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存款 85000 元的计算
在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中,当企业实际支付现金给职工时,会涉及银行存款的支出。这一金额通常是根据企业与职工约定的行权价格、行权数量以及相关的支付安排计算得出。从题目整体的业务逻辑来看,可能是在某一特定行权日,企业按照既定的股份支付协议,向行权的职工支付现金,该金额经过计算或根据协议约定确定为 85000 元 。但由于图片中没有完整呈现计算银行存款金额的全过程原始数据和业务全貌,仅从现有信息难以精准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不过从原理上就是基于股份支付协议下的现金支付义务来确定。
2.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272000 元的计算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在股份支付中主要是在等待期内根据每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进行累积计算。假设在等待期内,企业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和预计可行权的数量,逐期确认成本费用并计入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计算公式一般为:每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 = (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 × 预计可行权数量 × 累计服务期限 / 等待期期限) - 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成本费用。272000 元可能是将等待期内各期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累计相加得到的。比如,假设分多期确认,第一期确认了一定金额,后续各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认金额,最终累计到某个时间点,该科目的余额为 272000 元。
3. 股本 17000 元的计算
在股份支付中,如果是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当职工行权时,企业会根据行权情况增加股本。股本的金额通常是按照行权的股票数量和每股面值来计算。假设每股面值为 1 元,行权的股票数量为 17000 股,那么股本 = 行权股票数量 × 每股面值 = 17000×1 = 17000 元 。这里体现的是企业因股份支付导致的股本增加,反映了企业实收资本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