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文章通过对审计工作导致的审计风险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列举了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审计对策,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逐步完善来防范审计风险。
关键词:入世;对策;法律责任;无序竞争
一、入世对中国审计的影响与变革
第一,审计国际化带来的风险。入世加快了中国审计国际化步伐,中国审计市场日益融合于各国审计市场。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可以在本国范围内从事审计工作,而且可以把在本国注册的会计师派往国外处理审计业务,或与外国会计师事务所订立国际协议,以联营合伙等方式开展国际业务。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审计人员在判断和执行国际审计具体业务时缺乏审计依据,加大了审计风险。
第二,信息载体变化带来的风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无纸贸易得以实现。被审计信息由以纸张为信息载体转变为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为信息载体。记录于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才能将可见和易懂的文字形式打印或显示出来;对磁性介质上的信息进行修改可不留下任何痕迹,利用磁性介质也难以实现诸如签字、盖章等使信息证据化的操作,这给审计带来了新的风险。
第三,无形资产审计带来的风险。入世加大了无形资产审计在我国审计业务中的比重。而由于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如某些实效性信息过时后,其价值便大打折扣;当有更先进的知识产生时,旧知识便大为贬值。
第四,管理审计带来的风险。入世提高了管理审计在审计活动中的地位。企业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它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市场的影响,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对管理活动进行审计也应受到市场的检验,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第五,社会责任审计带来的风险。为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对其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入世促使了社会责任审计的产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多种多样,使对履行社会责任的确认和计量难以找到统一标准,同时也给审计证据的获取带来了诸多不便,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二、入世后审计风险的规避
第一,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与通用化步伐。审计国际化带来了一定的审计风险。随着国际上审计程序的进一步协调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和推行,我国也应加快实现审计的国际化与通用化。其途径有我国的审计准则应与国际审计惯例接轨,运用国际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行为符合国际审计准则;在会计和审计领域,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和素质教育;掌握国际审计信息,学习并运用最新的国际化审计技术。
第二,开发新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入世后,审计对象和内容的扩大,给审计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审计的比重将大大超过对存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审计;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社会责任审计提上日程;审计目标多元化和审计实时、开放的特征,有必要开发新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来分别规范无形资产审计、管理审计、社会责任审计行为,使其有统一标准。
第三,控制会计经营风险,规范会计行为。入世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会计信息的规范可靠与否成为审计成败的关键。控制经营风险将成为入世后中国企业会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应建立一套支持控制经营风险的信息系统。
第四,进一步完善审计法规,加强审计司法力度。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入世后,法律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大。伴随市场经济的审计只有在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中才能生存发展。加强审计立法工作,加大审计司法力度,加强宣传工作。
第五,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审计职业是具有较高风险的职业。入世后,审计风险范围不断扩大,潜在风险转化为现时风险的可能性日趋增长,这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相当的风险意识。
三、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审计对策
第一,关联交易。公司管理层当面临实现财务目标的压力时,常利用关联交易加以应付。关联交易常只有交易形式而欠缺经济实质,交易的价格及付款条件有时也很特殊。在经营困难之际,不难发现有些交易的对方实质上根本没有能力或动机完成该笔交易。
第二,非常交易。非常交易包括出售非经常性营业的资产、重大或不寻常的期末收益、推出新的期末促销计划或处置公司的某一部门。面对非常交易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应重点考察非常交易达成的目的,及其产生的效益或义务是否必要及合理。
第三,重大性的应用。会计实务的处理常涉及估计判断,如银行业对不良放款的呆账准备,保险公司对保险的理赔准备,公司对存货的跌价损失准备及购并商誉无形资产的评价。
四、注册会计师应对其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被界定为履行经济鉴证职能的中介机构。就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而言,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对会计报表提供信息的可信性的一种保证。具体表现为: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既是一个社会共识,也是在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审计报告中所明确的;注册会计师的过错,应该追究的主要是民事责任,除非他们丧失职业道德、收受企业管理当局贿赂、通同造假,但这需要在取得确凿的证据后,再进而追究刑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淘汰出局,是通过行政处罚手段,还是通过民事赔偿而“倾家荡产”,也是值得探讨的。
通过以上分析,审计工作的关键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和整顿会计市场的无序竞争。同时,呼吁注册会计师业内人士,要树立“长期效益最大化”的成本与效益观,对于是否接受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的改聘问题,必须慎之又慎,不要去甘冒风险。
参考文献:
1.常勋.注册会计师的鉴证职能[J].财会月刊,1999(10).
2.胡光志.审计法律制度论[J].重庆大学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