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
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三节 成本费用管理
强化学习、责任成本管理
(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内容
责任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内部划分成不同的责任中心,明确责任成本,并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关系,来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二)责任中心及其考核
按照企业内部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以及业务活动的不同特点,责任中心一般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
1.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指有权发生并控制成本的单位。成本中心是责任中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只要是对成本的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成为成本中心。成本中心具有以下特点:
(1)成本中心不考核收益,只考核成本。
(2)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不负责不可控的成本,可控成本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该成本的发生是成本中心可以预见的;第二,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计量的;第三,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对于一个独立企业而言,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
(3)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内容。成本中心当期发生的所有可控成本之和就是其责任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100%
2.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润的责任单位。它要同时对成本、收入以及收入成本的差额即利润负责。利润中心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然利润中心,它是自然形成的,直接对外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以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二是人为利润中心,它是人为设定的,通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使用内部结算价格结算半成品内部销售收入的责任中心。
通常情况下,利润中心采用利润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分为: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和部门边际贡献。相关公式为: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3.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及其投资收益负责的责任单位。属于企业中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如事业部、子公司等。从组织形式上看,投资中心一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而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往往是内部组织,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对投资中心的业绩进行评价时,主要有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等指标。
(1)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是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的比率。
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
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
其中,营业利润是指扣减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即息税前利润。
可以促使经理人员关注营业资产运用效率,并有利于资产存量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然而,过于关注投资利润率也会引起短期行为的产生,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导致经理人员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2)剩余收益。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的营业收益扣减营业资产按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收益额之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经营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剩余收益指标弥补了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的不足,但由于其是一个绝对指标,故而难以在不同规模的投资中心之间进行业绩比较。另外,剩余收益同样仅反映当期业绩,单纯使用这一指标也会导致投资中心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三)内部转移价格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有关责任单位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可以参照以下几种类型:
(1)市场价格,即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现行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2)协商价格,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场价格,下限则是单位变动成本。
(3)双重价格,即由内部责任中心的交易双方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4)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是指所有的内部交易均以某种形式的成本价格进行结算,它适用于内部转移的产品或劳务没有市价的情况,包括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加成、变动成本以及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四种形式。
了解详情 热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