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级会计职称 > 复习指导 > 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强化预习:成本费用管理

普通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2013-04-01

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知识点四、成本费用管理

  (一)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产品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分类如下:

  2.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主要有: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账户分析法(会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工业工程法);合同确认法。

  (2)高低点法(确定a、b的方法)

  (3)采用高低点法计算较简单,但代表性较差;回归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账户分析法简便易行,但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技术测定法通常只适用于投入成本与产出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成本分解;合同确认法要配合账户分析法使用。

  (二)标准成本管理

  1.标准成本的含义

  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主要用来控制成本开支,衡量实际工作效率。

  2.标准成本的确定

  (1)标准成本种类,可以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通常来说,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

  (2)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确定。

  3.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1)变动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公式: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2)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标准总额=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实际总额=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

  两差异分析:

  耗费差异=实际总额-预算总额

  能量差异=预算总额-标准总额

  三差异分析:

  耗费差异=实际总额-预算总额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三)作业成本管理

  1.作业成本计算法及相关概念

  (1)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它是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中最小的成本归集单元。

  (2)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的诱因。成本动因通常以作业活动耗费的资源来进行度量,如质量检查次数、用电度数等。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据。成本动因又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3)在作业成本法下, 首先根据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资源耗费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去,然后再将上述分配至作业中心的成本按照各自的成本动因,依据作业的耗用数量分配到各产品。

  2.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既是精确的成本计算系统,也是改进业绩的工具。

  作业成本管理包含了两个维度的含义,即成本分配观和流程观。

  3.流程价值分析

  (1)流程坐标分析关心的是作业的责任,包换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和业绩考核三个部分。基本思想是:以作业来识别资源,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把作业和流程联系起来,确认流程的成本动因,计量流程的业绩,从而促进流程的持续改进。

  (2)成本动因分析,能帮助人们找出形成作业成本的根本原因。

  (3)作业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企业的作业过程,以便从中发现持续改善的机会及途径。

  (4)如果是增值作业,必须同时符合下列三条标准:一是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二是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三是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5)从作业成本管理的角度看,节约成本的途径主要是改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和消除非增值作业。具体包括:作业消除、作业减少、作业共享、作业选择。

  (四)责任成本管理

  1.各类责任中心的定义、考核指标

打开APP 订阅最新报考消息

报考指南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精品课程

2025中级-畅学旗舰班

多位师资 直播+录播无限畅学

了解详情 热门课程

好课助力,无忧备考

>中级会计职称好课助力,无忧备考

扫码关注公众号

正保会计网校

接收更多考试资讯

扫码找组织

有奖原创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