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就业 > 财税动态 > 财税政策

一表看懂税法和会计中的“视同销售”有何差异

来源: 上海税务 2023-11-24
普通

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视同销售”这个词,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要求也存在差异,关于视同销售你了解多少?

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会计上都有视同销售的概念,但含义却有差异。

政策梳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视同销售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会计中都有不同的含义。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本质可理解为增值税“抵扣进项并产生销项”的链条终止,比如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项目,用于个人消费或者职工福利等,而会计上没有做销售处理;企业所得税中的视同销售,代表货物的权属发生转移,而会计上没有做收入处理;会计中的视同销售,是指没有产生收入但是视同产生收入了。

常见税法与会计中的视同销售差异总结如下表

货物类

货物类

服务类

服务类

更多推荐:

就业晋升 求职进阶 职业测评 免费资料

年底结账前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具体流程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 速来了解

热门职位晋升
爆款课程

新锐就业晋升班(含就业)

适合人群:1-3年财务工作经验

目标岗位:成本会计、税务会计、总账会计等

目标薪资:8000+

¥9800-10800/2年
名企直推 高薪就业 即刻锁定名额
提交
推荐阅读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最多可得元优惠
试试手气
人已抽奖
关闭
去选课 去选课
去选课
关闭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