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里面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 实际执行重要性 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 特定类别重要性 哪些考虑重大错报风险了 哪些没考虑
问题已解决
所属话题:
#CPA#
84784957 | 提问时间:2024 08/23 20:47
你好!在审计中,重要性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错报是否重大,从而影响审计意见。重要性分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实际执行重要性、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和特定类别重要性。这些概念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的不同考虑方式具体如下:
1.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
- 在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错报的金额或性质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影响。通常基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个基准(如总资产、营业收入等),再乘以一个百分比来设定。
-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不考虑个别错报对特定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潜在影响,而是从整体上评估错报是否可能影响大部分理性使用者的决策。
2. **实际执行重要性**:
-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设定在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较低水平,例如50%至75%之间,以提供更高的保证水平,确保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整体重要性的可能性降低。
- 在实际执行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单个金额低于实际执行重要性的错报,但汇总起来可能重大的风险。对于存在低估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即使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也不应忽视。
3. **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
- 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设定的一个阈值,用于确定哪些错报可以视为不明显微小,从而不需要累积和报告。
- 在评价错报时,注册会计师需要将识别出的单个错报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该临界值,则需提请管理层更正。
4. **特定类别重要性**:
- 特定类别重要性是针对特定项目或交易类别设定的重要性水平,例如针对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的审计。
- 在确定特定类别重要性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该类别的错报风险以及可能影响财务报表整体真实性的风险。例如,如果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或以前年度审计中发现了错报,可能需要设定比整体重要性更低的特定类别重要性。
总的来说,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通过设定不同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中不存在重大错报。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和实际执行重要性主要关注错报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影响,而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和特定类别重要性则更侧重于特定项目或交易类别的错报。
2024 08/23 20:50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最新问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