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交易存货跌价准备的合并抵销
来源: 《财会月刊》·李新生
2003-04-28
普通
在企业编制合并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时,不但要将企业内部交易所形成的存货价值中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进行抵销处理,而且还应该在期末对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与内部交易存货相关部分进行抵销。本文在此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中内部交易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处理作以下探讨。
一、当期内部交易存货跌价准备的批销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是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差额进行计提,而内部交易中的存货本身包括了一部分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故:
个别会计报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内部交易存货实际成本+内部交易存货价值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内部交易存货可变现净值(公式一)
如果从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这部分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虚增了存货成本,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减少了合并报表利润,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应作抵减处理:合并报表期本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内部交易存货实际成本-内部交易存货可变现净值由公式一可得:
合并报表期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个别会计报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内部交易存货价值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公式二)
如果公式二小于或等于零,则内部交易存货的实际成本小于或等于可变现净值,无须计提跌价准备,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计提的跌价准备全部从管理费用中抵减。抵销分录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如果公式二大于零,则内部交易存货的实际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须计提跌价准备,但应扣除内部交易存货价值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分录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例1:A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以现金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权。在2001年12月31日由于公布年度会计报告需要对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处理;已知A公司在2001年从B公司购入一批价值为3000万元的商品(不包括增值税),B公司的账面成本为2000万元,目前尚有50%未销售出去。期末A公司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就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1年12月31日,A公司存货的贴面余额为3000万元,其中1500万元为向B公司购入的库存商品的未出售部分,其可变现价值为1200万元,A公司对之计提了300万元的跌价准备。要求编制2001年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与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的抵销分录。(不考虑内部交易中存货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处理)
1.A公司对内部交易存货实现了50%的销售,因此期末存货价值中所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3000-2000)×50%=500万元。
2.根据公式二可得:合并报表期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0-500=200<0,说明内部交易存货的实际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无须计提跌价准备,应将计提的跌价准备全部从管理费用中抵减。分录为:借: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贷:管理费用300万元。
例2:例l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内部交易未出售部分的可变现价值为900万元,A公司对之计提了600万元的跌价准备。要求编制2001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与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的抵销分录。
1.A公司对内部交易存货实现了sob的销售,因此期末存货价值中所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3 000-2 000)×50%=500万元。
2.根据公式二可得:合并会计报表的跌价准备为:以600-500=100>0,说明内部交易存货的实际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须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应将期末存货价值中所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从管理费用中批减。抵销分录为:借: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贷:管理费用500万元。
二、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由于内部交易存贷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与抵销当期的管理费用相对应,上期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数额,即是上期管理费用抵减的数额,也是上期合并会计报表净利润增加的数额。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情况下,上期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本分配利润就是本期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而本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本期母公司和子公司当期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因此,合计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前一会计期间合并会计报表的未分配利润数额之间就有可能存在差额。在本期仅有内部交易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这一因素的情况下合计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与上期合并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就是上期抵销的内部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的数额。为了使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本期期初数额与上期期末数额一致,就必须将上期抵销的内部交易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末分配利润数。
因此,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首先应将上期抵销的内部交易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抵销分录为:借记“存货缺价准备”科目;贷记“期初来分配利润”科目,其数额为上期抵销的内部交易存贷计提的跌价准备。其次,对于本期内部交易存货在个别会计报表中因内部交易存货的增加或内部交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持续下跌而补提的跌价准备数额,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①计算出本期期末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内部求实现销售利润一本期期末存货实际成本一本期期末存货的账面成本。②计算出本或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一内部求实现销售利润)一期未可实现净值一上期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余额。③计算本期合并报表时实际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数额:合并报表时实际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一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补损存货跌价准备一个别会计报表本期补提的跌价准备。④编制抵销分录: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对于本期内部交易存货在个别会计报表中因存货的出售或可变现净值的回升而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数额,按下列原则进行抵销处理:①计算出本期期未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一本期期末存货实际成本一本期期末存货的贴面成本。②计算出本期扣除内部求实现销售利润而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存货贴面成本-内部末实现销售利润)-期末可实现净值-上期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应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③计算本期合并报表时实际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合并报表时实际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一个别会计报表本期冲减的跌价准备。④抵销分录: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三、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分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过程中,特别强调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如果内部交易存货跌价准备对整个企业集团不具有重要性,对合并报表中的损益影响不大,也不影响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的判断,则可不对之进行合并抵销处理。反之,则必须进行合并抵销处理。
一、当期内部交易存货跌价准备的批销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是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差额进行计提,而内部交易中的存货本身包括了一部分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故:
个别会计报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内部交易存货实际成本+内部交易存货价值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内部交易存货可变现净值(公式一)
如果从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这部分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虚增了存货成本,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减少了合并报表利润,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应作抵减处理:合并报表期本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内部交易存货实际成本-内部交易存货可变现净值由公式一可得:
合并报表期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个别会计报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内部交易存货价值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公式二)
如果公式二小于或等于零,则内部交易存货的实际成本小于或等于可变现净值,无须计提跌价准备,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计提的跌价准备全部从管理费用中抵减。抵销分录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如果公式二大于零,则内部交易存货的实际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须计提跌价准备,但应扣除内部交易存货价值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分录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例1:A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以现金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权。在2001年12月31日由于公布年度会计报告需要对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处理;已知A公司在2001年从B公司购入一批价值为3000万元的商品(不包括增值税),B公司的账面成本为2000万元,目前尚有50%未销售出去。期末A公司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就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1年12月31日,A公司存货的贴面余额为3000万元,其中1500万元为向B公司购入的库存商品的未出售部分,其可变现价值为1200万元,A公司对之计提了300万元的跌价准备。要求编制2001年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与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的抵销分录。(不考虑内部交易中存货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处理)
1.A公司对内部交易存货实现了50%的销售,因此期末存货价值中所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3000-2000)×50%=500万元。
2.根据公式二可得:合并报表期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0-500=200<0,说明内部交易存货的实际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无须计提跌价准备,应将计提的跌价准备全部从管理费用中抵减。分录为:借: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贷:管理费用300万元。
例2:例l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内部交易未出售部分的可变现价值为900万元,A公司对之计提了600万元的跌价准备。要求编制2001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与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的抵销分录。
1.A公司对内部交易存货实现了sob的销售,因此期末存货价值中所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3 000-2 000)×50%=500万元。
2.根据公式二可得:合并会计报表的跌价准备为:以600-500=100>0,说明内部交易存货的实际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须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应将期末存货价值中所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从管理费用中批减。抵销分录为:借: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贷:管理费用500万元。
二、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由于内部交易存贷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与抵销当期的管理费用相对应,上期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数额,即是上期管理费用抵减的数额,也是上期合并会计报表净利润增加的数额。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情况下,上期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本分配利润就是本期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而本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本期母公司和子公司当期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因此,合计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前一会计期间合并会计报表的未分配利润数额之间就有可能存在差额。在本期仅有内部交易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这一因素的情况下合计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与上期合并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就是上期抵销的内部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的数额。为了使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本期期初数额与上期期末数额一致,就必须将上期抵销的内部交易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末分配利润数。
因此,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首先应将上期抵销的内部交易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抵销分录为:借记“存货缺价准备”科目;贷记“期初来分配利润”科目,其数额为上期抵销的内部交易存贷计提的跌价准备。其次,对于本期内部交易存货在个别会计报表中因内部交易存货的增加或内部交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持续下跌而补提的跌价准备数额,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①计算出本期期末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内部求实现销售利润一本期期末存货实际成本一本期期末存货的账面成本。②计算出本或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一内部求实现销售利润)一期未可实现净值一上期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余额。③计算本期合并报表时实际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数额:合并报表时实际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一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补损存货跌价准备一个别会计报表本期补提的跌价准备。④编制抵销分录: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对于本期内部交易存货在个别会计报表中因存货的出售或可变现净值的回升而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数额,按下列原则进行抵销处理:①计算出本期期未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一本期期末存货实际成本一本期期末存货的贴面成本。②计算出本期扣除内部求实现销售利润而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存货贴面成本-内部末实现销售利润)-期末可实现净值-上期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应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③计算本期合并报表时实际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合并报表时实际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扣除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而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一个别会计报表本期冲减的跌价准备。④抵销分录: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三、重要性原则的运用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分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过程中,特别强调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如果内部交易存货跌价准备对整个企业集团不具有重要性,对合并报表中的损益影响不大,也不影响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的判断,则可不对之进行合并抵销处理。反之,则必须进行合并抵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