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审计人员 > 其它

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来源: 2006-05-19
普通

  关键词:企业 经济效益 审计 思考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所包含的内容

  笔者认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系统的经济效益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各项管理机能进行审查,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以此提高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管理系统的效益审计一般包括:经营决策审计。决策是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内部效益审计应在决策前对有关决策的信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其结果进行验证;在决策过程中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为确定最优方案提供依据;对决策方案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作为改进原决策方案的依据。经营目标和计划审计。主要审查企业有无明确的经营目标和计划,其制定是否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内容是否完整并协调一致,各项指标是否合理和可行,其执行情况及结果如何等。内部控制系统评审。主要是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管理效能审计。该项审计主要审查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及结构,人员配备及素质、职能分工和权、责划分的合理性。

  2.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审计。业务经营的经济效益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人、财、物等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审查、挖掘生产力诸要素的潜力,改进要素配置,谋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改进业务经营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该项经济效益审计内容包括:供、产、销业务的效益审计。供应过程审查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及执行情况,采购成果的经济性,物资储备量及资金占用的合理性,以及物资储备对生产的保证程度等。生产过程审查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及执行情况,生产组织的合理性,生产成果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生产要素的利用效果及产品生产的成果效益。销售过程主要审查产品销售及利润计划的合理性及执行情况,销售方式及促销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等。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主要审查筹集资金的方式及资本结构的合理性,资金配置的合理性等。

  二、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采取的几种方法

  1.经济效率指标比较法。所谓经济效率指标比较法,是指对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经济效率指标进行验算,诸如:流动资金周转率、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劳动生产率、产值利税率、产品质量合格率等等,把审计期内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与上年度、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及同行业先进水平比较,从中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目标和依据。

  2.经济活动分析法。经济活动分析包括会计分析和统计分析,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对比法。即用实际与计划、与上期、与历史、与先进对比,找出差距和症结所在。因素法。找出差距中的某些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从而判别经济责任。平衡法。查明各具有平衡关系的经济指标之间的依存关系,测定出有关指标的升降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从而预测出提高经济效益的部位和措施。

  3.技术经济论证法。主要是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技术方案和决策进行审计,以正确处理技术上先进和经济上合理之间的关系,克服决策上盲目和随意性,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要做到这一点,审计人员必须深入实际,与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反复交谈,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查找有关资料和依据,加以综合分析,并通过算细账的方法,有理有据地促使企业选择最优技术方案或某方面的决策,以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充分利用计算机分析的审计方法。采用计算机分析的审计方法,对审计资料进行检验,核实查证错弊,提高审计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大大提高审计质量。同时,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既可以提高处理审计资料的效率,节约时间,又能够增强审计内容的保密性。

  5.注重后续审计,检验审计工作成果。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因此,被审计单位能否落实审计意见和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贯彻执行审计意见有个持续的过程,所以,经济效益审计必须加强后续审计工作,注意检验审计结论的跟踪问效,同时考核原有审计结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及时修正审计意见与决定中不恰当的内容,使之得以全面落实和执行。

  三、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恰当的审计评价标准,慎重地评价被审计事项。对一个审计项目进行审计时,先要确定审计目标,然后收集证据,对照审计标准,作出审计结论,最后证实审计目标。只有建立了明确的审计评价标准,才能据以提出审计意见。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各种计划、定额标准、业务规范和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等,但它们尚未形成一种规范,仅散见于各种相关的资料当中,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审计人员选择恰当的评价标准、慎重地评价被审计事项显得尤为重要。

  2.正确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微观经济效益存在于宏观经济效益之中,应服从于宏观经济效益,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应克服小集体主义,从国家利益出发。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的持续经营要依靠长远经济效益的实现,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利益,丧失了发展的后劲,经济效益审计要注意审计企业是否存在短期行为。此外,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还应处理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技术和经济的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引进技术时,不但要注重其先进性而且应考虑其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如果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盲目地引进高新技术,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而会导致企业因成本太高而出现亏损。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是不断地波动,当价格波动未超过一定限度时,商品价值量的增长可以代表使用价值的增长,但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这种关系则会遭到破坏。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在审查价值增长量的同时,更要注意审计使用价值的增长量。

  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前景广阔

  1.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将得到普遍认同。审计具有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功能,通过示范效应,审计的作用会被重新认识,审计会日益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届时,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开展效益审计将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符合条件的得力人员将会被派往审计部门工作,这就为企业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前提。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主要从内涵方面挖掘潜力,这就更对效益审计引起重视并发挥作用十分有利。

  2.经济效益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由于市场经济各项法律制度的健全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经济违规现象将大大减少,财务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重要性将逐渐为经济效益审计所替代。因此经济效益审计将逐步占据内部审计的主导地位,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任务。

  3.经济效益审计走向标准化、法制化、规范化。经济效益审计从20世纪中期产生至今,不过数十年,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审计分支科学,其实践仍在不断变化发展,其理论尚在探索形成过程中。21世纪,以丰富的实践、完善的理论为基础,有关经济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将逐步制定实施,经济效益审计也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