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复习指导 > 财管
  • 注会报名入口即将关闭
  • 2015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点: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普通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15-08-10

      我们一起来学习2015《财务成本管理》考点: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本考点属于《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十一章内部业绩评价的内容。

      【内容导航】

      1.成本中心的含义与类型

      2.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3.责任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与制造成本计算的主要区别

      4.制造费用的归属和分摊方法

      【考频分析】

      考频:★★★

      复习程度:掌握成本中心的类型与考核指标,判断各种成本

      【主要考点】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1.成本中心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
    一个责任中心,如果不形成或者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这类中心称为成本中心。

    类型
    (1)标准成本中心;(2)费用中心。

      2.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标准成本中心
    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由于不作出价格决策,因此,不对收入负责;
    由于不对设备技术作出决策,因此,如果采用全额成本法,不需要对闲置能量差异负责。
    费用中心
    确定费用中心的考核指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由于缺少度量其产出的标准,以及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运用传统的财务技术来评估这些的业绩非常困难。
    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费用中心的成本控制业绩。

      3.责任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与制造成本计算的主要区别

    项目
    责任成本计算
    变动成本计算
    制造成本计算
    核算目的
    评价成本控制业绩
    经营决策
    按会计准则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损益
    成本的范围
    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
    成本对象
    责任中心
    产品
    产品
    共同费用的分摊原则
    可控原则:即谁控制谁负责, 可控的变动间接费和可控的固定间接费也要分配给责任中心。
    只分摊变动制造费用,不分摊固定制造费用。
    受益原则:谁受益、谁负担,而且要分摊全部间接制造费用。

      4.制造费用的归属和分摊方法

      (1)直接计入责任中心

      (2)按责任基础分配

      (3)按受益基础分配

      (4)归入某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

      (5)不进行分摊

      相关链接:2015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十一章主要考点

    全文转载或部分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478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还没有评论哦

    抢首评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注会畅学旗舰班

    注会-畅学旗舰班

    直播+录播 无限畅学

    免费试听28278人已听

    截图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公众号

    截图微信打开扫码

    找对组织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有奖原创征稿
    客服 首页

    恭喜你!获得专属大额券!

    套餐D大额券

    去使用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