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大中型企业集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企业集团财产安全的基础。集团公司要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预算考核,建立可靠的会计信息系统,规范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加强经营风险管理。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财务预算
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含义
一个组织要想保持高效、有序的运行,均需对其进行调节与控制。现代管理学的理论认为,控制是“为了确保组织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能够得到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定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或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发展的需要,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制订新的计划,并调整整个管理工作过程”。控制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为实现目标而服务的,但是因组织、层次、工作性质、对象的不同,其控制目的也各不相同。控制目的有两个:一是要“维持现状”,即保持系统的原有状态,如果出现偏差,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二是要“打破现状”,即引导系统由原来的状态变到一种新的预期的状态。
控制论是20世纪四十年代逐渐开始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具有很强应用性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由各种元素组成的系统的调节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至于各种冠以控制论名称的边缘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生物控制论、神经控制论等。经济控制论便是将控制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经济系统而形成的一门科学。经济控制论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包括这些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联系以及在各系统中运行的一切过程和机制。广义而言,经济控制论应用有关系统、结构、功能、行为、信息及控制等新的观点和新的观察角度来看待经济现象,并努力由此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和基本原理,采用各种数学方法,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统一的量化分析提供可能性。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讲,其研究的领域则集中于管理过程,以及与管理过程有关的经济系统中的经济信息的传递和加工过程。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属于控制论中经济控制论的一个方面或分支,它是用控制论和经济控制论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每个具体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过程,研究每个单位如何发挥管理功能,如何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的,它是一种科学而合理的管理工具或手段。运用控制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经营管理控制过程,更便于揭示和描述其内在机理。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进行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产物。
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发展过程
内部控制理论经过漫长时期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不同的阶段。
(一)内部牵制阶段。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内部牵制。根据史料记载,当人类社会活动发展到需要管理的时候,控制和监督的因素也就应运而生了。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内部牵制就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某位职员的业务与另一位职员的业务必须是相互弥补、相互牵制的关系,即必须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和业务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以便相互牵制,防止发生错误或弊端。这就是内部控制的雏形。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可以说是传统的内部牵制思想与古典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必要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此定义中不仅包括与会计和财务部门直接有关的控制,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人员培训及内部审计,以及其他领域的一些活动。上述内部控制定义及其解释的发布,是对内部控制概念的重大贡献,但该报告所定义的内部控制内容如此广泛,以至于审计人员认为包括了他们不可能承担的职责,虽然从判断委托人的会计和经营是否良好的角度考虑,该定义非常合适。该委员会为了摆脱这种两难境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大类,即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该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部分,会计控制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属于价值控制;管理控制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有关的控制,这样划分是为了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因此,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涵义向具体内容深化。其标志是美国AICPA于1988年5月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55)。在公告中,以“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下列三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三要素的内容:其一,控制环境。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的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其二,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规定各项经济业务鉴定、分析、归类、登记和编报的方法,明确各项资产和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其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指管理当局可制定的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目的的方针和程序。与以前的内部控制定义相比,内部控制结构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而且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至此,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内部控制活动,经过审计人员的理论总结,已经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在1992年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后援组织委员会(简称COSO委员会)发布了指导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这份报告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如下:“内部控制是一种由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其他人员执行,由管理阶层设计,为达成有关下列类别目标提供合理确保的过程:营业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可信赖度;相关法令的遵循。”这个定义反映出如下几个基本概念:其一,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目的一种过程,讲求的是结果,但其本身不是目的。其二,内部控制是由人来执行和实施的,并非仅是政策手册与表格,且这些执行的人来自组织内每一个阶层。其三,可以预期内部控制仅能为企业的管理阶层与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其四,内部控制有几种不同的类别,这些类别之间可能相互重叠,企业可配合使用一种或多种内部控制以达成多项目标。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征与构成要素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特征。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单位为保证其经营行为不偏离其目标,运用控制论中的平衡偏差原理,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活动进行调节、沟通和约束的过程。其基本特征为:
1、全面性。内部控制是对单位一切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业务的全面控制,并非是局部性控制,也不是只针对财务部门的控制,它不仅要控制考核资本、资产等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以及应达到的水平,还要进行分析与作业研究,并且提出改进方法及建议。
2、潜在性。在日常工作中,内部控制的行为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它隐藏在一切工作之中,无论规模大小的企业,也不论其管理方式是什么,不管其发生何种业务,也不管其管理制度健全与否,只要企业在运作,均潜在有控制意识和控制行为。
3、经常性。内部控制不是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它涉及各种经济活动的日常管理与各种管理职能的经常性检查考核。
4、关联性。在企业内部,任何控制工作,彼此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种控制行为成功与否均会影响其他控制行为,一种控制也许会导致其他控制的加强,也会导致其他控制的取消,也会增加或减弱其他控制的效应。
(二)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的影响,旨在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建立一套范围广、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示范体系。其构成要素包括: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构成一个单位氛围,影响企业的员工控制意识的基础,因为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并且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因此,控制环境是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员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员工的素质和对工作的胜任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信息的沟通体系等。企业的控制环境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2、风险评估。当今社会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其内部控制的执行也必然深受影响。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及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因此企业必须制定目标。该目标必须和销售、生产、财务等作业相结合,管理层要识别并采取相应行动来管理对经营、财务报告、符合性目标有影响的内部或外部风险。为此,企业必须设立可辨别、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控制,对内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对外分析外界的机会和威胁。考虑自己的生存机遇,适时进行处理,将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
3、控制活动。它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针对为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用以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所必须采取的行动业已有效的落实。控制活动出现在企业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它包括经营活动的复查、业务活动的授权和批准、业绩评价、实物控制、职责分离等。
4、信息和沟通。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是信息沟通系统,该信息系统识别、捕捉、交流内部和外部信息,使企业内部员工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懂得自己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责任,更好地履行职责,形成有利的外部沟通环境。保持经营信息的控制信息畅通,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监督成本的提高。
5、内部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内部控制执行质量的过程,且它应是一种实时过程,随时进行自我评估和内部监督。整个内部控制必须施加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这样,系统及制度才能反映自如,并能够视情况而随时调整。因此,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努力的方向,而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须的条件,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每一组成要素适用于所有目标类别,每一个组成要素也与每一个目标都有关。
四、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内容的演进进程来看,现代内部控制已不是传统的查弊和纠错,而是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它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实施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标准,同时也是外部审计人员或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依据。关于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内容构成,美国注册会计师David M.Willis和Susan S.Lightle两位博士在《内部控制管理报告》中给出了调查结论,如表1所示。(表1)
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内部控制无论在目标上还是在内容构成上都超出了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人本主义”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信条已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接受,道德品行并不单纯只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它也日益成为内部控制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借鉴国外经验与国际惯例,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财务工作,运用会计手段对企业经济活动及有关事项进行控制。现代内部控制的目标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企业经营方针、计划的贯彻落实与执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依据。管理者制定的企业经营方针、计划等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内部控制规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制度和程序去办理,这些制度和程序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企业的经营计划等制定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确保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各经济发展时期与阶段的方针和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企业的经营方针与计划,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管理者制定一定的程序和规则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的全体员工遵守这些程序和规则。内部控制设计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保证下属员工正确履行各级管理人员所授予的职责。内部控制较为健全的企业,一般都为业务活动的批准、执行、复核、评价作出统一规定,分别赋予不同部门、岗位和人员相应的职责和权利,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除非经过具有授权资格的部门或人员批准,任何部门或人员开展任何业务活动都不得随意逾越这些规定。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地对各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各项活动均按照规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从而达到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目的。
(三)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性。财产物资是企业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的各种财产物资,特别是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性较强的资产,很容易被挪用或盗窃,对于这些资产并非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接触、处理的。只有经过授权,方可接触或处理,以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同样,各项业务活动记录(包括统计报表、会计记录等)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随意篡改、删除记录,以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例如,企业将货币资金、原材料、固定资产、产成品等财产物资的请购、审批、采购、检验、入库、入账、保管、领用、出账等业务,分别授权会计、出纳、经办、验收、保管、批准等人员来处理,并进行监督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的贪污盗窃和损失浪费,又能够防止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记录和计划统计等其他核算资料丢失、毁损或被篡改。
(四)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提供的及时性。企业的管理部门需要准确、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便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作出正确的决策。股东、债权人及其他有关各方也需要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借贷等决策。在企业内部通过设计科学、严格的凭证制度,设置合理的账户,控制会计记录,建立规范的会计处理及结账程序,定期编制财务报表,能够确保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准确、及时地得以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从而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资料。
(五)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简单地说,内部控制就是为避免或减少因错误、舞弊和其他不正常现象所造成的损失而进行的设计。在企业内部建立实存资产与账面资产定期核对等控制制度,使其相互牵制,不仅有助于核实会计记录的准确性,而且有助于核实实物资产的完整性。更为重要的是,当二者核对发生差异时,管理者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五、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方法
(一)授权与批准控制法。授权管理的方法是通过授权通知书来明确授权事项和使用资金的限额。其原则是对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给予充分的信任,但对授权之外的行为不予认可。授权通知书除授权人持有外,还下达给企业相关的部门,这些部门一律按授权范围严格执行。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要求每项经济业务活动都须经过适当的授权批准,以防止内部员工随意处理、盗窃财产物资或歪曲记录。从理论上分析,授权可以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
1、一般授权。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标准,对常规性的经济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的授权。它主要由管理者制定整个组织应当遵循的政策,企业内部较低层次管理人员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有关职责自行办理或执行各项业务。一般授权在企业大量存在,通常是在管理部门中采用政策说明书或指令的形式,或在经济业务中规定其办理条件、范围和对该类经济业务责任者予以任命的形式反映的。例如,生产部门领用原材料、仓库发出商品:管理部门规定某些赊销政策,当符合这些政策的顾客申请赊销时,业务人员就可按这些政策的授权办理赊销业务等。
2、特别授权。一般涉及特定的经济业务处理的具体条件及有关具体人员,主要由管理者通过对某些特殊经济业务采取逐个审批来进行授权控制的。例如,公司股票发行和重大投资决策等重要事项就远远超过财务部门等单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对于类似的这些业务,必须由企业最高领导层或公司董事会进行特别的授权。特别授权的对象是某些例外的经济业务,这些业务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在企业内部发生的次数相对较少,一般事前难以预料,因此也就没有既定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标准所依据。各基层管理人员对此不能自行做主,需要报请上级领导或最高管理者,由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后,才能做出决定。有时特别授权也可用于超过一般授权范围的常规业务。
3、批准控制法。企业应当对现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现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现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一支笔审批制度曾是我国企业在财务开支审批方面倡导的制度,它强调企业现金支出必须只由一人或其授权审批方可执行。
(二)财务预算控制法。预算管理在西方是流行的财务管理方式,我国以新兴铸管、宝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都实践着以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控制机制。这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预算管理的实施,强化了预算的财务功能,使企业的财务目标和决策得以细化落实。预算是以金额、数量及其他价值形式或几种价值形式的综合方式反映企业未来业务的详细计划。实际上,预算是在年度经济业务开始之前根据预期的结果对全年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控制。企业的预算属理财范畴,应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它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预算组合而成的严密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经营预算。经营预算是对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计划,其目的是预计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确定合理的收入目标以便指导和促进生产和销售,制定认可的费用限额以便控制支出,确定财务预算和现金预算以便合理安排现金收支。经营预算通常可以按预算年度编制短期预算,也可按五年或更长的时期编制长期预算。经营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材料预算、人工预算和费用预算等。
2、资本预算。资本预算是对企业生产设备、房屋建筑及其他设备扩建、改建、更新或重置的投资管理计划。其目的是预算将来一段时期内(通常是1~5年)在设备和财产方面的资本支出。确定支出限额,一旦支出限额被批准,实际支出就不能超出该限额。资本预算作为财务预算中的投资支出,决定现金的需要量。资本预算既可以按资本增加项目编制详细的预算,也可以时间长度为基础编制预算。它一般包括两类主要项目:一类是重大计划项目,每一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另一类是许多资本性增加的小项目,无法或无需在发生之前做过多的详细计划。资本预算一般由企业高级管理部门或是董事会按年度批准。
3、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将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加以综合,测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需要量的计划。根据现金流量情况,确定盈余和不足,以便合理处理现金收支业务,调度资金,保证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转。财务预算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盈余和不足及融资。通过财务预算,可使企业了解资金运用能力,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筹款超过企业的能力,那么就不得不修改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除了上述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外,一些企业还编制预算收益表和预算资产负债表,从而形成全面预算体系。
预算控制应分层负责,凡由某层级责任中心提出的预算,即由其负责执行及控制,并由上一级负责监督。其控制方式有事前预防性控制和事后补救性控制。由于各预算项目性质不同,选择哪种控制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按各项收支项目性质,规定适当有效的方法,责成各责任中心负责控制。预算控制是否有效,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控制预算绝不仅仅是财务部门或会计人员的工作,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
(三)内部责任报告控制法。业绩报告又称为责任报告,它是企业内部报告的一种,是企业管理层掌握信息、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1、编制业绩报告的要求
(1)必须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相适应,以明确各部门主管人员的责任。为了反映经营责任,报告所提供的资料,应与报告阅读者或以可以控制的范围为界限。如为了反映资料的完整性,把不可控因素也列入,则应明确划分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范围。
(2)报告的内容,应符合“例外管理”原则,凡属于不正常或距离范围较远的事项,应予以反映或加以强调。有时,属于正常的资料可以不列入。
(3)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简明易懂,避免冗长琐碎,数字可适当简略,一些无关项目不应列示。
(4)报告的编制必须及时,注意时效。
(5)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应持客观、善意、建设性态度,切忌消极批评或指责。
(6)经常性报告的种类、内容、时间和编制人,应有计划和规定,以免重复和推诿。
2、业绩报告的频率和详简。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业绩报告,在报告频率和详简方面都有所不同,一般应遵循金字塔原则,即对低层即第一线人员,报告应当详尽,凡其责任内的资料,都要尽量提供。时间之隔,通常以日报为多,也可每一班次或随时提供资料,以便争取时效,及时纠正偏差。对高层管理人员,应以汇总重要资料为宜,在报告期内,月报甚至季报就能满足其需要。高层管理人员综合管理企业的一切事务,因此只能掌握重点运用的资料,大都作为规划未来的依据。中层管理人员的报告时间通常以周报或日报为主,报告内容虽然也属汇总性质,但其重点则为某一制造或作业过程,往往比低层报告简略,比高层报告详尽。
3、业绩报告的基本形式。常用的内部财务报告有:(1)资产分析报告。包括资金日报、借款还款进度表、贷款担保抵押表、银行账户及印鉴管理表;(2)经营分析报告;(3)费用分析报告;(4)投资分析报告;(5)财务分析报告等。通过内部财务报告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四)会计系统控制法。会计控制是整个内部控制的核心,是通过基本的会计活动和会计程序,保证完整地、准确地记录所有有效的经济业务。包括以下内容:
1、可靠的凭证控制。就是运用会计凭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控制,凭证是经济业务的证明,是明确经济责任的原始凭据。建立良好的凭证制度是所有会计工作的基础,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前提。其基本要求是种类齐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种类齐全是要求一切经济业务都要通过合法的原始凭证加以反映,不应使某一活动处于凭证的监督之外;内容完整指凭证具有良好的设计格式,不仅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还必须能反映出几个部门共同处理的手续。连续编号指所有凭证都应顺序编号,防止伪造和销毁,以掩饰劣迹行为。所有凭证要按月装订成册,妥善归档保管。
2、完整的簿记控制。是指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依据设置的科目建立账户,并遵守会计原则进行核算和登记账簿,做到不重不漏,明晰可靠。同时,还可按责任会计的账户分类,将其经营成果与有关负责决策人加以记载,不仅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更重要的是达到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因此,每个企业都应根据国家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账簿体系,以便搞好会计核算和会计控制。
3、严格的核对控制。核对控制就是通过有关记录和事项的核对来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核对制度,一般的核对制度可以分为账实核对和账务核对。通过核对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4、科学的预算控制。是通过财务预测和制定财务计划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详细的预测与计划,使资产的变动情况和结果一目了然,为评价各部门、人员的业绩提供了考核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错纠弊的作用。如将现金收支予以列表规划,便可揭发截留收入的舞弊行为,制约篡改现金支出的记录、盗用公款的企图。
5、报表控制。是运用会计报表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控制,企业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定期编制各种会计报表,通过会计报表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进而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
6、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事业单位在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指导下,从本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并以书面的形式予以规定,这样既能协调工作,又能相互控制。
(五)风险控制法。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风险一般是指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变动性,与风险相联的另一个概念是不确定性。人们事先只知道采取某种行动可能形成的结果,但不知道它们出现的概率或两者都不知道,而只能做粗略的估计。例如,企业试制一种新产品,事先只能肯定该种产品试制成功或失败两种可能,但不会知道这两种后果出现可能性的大小。经营决策一般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在实际工作中,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而不肯定,就叫风险;反之,如某一行动的结果很肯定,就叫没有风险。风险控制就是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出现不利的结果。风险按其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类: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会引起企业的利润或利润率的高低变化,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变化情况来源于企业外部,尽管如此,企业仍应采用有效的内控措施加以防范。
2、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举债经营,全部资金中除自有资金外还有一部分借入资金,这会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同时,借入资金需还本付息,一旦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企业便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当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使用借入资金获得利润除了补偿利息外还有剩余,因而使自有资金利润率提高。但是,若企业息税资金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润率,这时使用借入资金获得的利润还不够支付利息,还需要动用自有资金的一部分利润来支付利息,从而使自有资金利润降低,使企业发生亏损,甚至招致破产的危险,这种风险即为筹资风险。这种风险程度的大小受借入资金对自有资金比例的影响,借入资金比例越大,风险程度随之增大,借入资金比例越小,风险程度也随之减少。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关键是要保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段获取财务杠杆收益,提高自有资金盈利能力;也要注意防止过度举债而引起财务风险的增大,这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环节,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因此,任何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总是同时并存的,但是财务风险往往比经营风险要大。风险控制是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和经营性工作,企业必要时可设置风险评估岗位,专门负责有关风险的识别、规避和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宾斯著.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林雄坤.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8.
[3]殷昕.我国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