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知识点: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概述
知识点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可以调节商品和要素的供求,即完全靠“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但是,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失败”。
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等几种情况。
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加以调节。
(一)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体决策来解决,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公共物品包括国防、道路、广播电视、警察、灯塔等
(二)外部性
1.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
在现实中,许多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某些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
私人成本——某一经济主体为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所付出的成本。
社会成本——不仅包括某一经济主体为进行某种经济活动所付出的成本,也包括由这种活动引起的外部效应(即对其他个体的影响)。
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也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外在效应可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1.所谓外部经济——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2.所谓外部不经济——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无论是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都可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1)生产的外部经济——指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如某企业对所雇佣的工人进行培训,如果这些工人转到其他企业工作,其他企业不用支付培训费用就能用上熟练工人。
(2)消费的外部经济——指家庭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有利影响。
如甲家庭对其居住的周围环境进行绿化和保护时,附近的其他家庭得到了不支付报酬的好处。
(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指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
例如,在河流上游开办化工企业或造纸企业,企业对生产排出的废物、废水没有采取任何治理措施,而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此时,河流下游的企业、居民就无法使用清洁的水源。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不受影响,就需要为获得洁净的水源而投入必要的金钱,或者对河水消除污染,或者另外寻找新的水源。对于化工企业或造纸企业而言,他们的经济活动就是外部不经济的。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指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他家庭带来不利影响。
如吸烟者的行为危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但没有对受害者进行任何的补偿。
2.外部不经济与政府干预
外部不经济会造成资源配置失当,对此,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来纠正,以优化资源配置。具体政策措施:
(1)征税和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应该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政府应给予补贴,使该企业的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
(2)企业合并。通过将外部经济的企业与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方式,可以消除不利的外部影响。
(3)明确产权。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可能不会发生。
(三)不完全竞争
1.不完全竞争——指当市场竞争不充分,某产品生产企业能够明显地影响产品价格的状况。
2.不全竞争主要表现为市场垄断。
垄断往往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这就有必要进行政府干预。
3.对不完全竞争(尤其是垄断)的干预——配给、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
以下主要介绍政府管制和反托拉斯法。
(1)政府管制
管制的基本内容是制定政府条例和设计市场激励机制,以控制垄断厂商的价格、销售和生产等决策。
管制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管制,主要指政府对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产量、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特殊行业的服务标准的控制等。另一类是社会管制,这类管制是用来保护环境以及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2)反托拉斯法
通过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可以限制垄断、价格歧视、不正当竞争或欺诈行为等。违法者要受到警告、罚款,被要求改组公司或被判刑。
(四)不完全信息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基本假定——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易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
但现实经济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而且获得信息要付出成本。市场机制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灵敏而充分的信息来源基础上。生产者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消费者需要知道市场上的产品销售信息,生产者之间也需要相互了解。但从现实看,尽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自已所需的信息,却无法得到完全足够的信息。而且,许多信息的获得需要付出必要的成本。受到信息来源缺失的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决策难免会发生错误,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市场的配置资源的效率。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不能实现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所有市场同时均衡,就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市场无效率。
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逆向选择——指信息不完全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与正常的选择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叫逆向选择。
2.道德风险——指在交易或合约关系形成后,由于甲(乙)方的行为难以被乙(甲)方所察知,甲(乙)方有可能做出损害乙(甲)方而从中渔利的选择。
例如违背合同、不守诺言等。
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够有效地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就需要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目的是为了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信息,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外,宏观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秩序失范等都会造成市场失灵和资源配置低效,也需要由政府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