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契约视角的公允价值研究
【摘要】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契约的重要特征就是公平公正,公允价值的本质就是企业契约各方公平公正的利益关系的均衡状态。公允价值是为协调契约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契约各方的交易费用而产生的必然产物。由于现实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矛盾冲突以及会计契约的不完备性,公允价值的计量必然产生经济后果。治理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应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规范公司治理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减少企业管理层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关键词】契约;公允价值;公平公正;经济后果
公允价值自上世纪80年代产生并逐渐应用于会计实务以来,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众多学者围绕公允价值产生的历史背景、公允价值的内涵、公允价值应用的理论基础、公允价值应用的现实条件和困境、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等各个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鲜有学者以契约视角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这无疑是公允价值研究的一大缺憾。现代企业是由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契约组成的结合体,以契约作为研究视角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可以丰富公允价值现有的理论,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本文以契约作为研究的视角,探求公允价值的本质,深入认识公允价值产生的客观要求,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产生的经济后果和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契约视角
厘清公允价值的本质对于探讨公允价值其他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世界各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有很多,其中,国际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所谓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之前,此类资产或负债已在市场展开一段时间交易,并证明已展开的交易活动是正常的遵循惯例的,而且是自愿即非强迫的(如不是强制性清算或不是抵押品因债务被强迫拍卖)。可见,这两个定义都将公允价值界定为“公平自愿的交易价格”。 定义不同于本质,定义的方式可以是阐述本质也可以是描述表象,我们认为“公平自愿的交易价格”只是公允价值的表象而非本质。那么,公允价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探讨公允价值的本质既要研究“价值”的内在本质、“公允”的内在属性,同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计量属性”,放在企业这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来分析。
(一)“价值”的内在本质
首先,价值是社会关系范畴,而不是物自身的不变的“实体”范畴或“属性”范畴。马克思明确反对把价值看作是绝对东西,看作物的属性的作法。价值是社会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或私人劳动。可见,价值的内在本质是社会劳动。其次,价值必须通过交换环节而实现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移。用来自己消费的劳动,无法社会化的具体劳动或使用价值都不是价值。劳动交换和劳动社会化是价值的本质。可见,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反映的是交易双方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
(二)“公允”的内在属性
公允价值的英文是Fair Value,Fair的相关解释是公平的,正直的,公正的,而中文将其翻译成公允,则包含了公正、允当的意思。对于公正,《辞海》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人们从既定概念出发对某种现象的评价,亦指一种被认为是应有的社会状况,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作用和地位、行为和结果之间某种相适应的关系。公正观念和标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另一种解释是指道德要求和品质要求,即坚持原则,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实事求是地为人处世。对于允当,《辞海》的解释是适宜,得当。同样也体现为公平公正。所以“公允”的内在属性是公平公正。
(三)企业的契约属性与会计计量的契约功能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探寻其本质必须放在企业这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来分析。企业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将相应的资源投入到企业中来。具体来说,通过企业契约的谈判,股东和债权人投入财务资源,管理层和员工投入人力资源,供应商和消费者投入关系资源,社会公众投入社会公共资源。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
契约的重要特征就是要公平公正。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契约的签订和履行越来越复杂。契约各方在缔结契约的时候,势必要拟定各种条款来保护自身的利益以保证契约的公平公正。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契约条款绝大多数都与会计信息特别有关。因为会计是企业契约的推行机制,它在企业契约的谈判、缔结、执行和监督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会计,企业契约的谈判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会计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会计信息在契约各方的传递,告知契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收益和风险。实质上,“会计信息”之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其实意味着“权利”。
在会计信息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会计计量是核心,会计计量为维护契约各方的公平公正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会计计量的契约功能主要表现为:1.计量契约各方投入企业的资源;2.计量契约各方对企业的贡献和所分享的经济利益、反映契约各方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3.将契约各方对企业的贡献和所分享的经济利益告知其他契约方以及潜在的契约方。会计计量的结果最终反映的是契约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会计计量越是公平公正,企业契约各方的利益关系越均衡,契约各方的交易费用就减少,企业的运行效率就越高;会计计量越是不公平公正,契约各方的利益冲突越激烈,契约各方的交易费用就增大,企业运行的效率就越低。
因此,企业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契约各方都试图通过契约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收益。而会计计量的实质是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收益、风险和不确定性,协调契约各方的利益冲突。
(四)公允价值的本质
“价值”的内在本质反映了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而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这种利益关系就自然延伸到企业契约各方的利益关系。“公允”的内在属性为公平公正。因此,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其本质是基于一种市场信息的评价,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没有受到侵犯、利益没有受到损害、风险和不确定性也是完全知情的、体现企业契约各方公平公正的利益关系的均衡状态。
二、公允价值的产生——契约公平公正的诉求
从会计发展的历史来看,会计理论的变革、创新无不是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变迁相适应。自上个世纪初以来,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经济环境的变迁引起会计计量模式的创新只是表象,其本质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打破原有会计计量模式所达到的契约各方的利益均衡状态,加剧企业契约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客观上要求一种新的计量模式来保证契约的公平公正,以此来协调契约各方的利益冲突使之达到新的均衡状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正是为达成契约各方利益关系的均衡状态而必然产生,以此满足契约公平公正的诉求。
(一)公平公正要求对契约各方投入企业的资源及其获得的经济利益予以正确的计量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西方世界经历了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得以名义货币表示的非货币资产的市场价格在不断上涨。币值稳定的货币计量假设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由于物价经常在发生变化。企业产生的收益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企业管理层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企业生产经营得到的营业性收益;二是由于物价变化导致企业资产增值而产生的非经营性收益(或称为持有利得)。这时一个企业的全部资本,多少投入资产的占用(持有),多少投入资产的耗用(生产)是企业的一项重大经营政策,它对于评估、考核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才能至关重要。可是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条件下,持有资产的业绩是无从表现的。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不利于区分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与由于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混淆企业的经营性收益和非经营性收益。与此同时,80年代后知识经济的兴起,决定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生产要素再也不是传统的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而是技术和知识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潜在的巨大收益和巨大风险并存。技术、知识等无形资产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也经常被掩盖在历史成本计量的成本和费用之下。
(二)公平公正要求及时反映契约各方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近三十多年是世界经济处于激烈变革的时期,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危机已由传统的商业危机让位于金融危机。在宏观领域,以金融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各种金融资产和负债越来越脱离物质生产过程的约束,获得相对独立的生产过程,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在微观领域,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众多公司因操纵衍生金融工具而遭受重创屡见不鲜。例如巴林银行、安然和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等。知识经济的兴起和金融领域的虚拟化,使得企业经常处于外部环境极端不利的情况,面临的风险极大。历史成本要么对此不进行任何计量,要么无法计量,这样就会掩盖企业的风险。经常是企业已经到了破产倒闭的时候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才如梦初醒,再做决策为迟已晚。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发生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一些储蓄及住房贷款机构利用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动用1 000多亿美元联邦储备基金予以补救。从那以后,美国金融界就倾向于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允价值”概念正是由于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的,这一原则被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推向了高潮。
(三)公平公正要求尽可能减少契约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现代企业股份制的建立使得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由单一的银行贷款向以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等多种融资渠道转变。企业日渐社会化,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逐渐多元化。与此同时,作为企业出资者的股东也逐渐远离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交给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因此现代企业的内外信息不对称有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企业和债权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个是企业和股权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早期业主制和合伙制股东就是企业的内部人,股东拥有信息优势,而外部债权人处于信息劣势。会计信息主要解决的是企业与债权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债权投资者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而希望企业的会计政策趋于稳健,这样历史成本计量是比较好的选择。而现代企业在股权极端分散的前提下,股权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相分离,股权投资者早已不象早期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那样拥有信息优势。相反,他们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上。而债权投资者则不同,现代企业在借款的时候,往往要受到银行的直接审查,要向银行提供更多的内部信息。银行还可以派人直接到银行进行尽职调查。因此,现代企业会计信息要解决的更多是企业和股权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相对债权投资者来说,股权投资者需要的更多是与企业价值决策相关的信息,而非趋于稳健但与决策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信息。显然,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能满足这个客观要求。
由此可见,从表象上看,公允价值是适应企业所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迁而必然产生的。但从本质上来说,公允价值是为达成企业契约各方利益均衡的内在要求,是为保护契约公平公正的客观需要,协调契约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契约各方的交易费用而产生的必然产物。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物价变化不大、外部不确定性较弱、所有者和经营者集于一身的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不大影响契约的公平公正。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知识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合体,现代企业又是股东远离企业经营的公司制企业,公允价值计量更能维护契约的公平公正。
三、基于契约视角的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
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契约各方相互制衡的重要手段,具有显著的经济后果,影响经济资源在契约各方之间的流动和分配。由于现实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矛盾冲突以及会计契约的不完备性,公允价值的计量必然产生经济后果。
(一)公允价值经济后果产生的根本原因
1. 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函数的矛盾冲突。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股东、管理者、债权人、供应商、员工、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所有者(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债权人与股东之间以及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都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都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股东、债权人的目标函数比较简单,即股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债权人将资金借给企业是为了获取与风险相对应的利息合同收入;而管理者的目标函数就比较复杂了,他们既追求经济利益,如更高的工资,又追求非经济利益,如更多的闲暇、更好的办公环境、更高的职位、更小的风险等,并且由于管理者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他们增加努力时将承担努力的全部成本,但却只能获得由他们的追加努力所创造的部分收入增量。这就使得他们之间必然存在利益冲突,管理者必然存有机会主义,一有机会便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使自己受益。
2. 会计契约的不完备性。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会计是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份契约,由股权契约、报酬契约、债权契约、税收契约等子契约组成,在企业契约中起着贡献计量、利益确定、履约信息提供、维护缔约主体市场地位的流动性以及提供各缔约主体之间谈判博弈的共同知识基础等作用。尽管完全竞争市场构成完全契约的充分条件,但在现实中,由于社会和未来事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交易双方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的存在,制定一份包罗万象、完美无缺的会计准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就使得会计准则的实际情况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政府或民间机构)只是将公用的、一般的交易或事项做出规范,并且即使是这部分规范,也必然是不完备的。会计规则的不完备性是客观存在的,且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管理者必然对会计规则的运用拥有相当的“剩余控制权”,这就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客观空间。
(二)公允价值经济后果的具体表现
会计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得管理层拥有相当的剩余控制权,这种剩余控制权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即表现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国际上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基础一般分为三个层次:资产或负债有活跃市场时的报价;资产或负债有同类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时的报价;采用评估技术(涉及现金流、折现率、收益期的判断)。我国新会计准则基本上沿用了这一方法。公允价值计量主要以外部的市场信息作为计量基础,在正确计量企业契约各方投入企业的资源及其获得的经济利益、及时反映契约各方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减少契约各方会计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具有历史成本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公允价值计量不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数据作为计量基础,而是基于外部市场信息对企业的资产或负债进行估计。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由于存在可以直接观察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的计量给予管理层的会计政策选择权较少;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计量要估计其重置成本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在具体会计实务中这些方法一般演变为“管理层判断+某一估价模型”,即“按模型计值”,从而增大了企业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权的空间。会计政策选择权空间的增大必然使得管理层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对会计实务处理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判断和估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缺失甚至会计信息失真,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害。
四、治理公允价值经济后果的对策
(一)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外部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和兼并市场管理,大力发展经理市场;在企业内部要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要建立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书来规定双方的权责利关系。要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外部人”的独立身份缓解围绕企业所形成的各类代理问题。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负责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和交流。另外内部控制体系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起着根本性作用,该项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交易费用的高低。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则通过对财务报告生成过程的监控,使得会计监控更加及时、有效且低成本,对维护企业契约各方的利益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减少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权的空间
首先,会计准则中应该明确公允价值其计量目标。公允价值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但是公允价值是市场购买价格还是脱手价格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采用不可观察的参数估价,其计量目标是否和可观察的参数估价相同。SFAS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计量日市场参与者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明确提出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是确定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即使采用不可观察参数估价,脱手价计量目标仍保持不变。SFAS157提出的公允价值计量目标很值得我们借鉴。其次,划分计量层级,增加计量披露。公允价值层级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层级划分的方式对各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程度进行区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中,存在活跃市场的少,没有活跃市场的是多数。通过层级的划分将可靠程度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区分开来,在披露上区别对待,提高计量的可靠性。可靠的计量结果直接在报表中确认,不必进行额外披露或披露较少;不可靠的在报表中确认的同时,还要增加披露内容,以弥补可能的计量缺陷。从第一层级到第三层级,要求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多。充分披露计量的范围、方法和假设及其对收益的影响,对增强公允价值计量整体的可靠性有重要作用。
(三)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美国作为公允价值研究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源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带来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对计量属性提出新的要求,与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带来的信息使用者更倾向于关注信息的相关性。这就说明公允价值的应用还需要有相适应的市场环境。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公允价值计量所依存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因此要完善与公允价值应用相关的市场环境,如:健全且成熟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07,(11).
[2] 杜兴强. 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及其博弈[J] .会计研究,2002,(2).
[3] 刘小年,吴联生. 会计规则的制定目标:信息中立还是经济后果[J] . 会计研究,2004,(6).
[4] 葛家澍. 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06,(9).
[5] 于永生. 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评介[J] .会计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