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税务#
仅考虑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计算应纳税额和税后利润,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忽略不计。假定各种促销方式消费者都能接受,消费者在当月实现所有购买行为,哪种方案更优呢?
m113611418 | 提问时间:2024 12/19 21:39
CK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经济师,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以下是对各方案的应纳税额和税后利润的计算及分析: 方案1:折扣销售 - 增值税:销售额为10000\times0.7=7000元,销项税额=7000\div(1 + 13\%)\times13\%=805.31元;成本为6000元,进项税额=6000\div(1 + 13\%)\times13\%=690.27元;应缴增值税=805.31-690.27=115.04元。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7000\div(1 + 13\%)-6000\div(1 + 13\%)=884.96元;应缴企业所得税=884.96\times25\%=221.24元。 - 税后利润:884.96-221.24=663.72元。 方案2:赠送货物 - 增值税:销售商品增值税销项税额=10000\div(1 + 13\%)\times13\%=1150.44元;赠品视同销售,销项税额=30\div(1 + 13\%)\times13\%=3.45元;进项税额=(6000 + 18)\div(1 + 13\%)\times13\%=703.74元;应缴增值税=1150.44 + 3.45-703.74=450.15元。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0000\div(1 + 13\%)-6000\div(1 + 13\%)-18\div(1 + 13\%)=3442.48元;应缴企业所得税=3442.48\times25\%=860.62元。 - 税后利润:3442.48-860.62=2581.86元。 方案3:赠送优惠券 - 增值税:同方案1,应缴增值税=115.04元。 - 企业所得税:当消费者下次使用优惠券购物时,企业才确认收入和成本,本次应纳税所得额暂按10000\div(1 + 13\%)-6000\div(1 + 13\%)=3539.82元;应缴企业所得税=3539.82\times25\%=884.96元。 - 税后利润:3539.82-884.96=2654.86元。 方案4:返还现金 - 增值税:应缴增值税同方案1,为115.04元。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0000\div(1 + 13\%)-6000\div(1 + 13\%)-30=3509.82元;应缴企业所得税=3509.82\times25\%=877.46元。 - 税后利润:3509.82-877.46=2632.36元。 方案对比与总结 综合比较各方案的税后利润,方案3(赠送优惠券)的税后利润最高,为2654.86元。因此,在仅考虑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方案3更优。
2024 12/20 01:07
下载APP,拍照搜题秒出结果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