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中级审计师 > 复习指导

中级审计师考试考点精讲: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论坛 2011-12-27
普通

  财政政策主要指的是通过财政手段进行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利率手段采取的宏观调控。

  1.稳健货币政策就是中性货币政策差不多,政策比较平稳,只不过稳健这个词比较好听,就好比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说起来是适度,其实是极其宽松。目的就是使经济平稳发展,即不过热也不倒退。

  稳健货币政策:是目前中央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二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是执行金融稳定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的作用;四是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实现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2.扩张性财政政策,利率上升,产出增加。

  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下降,产出增加。

  所以两者共同作用,产出增加,但是利率不确定。

  财政政策的收缩与扩张是通过财政开支——资金的投放规模收缩与扩张来实现的。如果采取紧缩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就会减少货币的流通量使得利率提高,一般是在消费需求过旺,消费品供应不足,物价上涨,会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应量较多地超过经济正常运行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其主要功能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而抵减投资需求不足,投资品供应过剩的作用。

  4.货币政策的行动时滞比财政政策要短,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

  政策时滞是指从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指采取政策行动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具体而言又包括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认识时滞是指政策当局意识到发生了问题到决定采取政策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同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大致是相同的。决策时滞是指政策决策者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制定完毕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一般要比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长。此外,行动时滞也是如此,它是指从政策制定完毕到开始执行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货币政策手段一经决定变更,可以立即予以实施,所以行动时滞较短。至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比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要长一些。应该注意的是,这是就“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部分而言的,如果是经由“自动稳定器”实施的财政政策,其内部时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内部时滞为零。

  外部时滞是指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目标发挥作用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通常直接影响收人和支出(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货币政策则通过影响中介指标,间接地影响收人、消费和投资,因此,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货币政策时滞要短一些。这个特点十分重要,因为它表明财政政策能够更快地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但是,这一点常被财政政策所具有的较长的内部时滞所抵消,就总的政策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究竟谁长谁短,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审计师-高效实验班

测评结合 高效学习

1800人已听了解课程
审计师课程试听
关注微信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公众号

扫码/截图找组织

公众号

wx_chinaacc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