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知识点四、信用政策
(一)信用标准
1.含义:顾客获得企业的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资格条件,代表企业愿意承担的最大的付款风险的金额。
2.决策规则——宽紧适度
1)过于严格,会降低对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限制公司的销售机会;
2)过于宽松,会对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的客户提供赊销,增加随后还款的风险和坏账费用。
3.信息来源
4.5C信用评价系统
1)品质:过去的还款中所体现的还款意图和愿望;
2)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用于偿债的当前和未来的财务资源;
3)资本:顾客当前现金流不足以还债时,短期和长期内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
4)抵押:顾客不能满足还款条款时,可以用作债务担保的资产或其他担保物;
5)条件:影响顾客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经济环境。
5.信用的定量分析:可以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通常使用比率分析法(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盈利能力指标)评价顾客的财务状况(流动性、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
(二)信用条件
1.含义: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包括:
1)信用期限
2)现金折扣
2.约束信用政策的因素
1)标准化的惯例和竞争的影响;
2)提供商业信用对现有贷款契约的影响(如应收账款变化对流动比率的影响)。
3.对流动性的影响
1)不适当地管理应收账款可能会导致顾客延期付款进而导致流动性问题;
2)应收账款用于抵押贷款或作为债务担保工具或出售时,也可以成为流动性的来源。
4.提供信用的收益和成本
(三)信用期间
1.含义: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
2.决策规则——长短适度
1)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
2)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现金折扣条件
1.含义:为吸引顾客提前付款而提供的折扣。
2.表示方法:折扣率(百分比)/折扣期,N/信用期间
例如:2/10,N/30表示:自发票开出之日起,10天内付款可享受发票金额2%的现金折扣,超过10天则需要在30天内付清全款。
3.功能
1)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减少应收账款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2)招揽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扩大销售量。
4.决策规则——与信用期间结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1)收益:应收账款成本节约额、销售量增长所增加的边际贡献
2)成本:价格折扣损失
(五)信用期间及现金折扣决策方法
1.计算各备选方案的收益(或不同备选方案相比的增量收益)
收益(边际贡献)=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额×边际贡献率=销售额(1-变动成本率)
2.计算各备选方案的成本(或不同备选方案相比的增量成本)
1)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及存货)
2)管理成本(收账费用)
3)坏账损失
4)现金折扣
3.计算各备选方案的税前损益(或不同备选方案相比的增量税前损益)
税前损益=收益(边际贡献)-成本合计
4.比较各备选方案的税前损益(或依据增量税前损益的正负方向)决定方案取舍
了解详情 热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