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资产还是负债,是不是都是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予抵扣的金额,来判断计税基础呢。比如一项金融负债,初始成本100,公允价值变动-10.账面价值:90,计税基础=90-(-10)=100这样么,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负债?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实务#

84784971 | 提问时间:2023 01/15 22:45
是的,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一般是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可予抵扣的金额,这样来计算它们的税金负担。在上面的示例中,由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可予抵扣的金额,计算得出的计税基础是100元,那么,该金融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00元。
可以这样理解,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实际上反映的是它们的会计价值,而未来期间可予抵扣的金额则表示它们可能会产生的税务存量抵扣效益。 同时,只有当账面价值小于未来可予抵扣的总额时,资产和负债才有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此外,计税基础以外,公司在计算税务存量抵扣效益时,还应该考虑折旧、摊销以及财务报表期间和报表核算范围内多期间税收联合抵扣的机制等因素。
2023 01/15 22:53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