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中,以下是2016年注册会计师全科通过学员分享的学习心得,与君共勉!
姓名
|
会计
|
审计
|
经济法
|
税法
|
财管
|
公司战略
|
总分
|
liang
|
60.5
|
66.25
|
60
|
78.5
|
65.75
|
68.75
|
399.75
|
在正保会计网校的帮助下,我一次性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六科,本来早就应该把自己的备考经验分享给大家,但是由于严重拖延症,迟迟没有动笔,现在我就将我的学习心得和备考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同时衷心祝愿大家备考顺利,考试成功,都能取得好成绩!
首先要感谢网校的辅导老师、答疑老师和工作人员给我的帮助!下面先简单介绍下自己,再分享一下自己的考试经验。我叫刘观良,是一名退役军官,在西北某空军基地服役五载,现在从战场转战商场,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助理,从零开始,与大家共同学习。
2015年11月司法考试顺利通过,在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于月底开始计划注会的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朋友介绍,先上正保会计网校论坛逛逛,看看过来人的经验和方法,借鉴学习一下。在浏览论坛过程中,我一下子就被网校“一次过六科”的大神学员的经验帖吸引住了,从第一名开始往后翻,看得热血沸腾,凭着六个月过司法考试的冲劲儿,心想一次性过六科应该也不难。于是就一口气报了六科的特色直达班,全套的网校配套教材(一次过六科更是有奖学金!天道酬勤!网校真的是在用实际行动来鼓励学员努力学习注会,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
知易行难,真正开始学习时,我才知道当时真是无知者无畏,注会考试相对于司法考试,考查更全面,所涉知识面更广,总体难度更大。不过我觉得应该勇者无畏,激流勇进。通过考试不是唯一目的,最终目的是将法律和财会的知识技能纳入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最终在网校的帮助下,七个月时间,我从对注会一无所知到拿下专业阶段六科,经历了很多,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按照“整体策略——分科介绍——失误教训”的线路进行介绍:
1、整体备考策略:预习-基础-强化-冲刺四阶段
预习阶段——建立知识体系(1个月)
通过入门教材和网校预习班,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兴趣(兴趣的多少关系到最后能坚持多久,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作为一名工科生,在此之前,除了处于兴趣,读了基本经济学原理之类的书籍,并没有任何财会相关的知识背景和底蕴。除了经济法,看其他注会教材如读天书一般,连最基本的借贷都搞不懂,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看不到方向。因此,我需要先建立注会各科的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先确定航向。我的方法是先花3-4周时间浏览入门教材,听网校的预习班,目标是达到对各科有一个整体把握,不纠结细节,预习班上各位老师都会指出备考建议,会简单的讲解一下主要的知识框架,这个阶段可长可短,磨刀不误砍柴工,最好不要跳过,时间尽量短一点,不需要深入,只需要知其大略即可。
基础阶段——盈科后进,聚沙成塔(3个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主要是解决“懂”的问题,听课为主,读教材和做题为辅。这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先把知识点打碎,分拆成一个个的小知识点,然后弄懂。基础阶段对应的是网校的基础班或强化班,拆分成细小知识点的工作,网校基础班的老师已经帮大家做了,我就是跟着网校的老师,一章一章的学习。先浏览教材,然后听课,最后做题(本阶段做题以客观题为主)。老师每节课都是按照知识点拆分,基本上一节课30分钟到1小时不等,每节课就是一个基础知识点,按照浏览一章教材,听一节课,做随堂练习的学习思路,把知识点一个一个的攻破,就如同曾国藩对太平天国“结硬寨,打呆仗”,基础阶段要把每个知识点吃透,不能投机取巧,一遍听不懂就再听一遍,一个知识点学懂了再进行下一个,每章学完后做应试指南或经典题解题,及时用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
强化阶段——集中攻坚,重点难点突破(2个月)
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对知识点都能够理解,但是掌握不熟练,记忆不牢靠,强化阶段主要就是解决“熟”的问题,这时根据各科性质,主要是以做题为主,听课为辅。做题在精不在多,不搞题海战术,以网校习题班为主,练习册为辅。强化阶段对应于网校的习题班,这个阶段就要开始做主观题了。我是先做习题班的题,然后听讲,接着整理错题(留待冲刺班用),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最好做一下网校的练习册,配套练习册以应试指南为主(应试指南和经典题解也是择一即可)。这个阶段就是把所学知识熟练运用,达到能够解题的目的,可以先不追求解题技巧和速度,达到掌握知识,会做题即可。
冲刺阶段——思维导图,融会贯通(1个月)
冲刺阶段主要是解决“通”问题,对应网校的冲刺班,按章结合讲义、教材、练习册、前期错题和经典例题,以思维导图形式总结知识点,如同将一个个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条条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思维导图的形式不重要,只要能自己看懂就好。梳理的过程也正好是将知识理解透彻的过程,经过自己整理的知识点,也是能够记牢不易忘记的。具体做法是以网校以讲义为基础,通过查教材、练习册把讲义扩充,尤其是将基础班的讲义中老师分章节、分阶段总结的东西提炼出来,总结到一起,把有规律的东西做对比理解,记忆效果更好。最后做一两套试题和模拟题,就可以上战场了。
2、分科介绍
复习顺序:会计是整个注会的基础,预习阶段是以会计为主,然后是财管和审计,税法因为营改增变化比较大,就没有预习,经济法和战略就是大概浏览了一下教材,用2倍速听了下预习班。基础阶段我一开始选择的是齐头并进的方法,发现这样并不容易建立每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后来发现自己的会计基础比较差,就先专心学习会计,基本上是按照会计-审计-财管-税法-战略-经济法的顺序复习。会计学完了,对于审计、财管和税法的学习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战略和经济法相对独立,偶尔复习累了,在间歇穿插调剂一下,听听课件,翻看一下教材,战略和经济法在基础阶段不用刻意花时间去记,只需要有个印象即可。
时间分配:关键是保证高效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习时间×学习效率,保证效率是前提,不搞疲劳战术。我是从三月份开始准备,五月份以后开始全职备考。前两个月保证每天学习6小时,后面全职每天保证8-10小时的高效学习时间就足够了,根据亲身经验,时间再多的话,会导致效率下降,得不偿失,不如抽出时间锻炼和放松。根据难度和学习量划分,按照整体所花时间多少排序大概是:会计>财管>审计>税法>战略>经济法,每个阶段根据学习进度和计划会有所调整。
预习阶段:一多半时间(接近二十天)花在会计的学习上,然后审计和财管各花了大概五天时间,用来熟悉教材架构,听预习班。税法预习班没有看,战略和经济法利用零碎时间听预习班课程,浏览教材框架。
基础阶段的时间分配大概是:开始是全面推进,每科齐头并进的方式,后来发现效果不好,每科都难以系统化,而且每科之间转换的时间太频繁,导致前面学后面忘。后来改为各个击破,一科学完再学另一科。这样好处是每科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不用在每科都不熟悉的情况下频繁转换,花费时间。三个月(13周)基本上是:会计5周,审计和财管各3周,税法1周,战略和经济法1周
强化阶段改为齐头并进的策略,主要是为了防止遗忘,而且有一定基础后,各科之间的转换和进入状态,基本上不再耗费时间。基本上是以周为单位分配各科时间,七天时间六科大概按照:会计2天、财管和审计共3天、税法1天、战略和经济法1天的时间分配去复习,大块时间尽量安排会计、审计、财管和税法的重要章节,零散时间安排税法小税种和战略、经济法的学习。基础阶段基本上是一天一科为主,一科为辅的方式复习。
冲刺阶段基本以天为单位,来分配各科时间,每天都复习,保持记忆,大概按照会计3h,财管3h:审计2h:税法1h:战略和经济法每隔一天1h的时间分配。在最后一周提高税法、战略和经济法的比重,基本上做到平均分配。
会计:会计是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注会教材主要是以会计准则为主,加上讲解和例题扩展,作为考试而言,时间有限不需要全文阅读会计准则,还是以教材为主,认真听课,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多总结。会计既然是商业语言,可以把学习英语的方法套用过来,会计科目和分录相当于单词短语,会计准则相当于语法,综合题相当于一篇阅读理解。因此先熟悉单词语法,然后多做综合题,英语考试是得阅读者得天下,注会会计也是得综合题者得天下。会计我是全程听的郭建华老师的课,因为没有基础,一开始听郭老师的课有些吃力,就听了徐经长老师的预习班。郭老师的课激情四射,绝对不会犯困走神,郭老师理论结合实务,郭老师特别擅长利用分录,再复杂的问题,都用分录描述的清清楚楚。注会学习也是以分录为主。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讲完课郭老师都会说“赶紧做题,‘经典题解’的题该做了,别再拖了,前面学习的忘了赶快翻翻,复习一下”。听课总是比做题感觉轻松,要不是郭老师一直苦口婆心的劝,做题和回顾知识点可能就会一直拖延,最后考试的时候,才感觉到按照郭老师说的老老实实做题,该复习总结的地方,就学的扎实,题目也要做到顺手。像股份支付、递延所得税、反向购买等知识点郭老师在基础班都有详细讲解。总之按照郭老师的先听课,再做题,每学习两三章回顾一下知识点,勤总结的思路来。郭老师在讲义中有不少总结的地方,建议在此基础上自己总结,哪怕原文照抄一遍也比只看讲义听讲效果好。
财管:我原来学的理工科,财管的公式理解起来不是太难,主要是近几年命题趋势是侧重基础和文字分析能力,偏难怪的题越来越少,以理解课本例题为主,做题时除了计算题,要注意文字分析题目也要多练习。财管没有只听一个老师的课,最后先是以基础班为主,后来听了达江老师的强化班和贾国军老师的习题班。财管每年教材变动不大,可以参照往年教材讲义进行复习,最后注意教材名词的变化,财管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就是同一个概念有n个名词,而且前后不一致,因为不同老师编写,没有用统一名词,有必要自己总结一下相同概念的不同说法,这样在看教材例题和习题的时候,思路会比较清晰。财管关键是总结解题思路,每章的出题点很容易判断,针对每个出题点(主观题)总结解题思路和步骤,列出1、2、3、4,这样在考试中不至于临场慌乱,而且不容易丢三落四。
审计:审计听的杨闻萍老师的课,杨老师的讲义很精简,脉络清晰,尤其是特别强调以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主要是听课和讲义为主,教材当做字典用。由于没有实务经验,对于审计中的各种情况只能是先记下来,然后慢慢试着以一个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去思考,每种情况怎么处理,关键是有代入感,多想想注册会计师会怎么处理,这样处理能不能让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信服。
听完基础班,对审计流程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后思路就比较清晰了,然后就是通过做题和总结细化具体的审计程序处理。
税法:税法听的是叶青老师的课,叶青老师讲解非常全面,复杂的税收处理条分缕析,增值税进出口免抵退五步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大例题都讲解的特别清楚,税法重点突出,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道综合题、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四道计算题为主,2016年取消营业税后老师预测国际税收应该会有一道计算题(最后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了战略放弃,导致税法差点没通过,其实作为国际税收第一次出计算题难度并不大),综合题和计算题以做题为主,收税减免优惠征管等选择题出题点以总结背诵为主。
战略:战略以背诵为主,但是要结合案例,多结合实际的企业案例,思考教材说的理论怎样应用,这样才能不枯燥,而且贴近考试,也更容易记住。战略虽然以记忆背诵为主,但是最好也要尽早学习备考,否则到最后每科都需要大量记忆,压力太大。战略以记关键词为主,通常每种战略理论都有好多条,每条又比较长,全文记忆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只需要记住关键词,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发挥即可。战略我听的是杭建平老师的课,杭建平老师善于总结关键词,帮助节省了很多时间,杭老师的基础班课时真的很长,但是坚持听下来很有用,我都是利用零散时间坚持每节不落的听了下来,事实证明对后期复习记忆帮助非常大。
经济法:由于有司考的基础,经济法用时最短,我的经验对大多数同学可能并不适用,就简单带过,主要是听苏苏老师的冲刺班,以物权法、合同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为主,我是以其中和司法考试很少交集的证券法和票据法为主进行学习,苏苏老师总结的关键法条要记住,还有三步法的答题技巧,第一:先判断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第二:引述法律条文说明理由,法律条文不要求完全精确,关键词一定要准;第三:结合法律条文和题目案例具体分析,可以不拘泥于法律条文,但最好是法言法语。
3、失误教训
第一大失误:眼高手低做题少。会计、审计由于时间紧张和犯懒,综合题练习较少,只是做了历年试题,没有额外练习综合题,导致考场上时间很紧张,综合题好多点不熟练,失分较多。税法和财管更是要多加练习多做题,仍然是因为做题较少,做题应当以主观题为主,我是因为时间紧迫选择以客观题为主,导致知识点都能理解,解题速度上不去,导致财管最后一道综合题没有时间做完,2016年税法考试计算量更是惊人,全场时间非常紧张,税法做题少导致很多出题陷阱都识别不出来,很容易就掉到了坑里。
第二大失误:计划执行不到位。再完美的计划不执行也等于零。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可行性,最好是用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精力可以完成的程度,特别是要预留出一定的自由时间,每天每阶段顺利完成计划可以给漫长的注会备考路增添动力,相反如果计划安排太满,就会造成计划无法完成,一直往后拖延,严重影响心情。一开始就是把计划安排的太满,而且没有随着复习进度灵活调整,导致浪费了不少时间,所幸的是后来意识到问题所在,及时进行了调整。
第三大失误:杂事琐事分神多。全职备考的优势应该是时间充足,可以心无杂念的投入到复习当中。但是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生活中的琐事,最好的办法是快速处理完,马上投入学习备考,有时候却采取拖延方法,把琐事拖成了急事,最后不得不占用大段的复习时间去处理。另外,零散时间没有好好利用,尤其是花了不少时间在刷朋友圈上面,即使全职备考,在完成计划的同时也要留出一定的放松和社交的时间,社交时间尽量控制减少,但人毕竟是有社交需求的,不可能强行压制。
注会备考的艰辛不用多说,通向王冠的道路是用荆棘铺就的,相信大家只要方法得当,坚持到底,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预祝大家2017年注会考试取得好成绩!
免费试听28278人已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