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初始计量后,其后续计量有何特点?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企业持有的除普通股以外的权益性证券,例如可转换债券、优先股等。在会计处理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通常在初始计量后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这意味着其账面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反映利息收入、股息收入、折溢价摊销等因素。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后续计量特点主要包括:
1. 计提折溢价:如果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取得时存在折溢价,企业需要将折溢价金额在剩余期限内摊销,并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
2. 确认利息或股息收入:对于可转换债券等产生利息收入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企业需要根据相关合同条款确认并记录利息收入。对于优先股等产生股息收入的投资,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收到或应收的股息确认收入。
3. 调整账面价值: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间,如果发生净额套期、汇兑损益等影响投资账面价值的交易,企业需要相应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
4. 重分类和转换:如果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持有期间发生了转换(例如,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或重分类(例如,由权益工具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企业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5. 减值测试: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定期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投资发生减值,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并相应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
6. 终止确认:当企业出售、转让或以其他方式处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时,需要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终止确认,并将处置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后续计量要求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在某些会计处理上存在差异。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适用的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