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路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高校目前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人员创新、服务创新等六个方面入手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全方位的创新,以使高校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逐步适应高校新的理财环境变化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创新
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已与高校客观的经济环境以及会计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历史潮流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如何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怎样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已是当前摆在广大会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面对来自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WTO、信息资源、网络技术、高校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及高等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冲击,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已无法与新世纪高校的理财环境相适应。具体体现为:
(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财务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体制下的思维模式上,尚未建立起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下的诸如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的财务管理新观念。
(二)财务管理方式落后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尚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化和网络化平台建设滞后。
(三)财务管理制度落后
高校会计制度、内控制度、预算制度、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制度、校办产业财务管理制度等已严重不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新环境与新要求。
(四)财务管理内容不健全、不完善
相关的激励与约束、筹资与投资、控制与监督等内容严重欠缺。
二、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具体思路
对高校财务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21世纪高校客观经济环境和高校发展的迫切要求。笔者认为,新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观念创新
21世纪给高校办学环境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1.成本效益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及国外办学主体的进入,国内国际间教育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因此,高校要想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取得发展,就必须树立成本效益观念,进行成本核算,计算学生培养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不断寻求降低办学成本的最佳途径,努力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风险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校连年扩招,规模迅速增大,经费投入与学校发展对资金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举债办学已是目前高校缓解资金压力的主要做法。有负债就会有风险,有风险就会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树立风险观念,合理组织高校资金,强化高校财务风险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对实现高校健康、稳定和规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另外,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及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也会给高校带来新的网络风险与投资风险。
3.知识资本观念。知识资本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培养的发源地,作为社会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更应强化知识资本观念,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的科学确认与计量,加强对人才资源的核算、管理、整合与利用。
4.全球化观念。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教学、科研方面的交流,经济往来、国际结算等业务往来也将更加频繁。因此,面对教育国际化交流的需要,高校必须积极树立全球化理财观念,了解国际事务处理惯例,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建设,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5.信息化观念。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主宰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作为高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树立信息化观念,要以财会电算化为龙头,全面启动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工程,要以信息集成、资源共享、平台共用的现代信息化观念实现高校的财务信息流程再造,以为高校发展提供科学、及时的预测、决策信息。
6.网络化观念。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高效率的操作平台,产生和发展了网络财务,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牢固树立网络化观念,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形成信息交流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为高校提供全面的战略信息和财务报告。
7.现代融资观念。高校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格局的形成,要求高校财务管理要从“等、靠、要”的旧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新的融资观念,积极探索筹措资金的新模式与新办法,要充分利用金融全球化的机遇,运用金融杠杆,通过宏观调配、统一调度、有偿使用等办法,科学地引导资金流向与融资资金,发挥资金的最佳使用效益。
8.竞争与合作观念。21世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各高校之间相互沟通和进行广泛的交流协作,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在日常的财务决策与管理中,以开放的视角,善于扬长,巧于避短,牢固树立“以竞争与合作求发展,以创新求提高”的观念,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之间的财务关系,使各方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二)制度创新
在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创新的背景下,必然需要财务管理的制度进行创新,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实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运行模式。我国高校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逐步转换,是符合国际市场通行做法的,它既可有效规避高校的潜在性财务风险,适应高校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的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也是高校正确测算生均成本,制定收费标准,准确核算业务收支与收支结余的需要;同时也是如实反映高校资产和负债,促进高校发展的需要。
2.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实行提取折旧制度;对专用基金实行收支分开核算制度;对对外投资科目下按长短期限与债券种类建立明细核算制度;对借入款项分别按短期与长期建立借款考核评价制度等,同时还应增设现金流量表:增加附加报表如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情况表、学生教育成本分析表、各职能部门业绩评价表、各部门资源使用效益分析表、年度预算收入支出执行情况表等报表;不断丰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信息;建立高校财务报告的鉴证机制等。
3.建立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核算制度。在21世纪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来说,只有正确核算高校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才能为考核评估高校的办学效益提供依据,才能为社会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才能有利于高校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科学化、规范化地顺利向前发展。
4.建立财务风险经营责任制度。新形势下,高校应遵循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追求效益,不考虑损失的可能。各级领导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经营责任制,实行第一责任人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强化管理层任期内的经济责任意识,以防止出现“任际”(前后任负责人间)债务转移,导致权责不清,形成盲目负债发展的恶性循环,加剧高校财务风险的严峻形势。
5.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高校应在“先保基本支出,后保项目支出”的原则下,保证预算从编制、执行到调整的科学规范,改进预算编制办法,尽量采取先进的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细化项目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控制各种随意性开支,增强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另外,高校还应实行校内预算与国家部门预算相一致的一套预算方案,以防范预算因国库支付制度改革而引起差异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6.会计制度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被确立下来并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与基础,迫切要求我国的会计要与国际接轨,因此高校应在保留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的前提下,尽快探索与研究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制度,以适应会计制度国际化的新环境与新要求。
(三)内容创新
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筹资管理、预算编制与分配、资金使用与控制、财务分析和监督以及财务工作环境的优化等。随着21世纪高校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内容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本的内涵在深化,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知识资本。二是筹资的外延在扩张,不仅包括资金的筹集,还包括人才的引进。三是预算的分配在调整,不仅要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及日常运转的需要,还包括学校大规模的基建需要。四是投资的理念在更新,不仅包括传统的国债、后勤、校办产业等投资,还包括校际间合作办学、战略联盟的投资。
(四)技术创新
高校财务管理技术创新是高校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和网络化时代的迫切需要,是为了改善高校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与经济效益、满足高校客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计算机技术创新。近几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高校财务会计系统中的普及应用,高校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统的要依靠手工来完成财务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加工,现在只需输入电脑,依靠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凭证录入到账本输出的一整套服务,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工作质量。
2.网络技术创新。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可利用自动化网络办公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无纸化网上传输,既节约资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财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工资、公积金、财务经费、部门预算等各方面的财务信息。
3.预测技术创新。在教育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高校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能否提前预测各方面信息,在最佳时机扼杀危机,消除隐患己是当前衡量高校危机防范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高校财务管理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观察和评价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和控制。
(五)人员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具有知识的人才,知识是创新的载体,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优良的个性品质、合理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还要懂得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要具备现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高校除要为财务管理人员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提出管理目标刺激财务管理人员创新外,还应建立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分不同业务,
不同岗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行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金融、法律、英语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不断发展的需要。
(六)服务创新
高校会计工作的服务性决定了高校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服务创新,人员的优化是为了服务,制度的完善也是为了服务。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服务创新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服务理念的创新。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或部门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正确处理好开放与控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要把提高财务工作的服务质量视为财务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
2.服务方式的创新。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财务管理宣传,帮助与引导学院领导、各部门、各系科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的重要价值,另外,还应积极利用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实行网上服务与送资料上门,变被动为主动,变滞后为超前,使财务信息服务积极挤身于高校教学、科研、生产的第一线。
3.服务内容的创新。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和高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种关于财务信息的特色服务,积极为教学、科研提供会计预、决策数据信息。
4.服务手段的创新。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财务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为利用者提供高效、优质、快速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一新.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4(9).
[2] 邹长城.论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4(3).
[3] 董玲,高凤莲.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理财创新[J].生产力研究,2001(5).
[4] 耿秋华.教育产业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与观念的创新[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