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摘 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方法和程序。
关键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我国不少企业存在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管理系统失控及计算机犯罪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是企业对内控制度认识不到位、约束机制不完善、内控跟不上形势变化、内部审计薄弱以及外部控制监督不到位、人员素质偏低等。
1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一些企业人员素质不高,会计造假行为泛滥,存在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帐外帐等现象,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资产不清、产权不明、债务不实等。
(2)管理系统缺乏控制力,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在我国现阶段,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备而实不至”,尤其是董事会这一重要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不少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内部会计控制如“空中楼阁”,形同虚设,导致一些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经办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企业资金。
(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被重视,甚至被完全忽略。有些企业没有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制定得不完整,老板一个人说了算,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使老板少交税;有些企业虽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实际上没有执行,虽然有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一手遮天,一切内控制度在他眼里都是废纸一张,从而造成公司的巨额亏损;有些企业为了筹资或包装上市而精心设计假控制,如虽然表面上有关凭证审核、批准等控制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制约,背地里却是不折不扣的造假链,不惜精心设计假控制来欺骗投资者。
(4)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电算化会计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电算化会计系统有不同于手工会计系统的特点及其风险,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正利用其掌握的技能想方设法钻电算化会计系统空子,计算机犯罪案件日益增多。
1.2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位的原因
(1)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起步较晚,不少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企业领导也不甚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就是成堆的手册、各式各样的文件。因而虽然有建立内控制度,但实际执行的很少,更多的是随经营者( 企业法人代表) 的意志为转移,至于循与不循,究还是不究,最终取决于领导者的态度。
(2)约束机制不够完善、有效,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不少企业内控制度制定得不错,但在执行过程中,没能去考核、去检查,实际执行效果不佳,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方法和措施,把已订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到墙上”就算了事,目的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审计。此外,由于奖惩制度不到位,员工对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积极性不高、关心不够,许多员工在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过程中偷工减料、应付了事。
(3)内部审计薄弱,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控制。由于缺乏对企业进行事前、事中的严格控制,很多企业领导对自身家底财务状况说不清,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往往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那是幸运,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4)外部监督力度不够。一是各种监督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二是各种监督没有按设定的目标进行,使考核评价缺乏必要的依据,以至于弱化监督的效果; 三是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甚至参与造假。
(5)内控制度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一般单位已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总是为那些经常发生的情况而设计的。但是,企业处于经常变化的环境中,为生存需要,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计划,或向外扩展,或收缩,这就导致企业原有的内控制度失去有效的控制。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遍应用,会使企业产生新的变化,并对企业内控制度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
(6)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近年来,我国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却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些会计人员没有从会计业务角度为企业领导把好关,而是唯领导意图是从,不敢揭示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甚至伙同领导贪污、侵占公款; 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留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对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懂得不多,却没有不敢造的假,没有不敢花的钱。
2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明确各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业务规程、要求和职责,做到按章办事,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
2.1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我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鲜明、最重要的标志。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2.2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应兼顾共性与个性的协调统一
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都迫切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控制度,既要依照《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考虑它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又要充分认识各单位在组织结构、经营方式和规模以及管理需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考虑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因此有一般规定与特殊规定、总体控制与局部控制之分。财政部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使之上升到了法规高度。当内部控制制度失控造成严重的外部影响时,可以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对企业进行控制。但是,由于企业之间差异很大,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应制定得过细,否则将不利于发挥企业管理的自主性。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只应是一个起到指导作用的框架,从不同角度为企业制定具体的内控制度提供一个“框架模型”。企业作为内控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受益者,应根据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结合自身内部控制的目标、战略发展和管理需要,将各自的实际情况与模型结合,制定出适合自己管理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消除统一内部控制制度束缚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弊端,以提高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2.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立体渗透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管理体系
从COSO 委员会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内部控制是与企业经营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作为既定的标准,借以规范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监督活动对具体行为偏离标准时加以修正。因此,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仅仅从会计入手,应全面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组织体系,贯穿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始终。因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宗旨就是,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配置权限、公平分配利益,以及明确各自职责,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实现公司的多元化目标。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阶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是有利于企业受托者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如果仅仅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就容易忽略公司治理结构这些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忽略企业“新三会”及经理班子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终极管理权,丧失内部控制所具有的全方位控制功能。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对内部控制担负起全责,而不应推脱给财务人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