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中级审计师 > 复习指导

知识点: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财政学的一般原理(第一节)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2021-03-11
普通

为帮助大家对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正保会计网校2020年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辅导班老师讲解的讲义内容。

下文为2020年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一节的知识点,还未开始2021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备考的同学可参考以下内容,提前学习,其他章节内容小编将为大家陆续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

知识点: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财政学的一般原理(第一节)

第二章 财政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学的一般原理


知识点: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失效

(一)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1.市场效率

理论上,完全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市场效率是指在完全竞争状态下所达到的帕累托效率。

(1)帕累托改进: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结果,即社会福利存在进一步增进的空间。

(2)如果社会福利已经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说明资源配置已经实现帕累托效率。

2.市场失灵(市场失败)——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1)市场失灵的原因

①市场势力:垄断和自然垄断;

②市场残缺: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

③市场功能缺失: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质品或劣质品。

(2)市场失灵导致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具体表现

①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②外部负效应问题;

③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④失业问题;

⑤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⑥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⑦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3.克服市场失灵的手段:借助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予以校正和弥补,即要实行政府干预,由国家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加以调节。


(二)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1.公共物品

(1)基本属性(区别于私人物品的标志)——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①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新增消费的额外成本为零(增加消费者数量不需要额外增加生产成本),即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例如,某个人收听广播并不影响他人收听广播。

②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时,技术上很难将那些不愿付款者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同时也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例如,某个人无法阻止他人去同时收听广播。

(2)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①纯公共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具有非分割性,即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前提下,由众多的消费者共同享用,一般由政府提供,如国防、警察、广播电视、灯塔、高速公路等。

②准公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部分特征、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


自然垄断非竞争性、排他性;如学校、医院、有线电视、不拥挤的收费道路等
公共资源竞争性、非排他性;草原、森林、矿藏、野生动物、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空气和水等

(3)单纯依靠市场的调节,由私人部门生产公共物品通常不能使其产量达到合理的水平,往往会使公共物品的产量低于所需要的数量。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的方式有三种:

公共生产公共部门生产出公共物品,然后由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包括物品和劳务),如政府的纯公共物品,特别是行政部门
私人生产由政府购入私人产品,然后向市场提供
混合生产在性质上接近于私人产品的准公共物品,为了平衡获益者与非获益者的负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政府采取类似于市场产品的供应方式,即按某种价格标准向消费者收费供应,如医疗保健

2.公共需要

(1)特征

非加总性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无差异性不以人们的地位和收入为分界限,无差别地由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需要
非对称性不遵循市场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如交税或付费)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
外部性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应,个别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时,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的享用,即不具有排他性
社会剩余产品性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
整体性公共需要是由所有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出的公共物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强制性公共需要只能由政府凭借行政权力,强制性地对社会成员征税获取财力之后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区别

①符合公众共同利益;

②私人不能满足(或私人不愿提供);

③根据社会利益应该由国家提供或垄断。

(3)公共需要按照先后次序划分为三类

①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包括政府、军队、司法等——国家实现政治职能的需要;

②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再生产方面人的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

③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需要——社会再生产方面物质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与必要条件。

(4)公共需要按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

①纯社会公共需要:执行国家政权职能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公安、司法、国防、外交、行政管理以及普及教育、卫生保健、基础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等;

②准社会公共需要:介于纯社会公共需要和个人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严格划分的一些需要,如高等教育。

(三)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干预(国家干预)——主要表现为政府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发挥调控作用。

(1)特点

①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具体的经济活动主体;

②调控的主要方式主要表现为经济政策,它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法律制度化表现,是一种“政策性法律”;

③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多以政策性出现,因此调控的效力多为引导和鼓励;

④调控以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体现出综合性。

(2)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阶段

①“夜警政府”阶段:主张自由放任,强调政府不干预经济。

②“全能政府”阶段:政府被赋予了 “宏观经济调节” 或“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以弥补市场的体制性“缺陷”。

③“有效政府”阶段:有效政府是一个制度效率、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很高的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分权政府,通过有效的政策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2.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正

(1)外部性与政府干预

①外部性: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也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具体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正外部性的极端情况是公共物品,如国防。

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危害,其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会造成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②政府干预措施:征税和补贴,企业合并,明确产权,政府直接管制等。

(2)不完全竞争与政府干预

①不完全竞争:生产者或消费者能够左右一种商品的价格,即出现市场垄断,包括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等。

②政府干预措施:配给、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

(3)不完全信息与政府干预

①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②政府干预措施: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减少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

3.政府干预失效

(1)政府干预失效的表现和原因

①政府决策无效率:信息不足或失真、官僚主义、决策程序等;

②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政府职能的“ 越位” 和“ 缺位”、寻租行为等;

③政府干预无效率:短缺或过剩、缺乏市场激励、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

(2)克服政府干预失效的途径

①改革公共决策制度减少和避免公共决策失误;

②引入竞争机制改进政府效率;

③有效约束和监督政府开支抑制政府盲目扩张。

知识点: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收入分配职能

以上内容均来自正保会计网校2020年审计师辅导班老师讲解内容,成为付费学员就可查看更多讲义、习题与课程!网校老师帮你抓重点、提炼考点!快去入手吧!立即购买>>

相关阅读:

中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各章节知识点讲解汇总

点击图片查看课程↓↓

审计师2021年辅导课程

推荐阅读:

审计师证书含金量如何?就业前景好吗?

想报名中级审计师 必须先通过初级审计师考试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审计师-高效实验班

测评结合 高效学习

1800人已听了解课程
审计师课程试听
关注微信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公众号

扫码/截图找组织

公众号

wx_chinaacc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