态比率

  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2.环比动态比率

  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二)会计报表的比较

  这是指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

  会计报表的比较,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比较、利润表比较和现金流量表比较等。

  (三)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这种方法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所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第二,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第三,应运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比率指标的类型主要有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三类。

  (一)构成比率

  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某项财务指标的各组成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利用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其计算公式为: 
   
   (二)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三)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企业相互关联的业务安排得是否合理,以保障经营活动顺畅进行。

  采用比率分析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比项目的相关性;第二,对比口径的一致性;第三.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发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因素分析法具体有两种: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

  (一)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即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二)差额分析法

  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采用因素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因素分解的关联性;第二,因素替代的顺序性;第三,顺序替代的连环性;第四,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第三节 财务指标分析

  一、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期财务能力(尤其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项。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而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流动比率过低,表明企业可能难以按期偿还债务。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中,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速动比率小于100%,表明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速动比率大于100%,表明企业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标过大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五项。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而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时较为适当。从债权人来说,该指标越小越好,这样企业偿债越有保证。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过小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与获利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3.或有负债比率

  或有负债比率,是指企业或有负债总额对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应对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或有负债总额=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金额+对外担保金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金额(除贴现与担保引起的诉讼或仲裁)+其他或有负债金额

  4.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指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利息支出指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L

  5.带息负债比率

  带息负债比率,是指企业某一时点的带息负债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负债中带息负债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未来的偿债(尤其是偿还利息)压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带息负债总额=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

  二、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小。运营能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运营能力指标和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指标。

  (一)人力资源运营能力指标

  人力资源运营能力通常采用劳动效率指标来分析。劳动效率,是指企业营业收入或净产值与平均职工人数(可以视不同情况具体确定)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对企业劳动效率进行考核评价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例如,将实际劳动效率与本企业计划水平、历史先进水平或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

  (二)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指标

  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运营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况、资产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

  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1)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2)周转期,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期天数的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周转期越短,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可以从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本章下同)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和管理效率的高低。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示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本章下同)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管理状况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的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表明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较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较好。

  2.固定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总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

  3.总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总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

  4.其他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资产比率和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也能够反映资产的质量状况和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三、获利能力指标

  获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获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一)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四)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五)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六)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七)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是在考虑潜在普通股稀释性影响的基础上,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进行调整后再计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八)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是上市公司本年发放的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反映上市公司当期利润的积累和分配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九)市盈率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股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估计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但是,某种股票的市盈率过高,也意味着这种股票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

  (十)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即股东权益)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四、发展能力指标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分析发展能力主要考察以下八项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和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

  (一)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是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一上年营业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明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二)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企业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实际增减变动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当大于100%。

  (三)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是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反映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积累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四)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末资产总额一年初资产总额

  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在分析时,需要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盲目扩张。

  (五)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是企业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与上年营业利润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一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六)技术投入比率

  技术投入比率,是企业本年科技支出(包括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出)与本年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在科技进步方面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企业的发展潜力。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认为,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得到保障的程度越大,应对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五、综合指标分析

  (一)综合指标分析的含义和特点

  综合指标分析,就是将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等诸方面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解剖与分析。

  综合指标分析的特点体现在其财务指标体系的要求上。综合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素质:(1)指标要素齐全适当;(2)主辅指标功能匹配;(3)满足多方信息需要。

  (二)综合指标分析方法

  综合指标分析方法主要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该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将其分解为若干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各分解指标的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来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其变动原因。杜邦体系各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其中: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在具体运用杜邦体系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首先确定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基准值,然后顺次代入这三个指标的实际值,分别计算分析这三个指标的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还可以使用因素分析法进一步分解各个指标并分析其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2.沃尔比重评分法

  沃尔比重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的方法。

  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基本步骤包括:(1)选择评价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2)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与标准系数;(3)对各项评价指标计分并计算综合分数;(4)形成评价结果。

  第四节  业绩评价

  一、业绩评价的意义

  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

  科学地评价企业业绩,可以为出资人行使经营者的选择权提供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管和约束;可以为有效激励企业经营者提供可靠依据;还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债权人、企业职工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二、业绩评价的内容

  业绩评价由财务业绩定量评价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一)财务业绩定量评价

  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是指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与评判主要通过资本及资产报酬水平、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和经营现金流量状况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以及盈利质量和现金保障状况。

  2.企业资产质量分析与评判主要通过资产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态、资产结构以及资产有效性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所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的安全性。

  3.企业债务风险分析与评判主要通过债务负担水平、资产负债结构、或有负债情况、现金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债务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

  4.企业经营增长分析与评判主要通过销售增长、资本积累、效益变化以及技术投入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水平及发展后劲。

  (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

  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是指在企业财务业绩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分析和综合评判。

  三、评价指标

  业绩评价指标由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指标两大体系构成。确定各项具体指标之后,再分别分配以不同的权重,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一)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指标

  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指标依据各项指标的功能作用划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其中,基本指标反映企业一定期间财务业绩的主要方面,并得出企业财务业绩定量评价的基本结果。修正指标是根据财务指标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对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作进一步的补充和矫正。

  1.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2个基本指标和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4个修正指标。

  2.企业资产质量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2个基本指标和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3个修正指标。

  3.企业债务风险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2个基本指标和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4个修正指标。

  4.企业经营增长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2个基本指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率3个修正指标。

  (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指标

  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指标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的确立与执行、经营决策、发展创新、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8个方面的指标。

  四、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一)评价标准

  业绩评价标准分为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标准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标准。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标准包括国内行业标准和国际行业标准。国内行业标准根据国内企业年度财务和经营管理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年度、分行业、分规模统一测算。国际行业标准根据居于行业国际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相关财务指标实际值,或者根据同类型企业相关财务指标的先进值,在剔除会计核算差异后统一测算。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标准按照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及指标类别,划分为优秀、良好、平均、较低和较差五个档次。

  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标准根据评价内容,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水平和出资人监管要求等统一测算,并划分为优、良、中、低和差五个档次。

  (二)评价方法

  1.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方法

  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是运用功效系数法的原理,以企业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企业所处行业(规模)标准值,按照既定的计分模型进行定量测算。其基本步骤包括:(1)提取相关数据,加以调整,计算各项指标实际值;(2)确定各项指标标准值;(3)按照既定模型对各项指标评价计分;(4)计算财务业绩评价分值,形成评价结果。

  2.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方法

  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是运用综合分析判断法的原理,根据评价期间企业管理业绩状况等相关因素的实际情况,对照管理业绩定性评价参考标准,对企业管理业绩指标进行分析评议,确定评价分值。其基本步骤包括:(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2)参照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标准,分析企业管理业绩状况;(3)对各项指标评价计分;(4)计算管理业绩评价分值,形成评价结果。

  3.计算综合业绩评价分值,形成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财务业绩定量评价结果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结果,按照既定的权重和计分方法,计算出业绩评价总分,并考虑相关因素进行调整后,得出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分值。

  综合评价结果是根据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分值及分析得出的评价结论,分为优、良、中、低和差五个等级。

  五、综合评价报告

  综合评价报告是根据业绩评价结果编制、反映被评价企业业绩状况的文件,由报告正文和附件构成。

  综合评价报告正文应当包括评价目的、评价依据与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以及评价结论、需要说明的重大事项等内容。

  综合评价报告附件应当包括企业经营业绩分析报告、评价结果计分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专家咨询报告、评价基础数据及调整情况等内容。

[1][2][3]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2025中级-畅学旗舰班

多位师资 直播+录播无限畅学

了解详情 热门课程

好课助力,无忧备考

>中级会计职称好课助力,无忧备考

扫码关注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扫码找组织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客服 首页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