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思考
2008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发布了《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报告认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运用中实现了平稳着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会计职业判断不准确导致会计信息不够公允、极少数公司存在操纵利润的现象、少数公司对企业会计准则理解有误导致会计处理存在偏差,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大部分又是由于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滞后所引起的。而新准则的实施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更会因企业集团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扩大化和复杂化。现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新准则下如何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谈谈个人看法。
一、重新制定财务发展战略,实施财务资源一体化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与财务管理职能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并集中体现于财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上。对于需要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集团而言,按新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可以降低海外上市成本,有利于与海外投资者沟通,吸引国外资本。同时,新会计准则确定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企业集团为优化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可能会加大研发投入,这样一来,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就会倾向于相对稳健的融资战略、高度集中的投资战略和低股利的分配战略。新准则的这些变化,要求企业的监、管、控职责上移,要求企业集团总部成为战略管理中心、资产监管中心、资本运作中心、经营管理中心和风险控制中心。因此,企业集团需结合新准则的实施,及时对财务战略进行重新定位、调整或修订,通过财务资源一体化的整合重组,遵循统一的财务战略,以保障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政策
财务管理政策是指规范、引导、约束与激励财务行为的一套制度安排,主要涵盖了风险、资产、信用、融资、资金、成本、投资和股利管理政策等。新准则中的固定资产、资产减值、职工薪酬、长期股权投资、财务报表列报等具体准则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必须根据这些变化相应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政策。特别是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能导致企业集团财务报告反映的当前净利润和可供分配利润等指标发生重大变化,企业账面实现的净利润不仅包括自身经营的利润,还包括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而确认的未实现利润,由于这部分利润没有现金流量的净增作支撑,在按照《公司法》进行股利分配时,可能会出现现金不足的情况,从而给企业发展和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集团要结合经营特点和业务范围有针对性地建立、修改、补充和完善财务管理政策和制度,从资金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本运营、绩效评价、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比照新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具体措施,尤其要关注制度的连带效应,进而建立和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三、调整财务管理目标,提升企业资产质量
新准则颁布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是侧重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经营者多关注短期经济行为。此次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将企业价值最大化确定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比如企业研发能力既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体现了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无形资产准则中有关研发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为服务型企业创新提供了动力,也为其价值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而新准则实施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更加侧重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固定资产准则中弃置费用的考虑体现的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价值;职工薪酬股权支付、政府补助等准则,协调的是企业、政府、投资者、员工等利益主体之间的价值分配。因此,笔者建议,企业集团应结合新准则的实施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调整,提高资产质量所占的权重指标,适当降低利润总额目标。
四、转变传统观念,夯实财务预算管理
新准则确定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改变了传统上企业以利润表观为核心制定财务预算的现状,使企业更加关注长远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资产质量、现金流、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等财务管理内容,所以,企业集团应依据财务发展子战略,及时对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整合,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新体系。同时,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资委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新要求,财务预算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企业集团应结合新准则的变化和企业实际,遵循“上下结合、分级管理、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对预算年度内各类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提高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
五、关注财务风险,建立预警机制
会计稳健有助于财务稳健。新准则体系在较多方面体现了财务管理稳健和风险并存。比如新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做出了要求,但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恰当的确认和计量,仍需要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之相配套。再如,根据新准则,可转换债券发行之后,若股价上升,公司要反映损失,减少利润,并相应增加负债,使财务更加稳健;企业合并准则中规定不允许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等,都是出于谨慎性考虑,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所以笔者建议,企业集团应认真研读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和套期保值等准则,结合金融市场和企业集团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建立风险控制预警机制,有效规避企业集团财务风险。
六、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
在新准则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减值准备的提取,还是投资损失的认定,无论是公允价值的判断,还是关联方交易的披露,都需要一套科学严密、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保障。将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因此企业集团应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相关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量体裁衣、科学运用,从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等方面完善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七、分析准则变化,慎重财务决策
立足于企业价值创造和持续增长,着眼于企业资产质量和良好的现金流量是新准则体系关于财务决策的新理念。比如,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无形资产准则有关研发费用可以资本化的规定,既减轻了经营者研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又增加了企业净资产,从而改变了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其他具体准则中也有类似的改变。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在对外投资决策中,要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对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报酬率等财务管理指标产生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合理剔除非正常因素,掌握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的真实状况,为财务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八、创新管理思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新准则强调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相应的,企业集团的关注重点也由利润表转向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从短期业绩转向长期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财务业绩为主导的评价方法,结合新准则体系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集团总体价值最大化出发,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将EVA(经济增加值)、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相结合,考虑科技创新、安全生产、依法经营、风险控制、资产质量等因素,按照“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操作简便”的原则,对原有的业绩评价进行调整和补充,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九、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披露、所得税、资产减值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增了多项与市场经济业务事项相关的准则,赋予了财务会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判断的权力。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熟练掌握新准则的概念和框架,准确把握新会计准则的精髓和实质。如果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方面存在随意性,就会影响会计信息客观公允,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企业集团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组织领导,通过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对新准则的深度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十、做好信息系统升级和维护,保证系统安全运转
一是要对现有的财务核算软件、管理软件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维护,采用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简化会计核算流程,优化报表编制层次,同时应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投入,为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二是要制定统一的符合新准则标准的会计科目核算体系,并对现有的财务软件系统进行补充和完善,为所属各单位新准则的执行提供良好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三是企业集团要注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及时做好维护和保密工作,防范和控制会计信息系统风险,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