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莎集团的低成本扩张之路
国内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用血汗赚钱的阶段,许多年销售额已经达到几亿元的企业,老板们丝毫没有感受到赚钱的快乐,很多人年纪轻轻,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自己的收益,就撒手人寰。其实,有更轻松的赚钱方法,有更多的出口,只是这些企业家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觉得拼血汗得来才是真财,而不懂用品牌、用资本来轻松赚钱。
现在富翁的标志已经不是你拥有多少固定资产和现金,而是在你需要钱的时候,能够调动多少资金,有没有洞察市场先机的眼光,能不能抓住跨越式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时机。
眼光值亿金
浪莎集团就是个聪明的企业,在袜业竞争不断激烈,利润不断摊薄的时候,看准时机,借助一家名为*ST长控的上市公司的壳成功上市,将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打响,通过借壳,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的财富就发生聚变,市值收益超过15亿元人民币,获取了巨额收益。浪莎借壳上市对于我来说不是什么秘密了,在我常驻浪莎集团进行第二轮咨询服务合作的时候,董事长翁荣金出差在北京忙得就是这件大事。浪莎一时间俨然成为借壳暴富的标本,不仅浙江企业,包括上海、北京等许多地方企业都积极追寻这场借壳大餐,但是市场上的壳资源已经变得极其稀缺昂贵;当很多企业投入巨额资金炒作股票赚些小钱的时候,浪莎集团却早在一年前就前瞻性地,动用很少的资金进行股权收购,收获了巨额增值利润,这就是眼光的价值。
其实,浪莎集团除了品牌什么也没有,但是正如可口可乐总裁所言,如果一夜之间烧光,再过一年马上可以建起一个更好的可口可乐,乘势打响品牌是突破的关键。为何要做品牌?做强品牌,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经销商、消费者的眼球,就是为了吸引资金和人潮。正如浪莎袜子的主广告语:“浪莎,不仅仅是吸引!”
四两搏千金
浪莎是典型的低成本扩张之路,第一步是打响品牌,在1996年其他袜子生产企业还在顾着走大流通的时候,它第一个力排众议、大胆到中央电视台,打出第一个袜业广告,品牌知名度大幅飙升。我想看过那个广告的人应该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也不知不觉间在浪莎与袜业第一品牌画了等号。浪莎集团从此走出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通途。
品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让浪莎尝到了更大甜头,2004年宏观调控时,靠浪莎品牌的无形资产就拿到了银行贷款。十多年来,浪莎从来没有打过价格战,那些当年和浪莎竞争的企业逐渐退出了市场,浪莎不但活得滋润,并且越做越大。正如浪莎集团总经理翁金弟所言:“就像海尔与小天鹅,价格竞争在他们之间是不存在的。海尔品牌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来,没必要进行价格竞争。所以浪莎的袜子定价1块钱,没企业敢定价1.1元。很多外企来义乌考察投资袜业,但看了浪莎后,就不敢登陆了。消费者信的是浪莎这个品牌。”
在2006年,浪莎集团从袜业向内装进行跨越式转型的时候,他们找到了我们这样的专业咨询机构,借用我们融合十多年心血独家研发的突破式发展模型,对公司的五年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营销推广策略进行了一体化规划,形成了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系统战略赢销模型;并借助我们在内衣行业的影响力,成功举办了全国大规模的招商大会,引得国内众多重量级的内衣经销商竞折腰,达到了四两拨千斤、低成本扩张的效能。我们不得不为浪莎集团高层整合资源的胸怀和眼光所折服,他们付给我们的不过是几百万,收获的却不仅仅是上亿元看得见的收益,收获更多的是品牌等无形资产。
突破谋倍增
我们曾经为国内很多非常有潜质的企业提供了战略突破方案,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实现从几千万到几亿元的倍增,提供的策略都是抓住了行业的结构性大机会,符合企业实际,无需投入很大的资金。我们将需要投入的资金和风险降到了最低,完全是可执行的实战方案,而很多企业家的思维定势是很难撼动的,最可怕的是他们认为快速跨越式的发展是自己不可企及的,他们最后还是忙着去拼体力赚小钱去了,其实,赚大钱易,赚小钱难。为此,我感慨万千,做咨询就是给老板找个对话的人,做好一个咨询项目的第一道关就是打通老板的思维。否则,再好的策略也无法救这些企业出水火,常言说的好,不懂自救者,上帝也无能为力的,更何况我们离上帝还很远呢?
在此,我不得不对浪莎集团高层的博大胸怀发些感言,他们对我们是相当厚道的,总是尽量多给我们一些咨询费用,对我们提供的策略,在确认后,能全力配合推进执行,为我们扫清一切屏障。我们为其中下层员工提供培训的时候,他们也会按时、带头去认真听讲、研讨,那份认真让我们无法不全力以赴。
在工作之余,其随和、随意,也让我们感慨中国企业家的朴实无华,对于这些亿万富豪来说,如果在大街、餐厅见到,单从他们的出行和穿戴是无法作出判断的;他们是实干家,在我们一起工作的日子,一起出去吃个盒饭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