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财务论——财务范畴的新探索
来源: 程宏伟
2003-09-19
普通
学术界关于财务范畴的观点主要立足于不同的财务主体,从不同的财务层次阐述财务理论问题,但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分权、分治、分层次财务理论是一种不切实际、难以付诸实施的财务理论。如何认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理论问题,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角度,如从企业本质的角度来透视财务问题,会得出一种全新的财务范畴——利益相关者财务。
一、企业的本质: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
财务的根本问题是通过财权的合理安排,最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借以实现要素的高效使用和财产利益的公正合理分配。财权的安排是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基本问题,而企业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合约或契约制度,企业所有权的安排直接触及企业的本质。因此,研究财务问题必须首先认识企业的本质。
科斯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通过契约,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契约的本质在于它限定了企业家的权利范围。只有在限定的范围内,他才能指挥其他生产要素”。企业是各生产要素所有者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彼此之间签订的契约集合体,是在共同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经济利益主体,并且归生产要素所有者所有。
生产要素所有者包括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包括经理、员工,非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包括只投入实物资本的股东和投入金融资本的债权人。资本的本性就在于追求增值,然而,资本的本性不过是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外在表现。传统的资本增值观点仅仅局限于非人力资本,却忽略了非人力资本的“人格化”。对于非人力资本而言,“人格化”是它的灵魂,没有“人格化”的非人力资本,是一种缺乏主体,没有活力的资本,从而资本的本性也就无法体现。所以,市场经济中资本是实现要素组合的枢纽。资本是始发的生产要素,它拥有取得和粘合各个生产要素的重要功能。
在共同经济利益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利益主体企业,其内部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组织实质上是协作群生产,代表一组合同关系,通过合同关系,实现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在任何合作组织和协作群组织中,只要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人总要使其创造性的经济活动从属于自身的目的”(马克思,但是,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却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不能无限度地任意扩展而侵犯其它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否则;合约所约定的条款就会遭到破坏,企业就会从新组合,签订新的合约,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利益主体。
如何避免合约的非合理终止,影响多数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一种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治理结构就是一组联结并规范企业内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相互权力和利益;责任关系的制度安排,要旨在于恰当处理不同权利全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权利主体之间的合约合理安排,说明权利主体之间具有一种相关利益;相关利益是在一个企业中的利益关系或份额,相关利益也是一种权利要求,是对自认为是应得物或者应得权利的要求,只不过这种要求是权利主体之间彼此制约的结果。权利主体基于一定的共同经济利益,但彼此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各权利主体都意识到其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各权利主体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就是宣称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的个体或群体,包括投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就是一个以资本为纽带,以平等的主体产权为前提,由利益相关者以签订合约方式而组建的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
二、财务的定位利益相关者财务
不同财务范畴的研究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财务是什么的问题,如财务是本金的投入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是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财务经济活动“(郭复初)”财务是一种资本投放与收益获取活动“(干胜道),”财务是理财主体在其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陈立人荡谷良),”财务就是资本运动及龚其运动过程甲所傲现的经济关系,也可以说是资本循环与周转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丁学军何骏)。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得出,财务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个基本方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而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财务关系是理财主体在财务活动中形成和体现的与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活动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资产运营过程。资产的本质,在于为资产的所有者带来某种权益,也就是资本,因此,财务活动又必然体现一定的财务关系。至于本金、资金,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说明资产,但是只有资产全面地体现了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契约集合体的本质,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不仅符合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也体现了权利主体将资本投入企业的根本目的。资本只有以现实的资产的方式存在,才能实现资本所有者获取经济利益的目标。资产和资本的关系如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样,从财务角度来看,资产是理财的过程,而资本是理财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财务是企业的资产运营过程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多元化的权利主体主张自身经济利益的方式主要是借助于财务来实现的,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权利主体之间不同的权利安排,都会直接影响财权的安排方式。财权体现在财务运行的各个阶段,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财务主体来具体操作。单一的财务主体运行单一的财权是无法完成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根本目标的,过分强调财权的划分只注重彼此的制约关系,而忽略了彼此的促进关系。财权的安排最终要落实到对企业资产的具体运行上,通过整体资产的运行来获取经济利益。如果各权利主体对财权的行使缺乏必要的协调,只会将资产人为地分割,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无法实现,从而每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都无法实现。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于财权的行使必须建立在相关利益基础之上,树立利益相关者财务的观念。
利益相关者财务就是企业内部的各经济利益主体以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为基本的财务目标,在资产运营过程中建立的彼此利益促进与制约的财务运行机制。
三、利益相关者财务的基本内容
利益相关者财务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理念,其内容与传统财务内容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相关者财务的目标是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而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传统企业理论中将股东视为企业唯一所有者的产物。这一观点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美国市露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ion)1995年出版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思考21世纪的公司治理结构》一书的核心思想是:将股东视为公司的“所有者”是一个错误,公司经理应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全部“利益相关者”负责。纵80年代至今,美国已有29个州修改了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服务,而不仅为股东(stockholders)服务。换言之,股东只是。利益相关者中的一部分,而劳动者;债权人和共同体则为另一部分‘利益相关者’(S.wallman)“(费方域)股东是所有者,但是并不能就此得出,所有者是股东。其实,所有者是一个系列,股东不过是‘正常状态下的企业所有者’,尽管从时间上讲,这个‘正常状态’占到90%以上”。(Ahgion Boiton)
知识经济的兴起,“资本雇佣劳动”的观点正在向“劳动雇佣资本”的观点转化。人力资产概念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资产观,不仅会计报告的呈报面临变革,而且对传统的财务目标提出了修正的要求。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经理分享制、员工持股制已在许多企业中推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所取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财务面对现实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
2.利益相关者财务的理财内容不仅包括非人力资产,而且包括人力资产。传统财务的理财内容围绕非人力资产从筹资、投资、分配几方面展开,而对生产要素的核心部分——人力资产却视而不见。相对于人力资产而言,非人力资产的
挖掘潜能是有限度的,同样的非人力资产在不同的人力资产作用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截然不同。利益相关者财务从包括人力资产的整体资产观出发,以人力资产的合理配置作为理财的核心,围绕人力资产的分布配置相应的非人力资产,借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产的潜能,从而最大化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具体内容包括:
(1)筹资: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培育的关键在于企业的人力资产。所以,筹资的重点在于适当的人力资产的引进。围绕人力资产的引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预测、分析人力资产的市场供给情况和企业对人力资产的需求情况;与人力资产的引进相配套的非人力资产的筹集;人力资产的价值评估,人力资产报酬的确定;人力资本的筹资成本,人力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等。
(2)投资:投资主要包括:人力资产投资决策;人力资产投资收益分析与评价;企业对人力资产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确认;由于人力资产投资带来人力资产效率的提高相应引起的对非人力资产的投资、原有非人力资产结构的调整、人力资产报酬的重新确定等。
(3)分配:由于人力资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劳动雇佣资本”必将取代“资本雇佣劳动”。人力资产的所有者不仅要取得固定收入,还要凭借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要求研究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企业剩余分配中的形式、比重;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与取得固定收入的比例协调等。
利益相关者财务的提出旨在探索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财务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在企业的内外环境不断发生剧烈变动的新经济时代,在主体产权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利益主体不断分化与重组的今天,在企业以财务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下,财务的准确定位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人力资产,利益相关者财务正是建立在这种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观点基础之上。
一、企业的本质: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
财务的根本问题是通过财权的合理安排,最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借以实现要素的高效使用和财产利益的公正合理分配。财权的安排是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基本问题,而企业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合约或契约制度,企业所有权的安排直接触及企业的本质。因此,研究财务问题必须首先认识企业的本质。
科斯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通过契约,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契约的本质在于它限定了企业家的权利范围。只有在限定的范围内,他才能指挥其他生产要素”。企业是各生产要素所有者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彼此之间签订的契约集合体,是在共同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经济利益主体,并且归生产要素所有者所有。
生产要素所有者包括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包括经理、员工,非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包括只投入实物资本的股东和投入金融资本的债权人。资本的本性就在于追求增值,然而,资本的本性不过是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外在表现。传统的资本增值观点仅仅局限于非人力资本,却忽略了非人力资本的“人格化”。对于非人力资本而言,“人格化”是它的灵魂,没有“人格化”的非人力资本,是一种缺乏主体,没有活力的资本,从而资本的本性也就无法体现。所以,市场经济中资本是实现要素组合的枢纽。资本是始发的生产要素,它拥有取得和粘合各个生产要素的重要功能。
在共同经济利益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利益主体企业,其内部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组织实质上是协作群生产,代表一组合同关系,通过合同关系,实现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在任何合作组织和协作群组织中,只要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人总要使其创造性的经济活动从属于自身的目的”(马克思,但是,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却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不能无限度地任意扩展而侵犯其它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否则;合约所约定的条款就会遭到破坏,企业就会从新组合,签订新的合约,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利益主体。
如何避免合约的非合理终止,影响多数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一种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治理结构就是一组联结并规范企业内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相互权力和利益;责任关系的制度安排,要旨在于恰当处理不同权利全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权利主体之间的合约合理安排,说明权利主体之间具有一种相关利益;相关利益是在一个企业中的利益关系或份额,相关利益也是一种权利要求,是对自认为是应得物或者应得权利的要求,只不过这种要求是权利主体之间彼此制约的结果。权利主体基于一定的共同经济利益,但彼此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各权利主体都意识到其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各权利主体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就是宣称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的个体或群体,包括投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就是一个以资本为纽带,以平等的主体产权为前提,由利益相关者以签订合约方式而组建的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
二、财务的定位利益相关者财务
不同财务范畴的研究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财务是什么的问题,如财务是本金的投入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是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财务经济活动“(郭复初)”财务是一种资本投放与收益获取活动“(干胜道),”财务是理财主体在其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陈立人荡谷良),”财务就是资本运动及龚其运动过程甲所傲现的经济关系,也可以说是资本循环与周转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丁学军何骏)。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得出,财务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个基本方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而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财务关系是理财主体在财务活动中形成和体现的与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活动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资产运营过程。资产的本质,在于为资产的所有者带来某种权益,也就是资本,因此,财务活动又必然体现一定的财务关系。至于本金、资金,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说明资产,但是只有资产全面地体现了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契约集合体的本质,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不仅符合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也体现了权利主体将资本投入企业的根本目的。资本只有以现实的资产的方式存在,才能实现资本所有者获取经济利益的目标。资产和资本的关系如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样,从财务角度来看,资产是理财的过程,而资本是理财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财务是企业的资产运营过程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多元化的权利主体主张自身经济利益的方式主要是借助于财务来实现的,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权利主体之间不同的权利安排,都会直接影响财权的安排方式。财权体现在财务运行的各个阶段,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财务主体来具体操作。单一的财务主体运行单一的财权是无法完成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根本目标的,过分强调财权的划分只注重彼此的制约关系,而忽略了彼此的促进关系。财权的安排最终要落实到对企业资产的具体运行上,通过整体资产的运行来获取经济利益。如果各权利主体对财权的行使缺乏必要的协调,只会将资产人为地分割,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无法实现,从而每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都无法实现。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于财权的行使必须建立在相关利益基础之上,树立利益相关者财务的观念。
利益相关者财务就是企业内部的各经济利益主体以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为基本的财务目标,在资产运营过程中建立的彼此利益促进与制约的财务运行机制。
三、利益相关者财务的基本内容
利益相关者财务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理念,其内容与传统财务内容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益相关者财务的目标是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而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传统企业理论中将股东视为企业唯一所有者的产物。这一观点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美国市露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ion)1995年出版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思考21世纪的公司治理结构》一书的核心思想是:将股东视为公司的“所有者”是一个错误,公司经理应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全部“利益相关者”负责。纵80年代至今,美国已有29个州修改了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服务,而不仅为股东(stockholders)服务。换言之,股东只是。利益相关者中的一部分,而劳动者;债权人和共同体则为另一部分‘利益相关者’(S.wallman)“(费方域)股东是所有者,但是并不能就此得出,所有者是股东。其实,所有者是一个系列,股东不过是‘正常状态下的企业所有者’,尽管从时间上讲,这个‘正常状态’占到90%以上”。(Ahgion Boiton)
知识经济的兴起,“资本雇佣劳动”的观点正在向“劳动雇佣资本”的观点转化。人力资产概念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资产观,不仅会计报告的呈报面临变革,而且对传统的财务目标提出了修正的要求。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经理分享制、员工持股制已在许多企业中推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所取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财务面对现实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
2.利益相关者财务的理财内容不仅包括非人力资产,而且包括人力资产。传统财务的理财内容围绕非人力资产从筹资、投资、分配几方面展开,而对生产要素的核心部分——人力资产却视而不见。相对于人力资产而言,非人力资产的
挖掘潜能是有限度的,同样的非人力资产在不同的人力资产作用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截然不同。利益相关者财务从包括人力资产的整体资产观出发,以人力资产的合理配置作为理财的核心,围绕人力资产的分布配置相应的非人力资产,借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产的潜能,从而最大化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具体内容包括:
(1)筹资: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培育的关键在于企业的人力资产。所以,筹资的重点在于适当的人力资产的引进。围绕人力资产的引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预测、分析人力资产的市场供给情况和企业对人力资产的需求情况;与人力资产的引进相配套的非人力资产的筹集;人力资产的价值评估,人力资产报酬的确定;人力资本的筹资成本,人力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等。
(2)投资:投资主要包括:人力资产投资决策;人力资产投资收益分析与评价;企业对人力资产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确认;由于人力资产投资带来人力资产效率的提高相应引起的对非人力资产的投资、原有非人力资产结构的调整、人力资产报酬的重新确定等。
(3)分配:由于人力资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劳动雇佣资本”必将取代“资本雇佣劳动”。人力资产的所有者不仅要取得固定收入,还要凭借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要求研究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企业剩余分配中的形式、比重;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与取得固定收入的比例协调等。
利益相关者财务的提出旨在探索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财务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在企业的内外环境不断发生剧烈变动的新经济时代,在主体产权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利益主体不断分化与重组的今天,在企业以财务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下,财务的准确定位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人力资产,利益相关者财务正是建立在这种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观点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