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会计人员 > 会计培训

防范信贷风险要大小兼顾、长短结合

来源: 中国会计报 2009-09-14
普通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又一次吹响了信贷结构调整的“号角”。应该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流动性宽松,投资热情高涨,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入,对保持经济金融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非常深远。

  然而,贷款偏“长”避“短”、重“大”轻“小”等倾向性清晰可见,潜在的银行信贷结构性风险开始加大。

  据资料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在增加的居民户贷款10607亿元中,中长期贷款5955亿元,占56%;短期贷款仅占44%。在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增加的63096亿元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1771亿元,占50.3%;票据融资增加17065亿元,占27%;而短期贷款为13193亿元,仅占21%。

  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刺激计划下,地方政府要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于是,很多大项目应运而生。在贷款方式和贷款投向上,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交通、能源、钢铁、通信、房地产等大项目、大企业。

  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固然可以拉动需求,但假如企业贷款的口子张得过大,期限过长、过于集中,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得到满足,就很容易忘记或者忽略企业发展的未来前景。当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出现时,银行贷款就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压力,就会成为企业的负担。在制约企业发展的同时,这也势必会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基层金融机构应适时转变观念,把支持区域经济与整合客户资源、加大有效投入、强化风险防控结合起来,做到存量与增量并举,确保信贷资金放得出、管得好、收得回,在大小兼顾、长短结合中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首先,规范贷后管理。要通过开展授信执行检查和风险排查活动,重点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价格变化、销售资金回笼等情况;企业近期改制、扩建、高级管理人员变动以及涉案等重大事项,逐户做好贷后检查、台账管理、风险分类、信用到期管理等常规性、基础性工作,完善信息反馈、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提升贷后管理水平。

  其次,突出重点企业。对小企业、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除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外,着重查看“四表”,即电表、水表、工资表和纳税表,并确保抵押担保合法、足值、有效。对大额授信企业、集团性企业,还要摸清其组织架构,掌握集团中每一成员企业的信息,包括本地、外地和境外企业,适时对企业经济活动和信贷资金流向、高管人员动向和企业潜在风险等做出准确的判断,为实施信贷退出提供依据。

  最后,严格准入政策。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振兴规划,将信贷资源配置到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民生工程、“三农”、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项目上,从严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的贷款,坚决打击违规办理票据、虚假按揭等现象。同时,必须加大对所属分支机构信贷交易行为的考核与评价。

责任编辑:zoe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