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信用评价级别的信用依据及常见扣分指标有哪些?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纳税信用价值日益彰显,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限。纳税信用评价级别的信用依据及常见扣分指标有哪些?下面解答您在关注的这个问题!
问:纳税信用评价级别的信用依据及常见扣分指标有哪些?
答:税务机关采集纳税人上一年度信用信息,按照年度评价指标得分和直接判级方式确定纳税信用级别。
纳税信用信息分三部分内容,一是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二是税务内部信息,三是外部信息。这些信息细化为近百个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又分为经常性指标和非经常性指标。评价指标齐全的,从100分起评;非经常性指标缺失的,从90分起评。
经常性指标是纳税人在评价年度内经常产生的指标信息,包括:涉税申报信息、税(费)款缴纳信息、发票与税控器具信息、登记与账簿信息;非经常性指标主要指税务部门开展的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信息和税务稽查信息。具体指标明细大家可以关注《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第48号公告)。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扣分指标及扣分标准,大家一定要加以关注:
(1)未按规定期限缴纳已申报或批准延期申报的应纳税(费)款(按次计算,每次扣5分);
(2)未按规定期限填报财务报表(按次计算,每次扣3分) ;
(3)未按规定期限纳税申报或未按规定期限代扣代缴户(按税种按次计算,每次扣5分) ;
(4)被评价年度内增值税和营业税连续3个月或者累计6个月同时零申报、负申报的(不能评A) ;
(5)有非正常户记录的纳税人或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直接判D级)。
为鼓励和引导纳税人增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纳税信用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随着公告的发布,纳税信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才能做好新体系下的纳税信用建设呢?网校特别针对这个问题推出直播——《新体系下纳税信用风险的规避及应对》,仅需1元,点击进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