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复习指导 > 审计

CPA《审计》教材梳理:风险评估(1)

普通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10-08-03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讨论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第五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十三章 风险评估

  由于本章是风险导向审计中的核心内容,而且在考试大纲中对本章的主要内容要求达到第三能力等级。所以,考生应将本章作为非常重要的知识掌握。通过学习,考生应明确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把握好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由于本章理论性较强,在考试时更多的会将本章的内容同审计实务结合考查各种题型,特别是综合题;同时本章还可单独出客观题或简答题。考生应具体把握以下内容:

  1.理解对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

  2.掌握风险评估程序;

  3.理解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4.掌握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5.掌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一、审计风险准则的特点

要求CPA
具体要求
(1)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CPA应当实施程序,更广泛和更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解内部控制,为识别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提供更好的基础
(2)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应当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不得未经风险评估,直接将风险设定为高水平
(3)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时,CPA应当将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与识别、评估的风险相联系,以防止机械利用程序表从形式上迎合审计准则对程序的要求
(4)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是一种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固有限制,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CPA应当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不得将实质性程序只集中在例外事项上
(5)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二、风险评估的作用

  1.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2.了解的程度: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的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桔梗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注会畅学旗舰班

注会-畅学旗舰班

直播+录播 无限畅学

免费试听28278人已听

截图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

截图微信打开扫码

找对组织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有奖原创征稿
客服 首页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