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税务专员 > 税收监管

“免、抵、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薛林平 2008-08-08
普通

  出口退税是国家为增强出口货物的竞争力,将货物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政策制度。出口退税在整个税收收入构成和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以吕梁为例,2003年度税收任务约为11.9亿元,全年审核审批免抵退税3.3亿元,占税收任务28%.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及时办理免抵退税,不仅需要税务机关努力工作,还需要税企双方、社会有关方面的通力合作。本文拟就当前免抵退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免、抵、退”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免抵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立法层次低。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很不完备,缺乏系统性。并且在《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及其后的退税文件中,往往只对税务机关和企业的行为作正向规定,至于对不符合此规定的行为的处罚则很少述及,由于没有一部统一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各地税务机关只得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制定出口退税的申报、审核、帐务核算、检查的具体操作办法和流程。于是不同地区的具体操作规程形形色色、各不相同。这对于执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是十分不利的。这些问题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影响了部门间的配合,削弱了出口退税的政策效应。

  涉及出口退税的部门较多,包括税务、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任何一方如果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行事,就会影响企业的退(免)税申报,国家的退(免)税政策就不能及时贯彻落实。事实上,大多数机关在行政中,都有在履行自己法定职责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自己的行政风险最小化的倾向。我们在实践中常遇到企业在办理退关退运、补办收汇核销单时,部分海关、外管机关要求都要有税务机关的未退税证明或其它证明文件,而这类证明,规程中只明确了可以开具,而对如何开具不是很明确。于是,各地税务机关在操作上便出现各式各样的做法。例如,未申报退税的退关退运和遗失收汇核销单,由于该单证从未到过税务机关,有的税务机关就不予出具退税证明,如海关、外管坚持要求的话,企业就会陷入两难的窘境。从性质上看,《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和现行的大部分退(免)文件都属于国家税务总局的部门规章,对其他部门没有什么约束力,这样一来,出现政策不配套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

  3、出口退(免)税政策变动过于频繁,妨碍了管理工作的连续顺畅。

  国家于1995、1996年两次降低出口退税率,1998年8次调整退税率,1999年又3次调整退税率,2003年推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2004年取消了焦炭退税率;与此同时其它有如生产企业退(免)税方法、专用缴款书的作废等等。出口退(免)税政策的频繁变动,一是不利于生产企业经营活动的长期规划,并且降低和取消退税率也会加大生产成本,降低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二是对税务部门出口退税管理工作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为政策的调整需要有关税务人员学习和掌握新规定,有些工作程序也因此需要加以修正,而且还要对企业办税人员进行相应的辅导,这无疑要增加税务部门的工作量。此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有些具有“回逆性”,即政策调整后,要上溯到以前某个时间开始实施,这既不符合一般的立法原则,同时也会使退税工作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

  4、征、退税衔接不紧。

  目前征、退税部门对申报资料的填报口径、审核重点要求不同,导致一些企业向征税部门申报的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向退税部门申报的“免、抵、退”税申报表在填报的口径上存在一定差距。如上期应退税款未按规定填入“本期已退税款”相应栏内,造成本期“免、抵、退”税应退税款虚增;内、外销收入不一致等。

  5、出口发票的管理失控。

  新办法将出口货物离岸价明确规定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同时主管税务机关有权依照有关规定予以核定。但现行出口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除外)出口发票为企业自制发票,税务部门对其发票的样式及填写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像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那样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由于管理失控,导致部分出口企业钻自制出口发票的空子,通过多开或少开离岸价的方式,进行出口骗税或偷税。

  二、对策及建议

  要充分发挥出口退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在现行增值税政策和外贸体制的条件下,我们对于完善出口退(免)税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出口退(免)的立法层次,完善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具体操作规程。

  应该通过立法来规范和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体系,在法律的层面上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权利、义务、责任,减少并消除部门间政策不配套的现象,以提高出口退税的管理效率,使出口企业及时、充分地享受到退(免)税政策所带来的利益。为此建议,新出口退(免)税立法尽可能地详细化、易理解化、可操作化,最大限度地涵盖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行政机关的义务法律必须予以明确,要规定部门间的协调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减少企业在部门之间的盲目奔跑。此外,税务机关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具体操作规程,使基层税务机关对退(免)税的申报、审核、服务、检查、处理工作都有统一的操作依据,真正做到在什么岗位应该做什么事情、担负什么责任,切实加强征、退税衔接,使退税工作规范有序,使出口企业能在公平的退税环境下开展竞争。

  2、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税政监管。

  加快金关工程。出口退税管理系统是国家金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95年,国务院有关领导就指出,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国家“三金工程”中“金关工程”的重中之重。加快金关工程,实现海关、税务、外管等部门联网,提高信息传输速度,实现信息共享。

  开具零税率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实行“免、抵、退”税后,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可先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不足抵扣的部分办理退税,使得对出口货物的应退税款的审核重点转移到了对“免、抵”税款的审核上,对征税机关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现行生产企业办理申报及税务机关管理现状,一方面,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免、抵、退申报不尽一致,企业通过混淆内、外销收入调节本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在目前税务、海关、外管没有实现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及时核对企业外销收入的难度较大。为做到准确、有效监管,可借助金税工程开票子系统,对出口货物按离岸价开具零税率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企业提供给海关报验并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抄税申报。征税机关可通过报税子系统读入企业外销收入,在金税工程各系统间对企业内、外销收入与进项发生额对比分析,同时将企业抄报的外销收入与海关、外管信息进行比对。

  统一监制出口发票。税务机关统一监制出口发票,并将发票号码录入海关报关单信息管理系统,退税审批机关据此审批“免、抵”税款;同时,该发票信息也要进入CTAIS中的企业基础信息,主管税务机关由此掌握企业申报信息而进行核算分析、稽核评税。

  3、建立出口货物退税宏观调控机制和退税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现有的出口报关单信息、外汇核销信息、专用发票信息、进口料件信息、代理证明信息、退税信息依托计算机网络管理,开发宏观监控系统,对出口货物实施宏观监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国税局负责对各地区各部门的监控,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内外勾结导致的骗税大案;基层退税机关负责对辖管企业经济活动的监控。另外,可依据海关、外管、征税、退税、银行等部门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建立退税评估机制。通过宏观监控系统的退税评估机制。将退税的监督由事后变为事前或事中。

0 0 0
全部评论(0打开APP查看全部 >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0
55
0
0
评论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