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听过、看过、用过各种教你如何高效学习的文章和工具。例如:列清单,番茄工作法等一系列方式方法。猛然一听好像拿来套用在自己身上去践行操作,但结果就呵呵了。这就应了韩寒的一句话“我们一辈子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了各位备考注会的小伙伴们能过好自己的注会之路,小编整理了简单、高效、接地气儿,最主要的是:实用!实用!很实用的五个小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 预习
为啥要预习?
大部分人都不预习,因为会觉得浪费时间耗费精力。在没人帮忙解答的情况下看一些很难懂的书本,会很崩溃有没有?
其实“预习”与“学习”的不同。预习不是学习,更不是自学,我们不需要完全掌握知识。预习的目的是“提前了解、熟悉重点”,是为了让后面的正式学习更好,更有效率的一种措施。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预习上面,通常来说一个科目分配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已经很充裕了,甚至在我们擅长的学科,我们甚至可以不需要进行预习。
一般来讲,在当天进行完所有的内容学习后,用半小时的时间来完成第二天所有科目的预习就足够了,如果时间有限,在听课之前看一眼课程大纲也是可以的。快速阅读时,遇到难以理解的段落,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提醒自己这里需要留心。
“知道哪里不懂,讲到这里的时候我要认证听。”这样预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 上课听讲
一般情况下,一节课时的安排在40分钟左右。但外界吸引力太大,分分钟被外界影响。这时,预习的成功就派上用场了,我们提前了解整体课程内容,其中大部分时间的学习内容我们可能并不需要仔细听,因为这些内容我们掌握起来并无难度。但当老师讲到“这里我不懂”的部分时,我们就要迅速收回飞走的思绪认真听讲。
如此一来,一节课的专注度保持时长会压缩在10~15分钟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我们便可以掌握大部分重点。在这么短的时间中保持专注,我想大部分学员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三、 记笔记
记笔记是个比较玄学的东西。记了很多笔记,但分数还是不高;不记笔记,感觉一堂课学完也什么都没有学。怎么破?
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大脑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存储和提取的交替。
我们背诵一篇文章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阅读把内容存储在大脑里,以及不断的回忆、提取过程。
如果在记笔记过程中,我们大脑并没有进行运作,进行思维,只是机械的将老师教案上的内容抄写在笔记本上,那这种记笔记的方式就是无效的。写多少,记多少页,都对成绩的提高毫无帮助。但是,如果我们听完一个知识点就去理解一个知识点,搞清楚这个知识点的意思,通过短暂的回忆来整理、书写笔记,这样在书写笔记中,我们就已经把这些知识印在大脑之中了。
这里,我也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思维导图笔记法,以及康纳尔笔记法。当然,不同的记笔记方法是为了更适用实际学习环境,所有的笔记法都是记忆的辅助工具,我们大可以在听课中直接记在书的空白处,要知道“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理解你写的话,让大脑对“这句话”有个回忆、提取的过程。
四、 自习
(1) 选择记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套记忆系统,一个叫做显意识记忆,还有一个叫做潜意识记忆。
举个例子,在儿时背诵课文的过程中,窗外树叶的沙沙声、黑板旁边滴滴答答走着的钟表、教室里桌子的位置……这些环境内容也被录制进了大脑中,只是你没有意识到。
为了更好的记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换不同的“记忆姿势”。当然也可以换一个不同的时段,很多人习惯早上学记忆为主的科目,晚上学逻辑为主的科目,那就将早上、晚上学的科目进行互换,打破习惯。
(2) 拉开学习间隔
打散学习时间,把一长段时间分成好几段,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打算用2小时来学审计,那与你一口气连学2小时相比,今天学1小时、明天再学1小时的方式能记得更多、更牢固。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忘掉了一些知识,而时间跨度越大,忘记的内容越多。
但也正是因为遗忘,才能发现漏洞,我们只需要花时间来巩固即可。
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学科,只有经过遗忘才能记得更深刻。我们的记忆就像肌肉增长一样,先“损耗”一些,随后才能变得更强壮。
(3) 先考试后学习
为什么明明认真复习,还是会考砸?为什么题看着眼熟,就是不会做?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能力错觉——熟练度错觉。
学习的时候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内容,并不是真正已掌握内容,就是那句话——然并卵。而这种熟练度错觉,会在我们大脑中潜意识自动形成,一定要要小心这些熟练度错觉!
我们需要让大脑动起来!比如在【记笔记】那个部分写到的,我们要用心想一想重点是什么然后记下来,而不是无脑抄。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非常有利于自测的方法——费曼技巧。简单解释“就是把你学到的内容将给别人听”。
把所有似乎“只可意会”的内容都讲出来,这个过程你自己的知识脉络会越来越清晰。教科书上大段的术语很难记忆,费曼技巧会帮助你“用自己的话记下来”。
(4)刻意练习
为什么做了很多题,成绩还在原地踏步?原因可能是你没有找到正确的练习方法!说白了就是你的时间都花在无用功上了。题海战术最大的问题在于你会用很长时间来做已经会做的题目,而对于没有充分掌握的重难点知识却练习不足。
为了解决这这些问题,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了一种超棒的方法,叫做“刻意练习”。用人话来说就是“多花时间在薄弱环节,持续关注重难点”,具体方法如下:
① 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难点题目。在彻底得到答案之前,千万不能偷看答案,不能跳过任何步骤,确保每个步骤都有理有据。
② 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③ 休息一下。给发散模式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它去消化这个问题。
④ 睡眠。在睡觉前,把这个问题再过一遍。
⑤ 再来一次。第二天尽快把这个问题再做一遍。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能做到更迅速地解题。你对这个问题应该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多关注问题中最困扰你的那个部分。这个持续关注难点的做法,叫做“刻意练习”,是高效学习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⑥ 给自己添新题。再挑一道重难点题目,用之前做第一道题的相同方法来接着道题,重复1~5步。
⑦ “主动”复习。做刻意练习的时候,要专注于学习解题步骤中最难的部分,并提高对这部分的解题速度。
五、 回想
其实严格地来说,“回想”并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而是贯穿了几乎整个学习过程,但是它实在太重要了,于是就把它单独拎出来再捋一下。
用到“回想”加深记忆的地方有:
听课时:回想预习的时候哪些环节困住了自己,老师讲到这部分知识时要多加留意;
记笔记时:大脑中复述老师刚刚讲过的那句话,从其中挑出重点写在笔记本上;
自习时:如果你想背一篇课文,花30%的时间来读,剩下70%的时间回想刚刚读过的内容;
入睡前:快速回想白天学过的知识;
考试本身就是一种“回想”。
回想的过程就是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更久远、更牢固。当你发现有个知识回想不起来的时候,就说明你该去复习它啦~
总结:
1. 学习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会受外在环境所影响,如情绪、精神状态等很多因素。所以不要只顾着埋头学习熬夜刷题,心情同样重要的!
2. 开始学习之前要先解决情绪的问题,并且快速进入专注的状态;
3. 预习的时候不必太纠结,知道哪里不懂,上课的时候注意听就好;
4. 上课听讲要重点关注预习时不会的内容;
5. 用什么笔记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理解一句话,然后记录下其中的重点这个过程;
6. 学习的环境越是复杂多变,学到的内容就越能记得清晰、长久;
7. 打散你的学习时间,不要一次性学太久;学完以后记得及时复习;学习过程中可以把几个科目穿插进行;
8. 先考试后学习能让你学的更好,把你学到的内容讲述给身边的人听;
9. 把新的科目跟以前学过、练过,但是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复习了的内容混合在一起练习;把不同题型掺杂在一起练习;
10. 题海战术会让你把时间浪费在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上。别这样,多花时间在自己的薄弱环节,持续关注重难点;
11. 好好睡觉,才能记得更牢固;
12. 3分时间用来“写”和“读”,7分时间用来回想。
怎么样?这五个方法是不是很简单?很实用?以上都只是小编的建议,大家要积极应用起来才是正理。不管怎么样,面对注会难度这么大的考试,我们还是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准备的。2019年注会考试,跟着网校往前走吧!3年学习期摆脱久考不过的困境
免费试听28278人已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