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货从业资格 > 考试动态 > 政策

资本人才等瓶颈亟待冲破

普通 来源:期货日报 2020-06-12

[期货日报]资本人才等瓶颈亟待冲破

历经七年探索,风险管理公司主要业务模式逐渐成形并趋于稳定,但伴随而来的是,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分化加速。在行业人士看来,未来风险管理公司跨行业竞争和综合经营会更加明显,仅限于常规业务的公司会被拉大与头部公司的差距甚至会被淘汰。

“风险管理公司行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各公司间的差距不是特别大,但随着新业务的探索、产业资源的积累,未来两三年风险管理公司间的差距会持续拉大。”上期资本总经理朱君对期货日报记者说,服务实体能力较强的公司将朝着商品投行业务方向发展,场外业务做得比较好的公司可能朝着金融投行方向发展,这两个方向都会有头部公司出现。

虽然风险管理公司行业的部分业务门槛一直在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后来者”依然有很多机会。“风险管理公司近几年逐渐深入产业链,部分公司在某项业务或某些品种、领域已经具有领先优势。”国泰君安风险管理公司总经理魏峰说,“但随着行业更多更深入地服务产业,很多成熟的业务模式可以复制到其他产业,加之期货和期权做市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空间会进一步打开。”

不仅如此,当前有风险管理需求的主体也在不断丰富,且需求日趋多样。“除产业企业外,基金、银行、保险、券商、投资公司等机构也逐步加强与风险管理公司的合作,多标的资产、含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创新业务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产品设计中,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南华资本总经理尚立峰说。

从服务实体经济层面看,风险管理公司行业当前的业务体量相比所对应的实体产业,还有90%以上是“待服务状态”。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风险管理公司能做的服务很多,但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可以做的很有限。行业人士普遍反映,现阶段,风险管理公司发展在资本、人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瓶颈。

资本瓶颈限制发展

目前,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大多属于资本消耗型,业务推进必然伴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资本实力弱已经成为风险管理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比如期现业务中,与一家钢厂、铝厂、铜厂销售部门的购销体量相比,风险管理公司只有两三亿元资本做期现业务,这在现货领域既没有竞争力也很难有话语权,使得公司很难实现深耕产业链的目标。”魏峰举例说。

另外,现在很多风险管理公司开展了期货、期权做市业务,为期货和期权市场提供流动性,改善合约连续性。但场内做市业务前期投入较大,短期对风险管理公司的经营压力较大。“随着近两年场内做市品种数量的增加和场外业务规模的扩大,风险管理公司需要更多资本金投入,这些资金都是公司的自有资金,风险管理公司行业已逐渐成为重资本行业。”魏峰表示,风险管理公司需要通过股东增资以及其他渠道来提升自身的资本实力、获得流动性资金支持,一方面可以满足开展更多业务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信誉度。

对此,有行业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和交易所从政策上给予风险管理公司场内做市持续、稳定的支持,培育国内期货和期权做市商,重点扶持其技术系统和人员建设。

实际上,在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公司是最接“地气”的直接进行供应链金融探索的少数主体之一。“通过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和服务,资金可以真正流入实体经济乃至实体企业中。”朱君说,但目前风险管理公司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来源除注册资本金、集团借债外,其他融资途径有限。相对现货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当前银行对风险管理公司业务的支持力度并不大,希望有关部门在政策等方面给予风险管理公司行业更多支持,帮助风险管理公司进一步与银行对接、合作,扩大风险管理公司业务惠及实体经济的范围。

综合型人才短缺

如何留住和吸引人才尤其是跨领域人才,是风险管理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风险管理公司长远发展是一个体系建设,平台建设是基础,合规风控运营建设是保障,人力资源建设是核心。”宏源恒利(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耀章认为,未来的风险管理公司,将会是以人才为基础的智慧密集型和以资金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的综合体,智慧驱动资源,寻求更优化的配置方式。

从业务层面看,风险管理公司业务整体属于交投业务,比如期现业务和场外业务都是交易性业务,在业务逻辑、风控等方面和期货经纪业务有很大差异。风险管理公司作为金融机构的一分子,在衍生品应用研究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同时还要对现货市场、基差波动等能够统筹把握。在探索发展的这七年中,风险管理公司行业没有形成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储备不足,而且在市场竞争下,行业培养出来的部分优秀人才流向期现企业、投资机构,综合型业务人才一直处于短缺状态。

“现在公司需要的是‘比做期货领域更懂期货、比做现货领域更懂现货’的人才。”崔耀章对记者说,很多传统期货行业人才擅长的领域局限于期货市场,因此风险管理公司人才的积累,一方面从外部引进,另一方面进行内部培养,但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据记者了解,风险管理公司直接从现货领域引进的人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制度、风控合规要求等。不仅如此,股东和风险管理公司的前后台人员都需要深入了解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对业务形成共识。

有行业人士反映,近两年中期协对风险管理公司人员的自律管理要求趋严,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管理公司引进优秀人才的难度和成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专门针对风险管理公司人员的管理制度,不照搬期货公司从业人员的管理规定,引导和支持风险管理公司吸收各类优秀人才。

需给成长多一些耐心

风险管理公司“出身”特殊,内部管理、内控制度健全。“这在企业治理规范和合规风险防范上有一定优势。”魏峰说,同时,风险管理公司获得股东大力支持,在资金实力和信誉上也有一定优势,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方面的处置能力和承受能力也更强,能够走得更远更稳,这是其他企业无法比的。

不过,记者注意到,相比那些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私募机构和期现贸易商,大部分风险管理公司在产业资源尤其是现货渠道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另外,由于管理严格、规定细致,少有政策支持,在同一市场相同性质业务的竞争中,风险管理公司会因为受更多规则制度“束缚”而丧失优势甚至失去机会。

虽然近两年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越来越被大家所了解,但受个别风险事件影响,部分潜在的企业客户对风险管理公司业务仍有所顾虑,一些风险管理公司出于监管方面的考虑,或主动或被动在场外业务、基差业务等开展上更加谨慎,行业总体业务发展有所受限。

“实际上,即便是复制成熟的业务模式也不能完全规避‘交学费’。”朱君说,风险管理公司诞生七年来,还只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和“孩子在学会走路的过程中会摔跤”一样,需要给风险管理公司行业的业务探索和成长一定的试错空间和耐心。

从行业内部看,目前风险管理公司已经开始围绕产业客户需求,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和风控水平;积极引导客户主动利用场外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提升产业客户对风险管理、场外衍生品的认识与理解。尚立峰介绍,从行业外部看,风险管理公司也积极主动参与到交易所场外市场的建设中,拓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风险分散与对冲渠道,通过加强跨界融合,与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产业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整合资源,共同推进业务发展。

行业人士普遍希望有关部门加大风险管理公司利用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加深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如果风险管理公司行业在资金、制度、舆论等方面能得到更多支持,那么一个富有激情、活力、创新力的风险管理公司行业将会通过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的实体企业。

2020年06月12日

期货日报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热销好课

期货从业-机考模拟系统

期货从业-机考模拟系统

熟悉考场 拒绝意外

了解详情260元/1科

关注公众号

正保金融大讲堂公众号

截图保存到相册

微信识别二维码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有奖原创征稿
客服 首页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