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入资涉及的递延纳税,股权转让时怎怎么缴纳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税务#
84785003 | 提问时间:2024 11/26 10:23
一、无形资产入资递延纳税相关规定
初始递延纳税
当股东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时,符合条件的可选择递延纳税政策。即投资入股当期可暂不纳税,允许递延至转让股权时,按股权转让收入减去技术成果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差额计算缴纳所得税。
例如,A 股东以一项无形资产作价 100 万元投资入股 B 公司,该无形资产原值 60 万元,A 股东选择递延纳税。在投资入股时,A 股东暂不缴纳所得税。
二、股权转让时纳税计算
所得税计算基础
当 A 股东后续转让其持有的 B 公司股权时,假设股权转让收入为 150 万元。
首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股权转让收入 - (无形资产原值 + 合理税费)。这里假设合理税费为 0,应纳税所得额 = 150 - 60 = 90 万元。
如果 A 股东是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税率(假设为 25%)计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 90×25% = 22.5 万元。
如果 A 股东是个人,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假设适用财产转让所得税率 20%)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 90×20% = 18 万元。
纳税申报与缴纳
企业股东:企业应在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将该项股权交易作为企业所得税的应税事项,在纳税申报期内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需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等相关表格中准确填报相关数据。
个人股东:个人应在发生股权转让行为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一般是在次月 15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具体申报时,个人需填写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 表)等相关表格,并提供股权转让合同、资产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
三、特殊情况处理
多次转让股权或部分转让股权
如果股东进行多次或部分股权转让,每次转让时都需要根据转让股权对应的无形资产原值和合理税费等情况,分别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例如,A 股东第一次转让 30% 股权,第二次转让 20% 股权,在计算每次应纳税所得额时,要按照相应股权比例对应的无形资产成本等进行计算。
无形资产价值后续变动
如果在投资入股后,无形资产的价值发生了变化(如增值或减值),在股权转让计算纳税时,一般仍按照初始投资时的无形资产原值计算,不以变动后的价值为准,除非有特殊规定。
2024 11/26 10:24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在卖出使用过的轿车时,需要如何确认收入? 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