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会计人员 > 专业问答
  • 法律对工资支付日期有哪些规定?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2023-09-11
    普通

    【问题】

    法律对工资支付日期有哪些规定?

    【回答】

    劳动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具体期限。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不同地区的规定也不同。

      有的地区在工资支付条例里,明确规定工资支付时间范围,单位应严格按照当地规定制定合理的发薪日期。

      如深圳的工资支付条例明确,工资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第七日。用人单位因故不能在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支付工资的,可以延长5日;因生产经营困难,需延长五日以上的,应当征得本单位工会或者员工本人书面同意,但最长不得超过15日。

      有地区在当地工资发放条例中,没有明确规定工资支付日期,单位主要以劳动合同上的约定发薪日期为准,只需要保证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具体支付日期自行确定即可。

      如上海市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支付工资的具体日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如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

      福建省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工资支付日期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的,应当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更多推荐:

    实务会员 会计培训 财税政策 专业问答

    个体工商户需要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吗?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