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财务管理 提高政府会计信息
摘要:在财务管理方面,机关事务管理局发挥单位与财政之间的桥梁作用,所以说完善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对实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机关事务管理 财务管理
一、预算资金是财务管理的核心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保证,也是国家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的无偿供给。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财务管理核心是对预算资金管理。
第一,组织各单位进行编制预算,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得到落实。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根据各单位职责、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反映单位资金收支、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机关事务管理局必须积极组织各单位进行编制预算,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得到落实。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收入,必须按规定办理领款手续,并坚持以下原则:(1)按计划、预算领拨经费。各单位领取经费和机关事务管理局拨付经费,都应按计划进行。各单位必须在财政核定的年度预算范围内,年初编制年度分月用款计划,经机关事务管理局核定后,作为领拨经费的依据。不得办理无预算、无计划或超预算、超计划的领拨款。(2)按进度领拨经费。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季度用款计划,结合各单位的工作情况,按月拨款。各单位对拨入的预算经费应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按用途领拨经费。各单位对拨入的预算经费,必须按预算规定的用途使用,未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允许超支、透支和有任何形式浪费。
第二,机关事务管理局应认真审核预算支出,加强预算支出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正常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产耗费及损失。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包括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编制改革、以国库单一账户为核心内容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以推进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等三个方面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后促进廉政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各项改革都还于试点和起步阶段,制度上尚不完善,加上受旧的惯性思维与习惯做法的影响,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因此,仍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管理:
(一)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一方面要认识到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单位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的有效办法,能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单位管理,提高单位行政、办事效益。另一方面要认识到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系统或单位内部各项资源的最优整合,它的战略性和系统性要求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增强预算法制观念,强化预算约束,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是全面贯彻《预算法》的要求。
(二)预算管理推行复式管理,强化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职能。复式预算管理就是将统一预算年度的经费收支按其不同性质,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收支对照表,以特定的预算收入来源来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费用,并使两者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实行复式预算管理,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可以把各项收支按其不同性质,分开管理,并根据财政确定的各单位预算财力来确定两种资金的比例,从制度上杜绝两种不同性质资金在安排使用上的相互挤占和挪用。同时,实行复式预算管理后,对不同性质的经费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能较快地提高财务预算的约束力度。
第三,各单位与机关事务管理局要密切配合,共同执行和监督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国家资金是纳税人无偿对社会的贡献,它使用的正确与否是社会评价财政监督和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是深化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它是预算执行的必要延伸。机关事务管理局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一方面要制定必要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让单位监察、审计、业务主办部门等参与到资金使用监督活动中来,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做到对资金使用过程监督有制度约束,有人力保障,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另一方面是对资金使用效益,尤其是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要有考核评价机制。如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差别较大或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的,就应考虑调整预算编制的标准、方法。只有做到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才能实现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追踪问效管理。
(一)机关事务管理局督促预算执行的主要任务是:(1)合理分解年度预算,落实责任制;(2)依法组织收入,确保收入任务完成;(3)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预算;(4)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及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二)机关事务管理局对预算执行情况检查的主要内容是:(1)各项收支预算的执行进度是否与行政任务和事业计划完成进度相一致;(2)各项费用支出,是否严格按照预算和有关财务制度执行,有无铺张浪费和滥支乱用资金现象;(3)各项收入的组织工作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无应收不收或多收、乱收和错收现象;(4)应缴财政预算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资金是否及时足额上缴;(5)有无超收、短收、超支情况;(6)办理缴款、领款、用款等是否符合规定;(7)结余资金管理是否符合规定;等等。
第四,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可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准确性和效率。在目前政府采购基础上可进一步对各部门消耗的共性物料支出以及出差所购车、船、机票进行统一汇总,实行集中或定点采购。使各单位的共性物料支出由各单位自行零星采购转变成通过法定的集中大额采购,充分运用竞争机制,大幅度节约财政资金。
为了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机关事务管理局必须一方面带头认真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另一方面在加强预算资金管理的同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二、预算外资金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的资金,就是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明确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范围。预算外资金是一种财政性资金,不能归单位所有,自收、自支、自行管理,它主要是依靠政权手段或强制措施所取得的一种收费。
第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内涵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家财政预算完整性原则,监督单位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保证体现政府资金收支活动的完整性。
第三、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预算外资金管理应遵循统一性、完整性、效率性、公开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具体对策。(1)建立规范的预算外资金立项、征收、管理、支出检查的综合管理体制;(2)建立严格的行政事业预算外资金立项审批制度;(3)建立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管理体制;(4)建立规范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政策和具体办法。
三、实行“单一帐户、集中支付、分户核算”的财会运行方式
为了切实贯彻《会计法》,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抗风险能力;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机关事务管理局试行“单一帐户、集中支付、分户核算” 的财会运行方式。
第一、实施“单一帐户、集中支付、分户核算”的作用。
1. 实施“单一帐户、集中支付、分户核算”后,可以促进依法理财水平的提高,强化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监督职能,变多家钱为一家管,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有助于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电算化,实行会计信息真实化,提高工作效率。
2. 实施“单一帐户、集中支付、分户核算”后,有助于促进财政体制改革,为实行统一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奠定良好基础,提高政府资金的管理水平。
第二、实行“报帐制”管理。按照实施“单一帐户、集中支付、分户核算”的基本要求,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统一实行“报帐制”管理。
第三、坚持“四个不变”的管理方式。对纳入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的单位实行“四个不变”的管理方式,即:各
单位资金所有权不变,经费开支渠道不变,资金性质不变,领导审批权不变。在保证“四个不变”的基础上,取消各单位所有的银行帐户和内设的会计机构,统一在机关事务管理局实行集中核算和微机记帐管理。
第四、机关事务管理局竭诚为各单位搞好服务。各单位内部理财机制不变,预算编制方法不变,各单位与机关事务管理局要密切配合,按照早编、细编以及预算审报制度的有关规定,编制年度预算,共同执行和监督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四个不变“的原则,竭诚为各单位搞好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实施“及时办、热心办、办得好”的服务宗旨。根据各单位的情况,及时提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提高单位理财水平。
第五、凡纳入管理范围的单位,要按有关规定及时结清帐目。所有收支纳入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帐户,报帐单位收入金额超过500元,报帐员必须于当天将资金缴存到统一账户上或直接缴存财政专户,收入金额不足500元的每三天上缴或解缴一次,并将有关原始单据传递到机关事务管理局。任何单位不得坐支、截留现金。凡有应入未入、私设银行帐户的,其资金一律视同“小金库”予以没收上交财政。
第六、报帐单位每月5-9日(节假日顺延)到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取报表,及时核对。
总之,机关事务管理局担负着政府大多数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完善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财务管理工作,保障了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同时,从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财务实践工作中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会计法》的规定,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便与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准则》、《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
[2]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讲话[C].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