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目标的国际比较
来源: 《中国财经报》·王化成
2002-11-06
普通
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利益集团
要想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分析究竟哪些利益关系人会对企业理财产生重要影响。究竟哪些集团对企业理财,进而会对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影响呢?笔者在此提出以下三条标准:(1)必须对企业有投入,即对企业有资金、劳动或服务方面的投入;(2)必须分享企业收益,即从企业取得诸如工资、奖金、利息、股利和税收等各种报酬;(3)必须承担企业风险,即当企业失败时,都会承担一定损失。根据这三个标准,笔者认为,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有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所有者。所有者对企业理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进行的。从理论上来讲.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表决,企业经理和财务经理的任免也由董事会决定,因此,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有重大影响。
2、工企业债权人。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后,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便按时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因此,债权人必须要求企业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并要求企业保持完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当然,债权人权力的大小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在日本,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对企业财务决策会产生重大影响。
3、企业职工。企业职工包括一般的员工和企业经理人员,他们为企业提供了智力和体力的劳动,必然要求取得合理报酬。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有权分享企业收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当企业失败时,他们要承担重大风险,有时甚至比股东承担的风险还大。
4、政府。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各种公共方面的服务,因此要分享企业收益,要求企业依法纳税,对企业财务决策也会产生影响。当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很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实行政企分离,政府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力要弱些。陆正飞博士认为,政府经常通过政策诱导的方式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的国际比较
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由两大财务管理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建立发达的证券市场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建立在发达的银行业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下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简要对比。
(一)美国
1、所有者。美国以个人股东居多(见表一所示),这些个人股东不直接控制企业财权,只是通过股票的买卖来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美国上市公司之间的收购和反收购经常发生,当股票价格降低到某一限度时,往往招致被兼并或收购。因而,股票市价成了财务决策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职业经理过分地注意短期内股票的升降,因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2、职工。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的社会,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从高级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调换工作。因此,员工与企业之间没有稳固的关系。这就使得员工很少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比较关心当前工资和奖金的高低。
3、债权人。美国的法律比较健全,债权人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当企业财务状况好时,各银行会主动提供贷款;反之,当企业财务状况差时,则要求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甚至可能要求企业破产还债。
4、政府。美国政府认为,管得最少,就是管得最好。政府一般不对企业进行干预,但要求企业遵循有关法津法规。
(二)日本
1、所有者。日本企业的股东多为法人(见表一所示),股权相对集中,股票不经常转让。所以,日本的股东认为,股票价格的一时升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职工。日本企业推行的是终生雇用制和逐级提升制,劳动力市场不太发达,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关系。企业一般不解雇正式录用的职工,职工在企业出现暂时困难时,也不离开企业。企业在作决策时,多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
3、债权人。日本企业的负债比率比较高,一般在80%左右。日本实行主银行制度,每一家大企业都有一家大银行的支持,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稳固、密切的关系。当企业出现暂时困难时,债权人一般不起诉要求企业破产还债,而是千方百计地协助企业渡过难关。日本允许银行持有企业股份,许多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股东,双重身份为银行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4、政府。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比较多的,政府通过各种中长期的计划,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经营、财务政策。
(三)比较的结论
从以上比较我们看到,美、日两国各利益关系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在美国,股东在财务决策中起主导作用,而职工、债权人、政府起的作用很小,这就使得美国财务经理非常重视股东利益,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而股东财富主要表现为股票价格的上涨,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又转化为股票价格的最高。美国企业的财务决策都是围绕股票价格进行的。
在日本,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在企业财务决策中都起重要作用,财务决策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合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要想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分析究竟哪些利益关系人会对企业理财产生重要影响。究竟哪些集团对企业理财,进而会对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影响呢?笔者在此提出以下三条标准:(1)必须对企业有投入,即对企业有资金、劳动或服务方面的投入;(2)必须分享企业收益,即从企业取得诸如工资、奖金、利息、股利和税收等各种报酬;(3)必须承担企业风险,即当企业失败时,都会承担一定损失。根据这三个标准,笔者认为,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有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所有者。所有者对企业理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进行的。从理论上来讲.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表决,企业经理和财务经理的任免也由董事会决定,因此,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有重大影响。
2、工企业债权人。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后,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便按时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因此,债权人必须要求企业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并要求企业保持完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当然,债权人权力的大小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在日本,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对企业财务决策会产生重大影响。
3、企业职工。企业职工包括一般的员工和企业经理人员,他们为企业提供了智力和体力的劳动,必然要求取得合理报酬。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有权分享企业收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当企业失败时,他们要承担重大风险,有时甚至比股东承担的风险还大。
4、政府。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各种公共方面的服务,因此要分享企业收益,要求企业依法纳税,对企业财务决策也会产生影响。当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很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实行政企分离,政府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力要弱些。陆正飞博士认为,政府经常通过政策诱导的方式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的国际比较
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由两大财务管理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建立发达的证券市场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建立在发达的银行业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下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简要对比。
(一)美国
1、所有者。美国以个人股东居多(见表一所示),这些个人股东不直接控制企业财权,只是通过股票的买卖来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美国上市公司之间的收购和反收购经常发生,当股票价格降低到某一限度时,往往招致被兼并或收购。因而,股票市价成了财务决策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由于职业经理过分地注意短期内股票的升降,因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2、职工。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的社会,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从高级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调换工作。因此,员工与企业之间没有稳固的关系。这就使得员工很少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比较关心当前工资和奖金的高低。
3、债权人。美国的法律比较健全,债权人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当企业财务状况好时,各银行会主动提供贷款;反之,当企业财务状况差时,则要求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甚至可能要求企业破产还债。
4、政府。美国政府认为,管得最少,就是管得最好。政府一般不对企业进行干预,但要求企业遵循有关法津法规。
(二)日本
1、所有者。日本企业的股东多为法人(见表一所示),股权相对集中,股票不经常转让。所以,日本的股东认为,股票价格的一时升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职工。日本企业推行的是终生雇用制和逐级提升制,劳动力市场不太发达,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关系。企业一般不解雇正式录用的职工,职工在企业出现暂时困难时,也不离开企业。企业在作决策时,多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
3、债权人。日本企业的负债比率比较高,一般在80%左右。日本实行主银行制度,每一家大企业都有一家大银行的支持,银行与企业之间有着稳固、密切的关系。当企业出现暂时困难时,债权人一般不起诉要求企业破产还债,而是千方百计地协助企业渡过难关。日本允许银行持有企业股份,许多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股东,双重身份为银行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4、政府。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比较多的,政府通过各种中长期的计划,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经营、财务政策。
(三)比较的结论
从以上比较我们看到,美、日两国各利益关系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在美国,股东在财务决策中起主导作用,而职工、债权人、政府起的作用很小,这就使得美国财务经理非常重视股东利益,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而股东财富主要表现为股票价格的上涨,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又转化为股票价格的最高。美国企业的财务决策都是围绕股票价格进行的。
在日本,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在企业财务决策中都起重要作用,财务决策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合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