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及其动因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赵保卿 任晨煜
2003-05-26
普通
[摘要]审计方法经历了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从顺查法向逆查法、从单一检查方式向系统检查方式、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从账项导向审计向系统导向审计再向风险导向审计演进等几种不同阶段或层面,促使这种演进的内在动因是基于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及其所形成的相互制约关系。研究审计方法的演进及其动因有助于我们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审计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审计目标。
一、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
从历史上看,审计方法经历了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从顺查法向逆查法、从单一检查方式向系统检查方式、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从账项导向审计向系统导向审计再向风险导向审计等演进的几种不同阶段或层面。
(一)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演进
详细审计就是对全部资产进行清查,对全部账目进行检查。早期的审计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这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早期的经济组织,其经济规模小,经济活动的内容单一,会计业务量较少,从而审计对象的数量较少,种类单一,这为详细审计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早期的科学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经济组织内部存在许多管理缺陷,加之会计体系本身尚不完善,如平行登记、试算平衡等会计数据的保真控制功能较弱,财产的流失和会计数据失真发生的机率较高。因此,审计目标主要是查错防弊,审计人员在做出有把握的审计结论之前,必须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的验证。
详细审计实际上是重复会计人员的全部工作,即审计人员按照会计人员做账的程序和方法重新独立复核。因此该阶段的审计程序基本上等同于会计记账程序,从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收益的确定到会计报表的编制,逐一进行全面检查。详细审计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审计成本高,审计效率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会计业务也越来越多,详细审计的适用范围也就越来越受到限制,抽样审计随之产生。
抽样审计是将客户的全部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总体,从中抽取一部分,依会计凭证、账簿到报表进行逐一核对,并依据样本审核的结果推断总体的情况,对客户的财务报表提出意见。本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组织的规模和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会计记录的数量不断增加、内容日趋复杂,不仅审计人员无法承受对会计记录进行全面验证的巨额成本,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无法接受全面审计的低下效率。同时,随着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和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日趋完善,能够起到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和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可靠的作用。因此,不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验证,而是进行抽样审计,在实践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抽样审计的程序基本上仍然遵循会计的记账程序,同样要运用复核、核对、盘点、询问等基本的审计方法,只是审核的范围相对缩小。抽样审计方法有经历了从任意抽样法到判断抽样法再到统计抽样法发展过程。
任意抽样法是审计人员在确定抽取样本规模、取样方式和处理样本过程上没有可遵循的原则和标准,皆体现出任意性,故其审查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审计人员也承担较大的审计风险。因此,该方法不久就被判断抽样法所替代。
判断抽样法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有目的地从特定审计对象总体中抽查部分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结果。同任意抽样法相比,判断抽样法前进了一大步。但由于该方法是审计人员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其成效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即判断得正确,就会有成效;判断不准,缺乏客观性,就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统计抽样法便产生了。
统计抽样法是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原理,遵循随机原则,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方法。统计抽样法的科学理论依据有:一是充分的数学依据。统计抽样法要利用高等数学方法。抽查时,如选择样本适当,那么根据审查样本的结果,运用概率论的原理,可以通过抽取的样本推断总体。二是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依据。企业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减少发生错误和弊端的可能性,或迅速地发现错误和弊端。三是统计抽样允许审计人员计算样本的可靠性及其风险(这是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主要区别);允许审计人员在他们可接受的风险程度下用数学的方法确定最优的样本容量,以避免夸大或缩小审计。
统计抽样法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判断抽样法的消亡。因为在运用统计抽样法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凭审计人员的正确判断加以解决。如审计人员必须确定总体,知道其大小、主要特征及什么情况下会构成误差。审计人员必须决定要使用的抽样方式即采用变量抽样方式或属性抽样方式,决定使用的抽样技术是随机数表或是系统选择等等。因此,在审计实践中,往往把统计抽样法和判断抽样法结合使用。具体讲,可用判断抽样法解决应该抽取哪些方面的样本项目的问题,而用统计抽样法解决到底应该抽取多少样本,以及如何从整体中抽取这些样本的问题。或者先用判断抽样法剔除重要的或危险的项目,然后再运用统计抽样法进行审查。
(二)从顺查法向逆查法演进
顺查法是审计人员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审查的方法。这种方法按照业务处理的顺序逐一核对、依次审查、操作简单、审查结果能够做到全面、系统、准确,但机械的审查核对费时费力,不易抓住重点,同时也不便于按照业务类别进行审查,不便于审计人员分工。由于早期的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较少,被审单位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较差,存在的违纪事项需要逐一查实。所以,这种方法的运用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审计对象的不断复杂,对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更高要求,顺查法逐渐演进为逆查法。
逆查法是按照与会计核算相反的处理程序,依次对报表、账簿、凭证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从全局出发,大处着手,只审查有问题的内容,抓住实质,主攻方向明确,能够节约一定的人力、物力,提高审计效率。
(三)从单一检查方式向系统检查方式演进
由于早期审计内容和对象的单一化,决定了此时审计方式方法的单一与片面,如对收支业务很少且简单的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只需“听其会计”就可以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业务内容也在不断复杂化,会计核算方法和过程越来越完善和科学,此时,“听”且不说在时间上已受限制,要听清听懂也有了相当难度,甚至根本无法听出所以然了;另外,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听者也不象起初那样的单一构成了,需要维护自身权益、监督经济业务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乃致大众化和分散化,此时,“听”这一检查方式便演进为对科学的会计核算过程和内容进行全面审查。这需要运用审阅、核对、复核、分析、比较、询证等方式方法。
从单一听审发展为运用各种方式审查会计资料,还不能说已形成系统的审查方式。系统审查除了需要运用上述几种方式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审查以确认资产的账存数以外,还需要运用监盘、观察、鉴定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进行清查以核实存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账实是否相符。
(四)从账项导向审计思路向制度导向审计思路演进再向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发展
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从整体思路上分析,经过了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
账项导向审计是审计人员为了查错防弊,以审查被审计单位会计事项为主要审计内容和过程的审计思路。在这种思路下,审计基本没有重点或重点环节。显然,审计工作的早期,这种思路是行得通的。与上述道理一样,随着审计对象和内容的不断复杂化,这种思路便越来越显现出其局限性,取而代之的是系统导向审计。
系统导向审计通过确定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进而判明财产保全和会计记录真实性上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对此进行详细考证、分析,以查明错弊。在现代经济环境中,电子技术与科学管理方法的融合,使得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机制更趋完善,内容控制制度与财产和会计记录错弊发生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内部控制健全并有效运行的相关财产变动业务和会计记录所发生错弊的可能性极小,反之亦然。同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审计职业界进入了所谓的“诉讼爆炸”时代,针对注册会计师的频繁诉讼,不仅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审计职业界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审计风险成为审计人员关注的核心。抽样审计方法的随机性与主观性的缺点,使审计风险难以控制。这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审计方法,既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又能全面提高审计效率。审计人员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实行,做为发现财产和会计记录存在错弊的基础,恰好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系统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的一大突破,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了解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健全及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确定审计的重点,以提高审计效率;二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测试,即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评价控制风险,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规划和控制;三是对改善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处理程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常的做法是向管理当局提交管理建议书。
系统导向审计固然有其先进性,但是作为审计思路还未从风险角度进行科学规范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人员以规避、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为出发点,确定审计性质、范围和时间的一种审计思路。它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还要对形成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理论界对审计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但人们对其作为审计人手方法进行探讨,还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风险导向审计能更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与责任。
审计方法还经历了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演进的阶段或层面。这一演进同样是一个渐进的反映审计方法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综上分析,审计方法经历了不同阶段和层面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综合反映出审计对象和内容不断复杂,反映出整个社会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审计方法演进的内在动因便存于其中了。
二、审计方法历史演进的动因
上已述及,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有其内在动因。概括讲,这就是基于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及其所形成的相互制约关系。审计人员要在审计效率、质量、风险、责任之间不断进行权衡,选择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又能规避审计风险与责任,进而满足所有权监督需要的的审计方法,从而实现审计目标。正是这种综合影响,才促动了审计方法不断从简单向科学、从随意向规范、从单一向系统等方向发展和演进。
(一)基于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需要
基于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需要是审计方法演进的基本动因。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庞杂的审计业务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被审计业务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已不能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这样,审计方法由简单向科学、由单一向系统等发展与演进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运用科学、规范的审计方法,以有限的审计资源担当社会所赋予审计的历史使命,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效率,就成为促进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审计方法不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演进和发展已成为世界审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审计方法逐渐演进体现出审计实质性测试工作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变化、选择与转移的动态过程。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审计质量观正在为新的相对质量观所替代。所谓相对质量观,即依据一定的参照物来决定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和水平高低,而不是以审计结论的百分之百地可靠和精确来作为判定审计质量高低的标准。审计人员为了以较少的资源耗费取得较好的审计结果,就不能实施全面细致的审查,而应代之以抽样审计;不能实施顺查法,而应运用逆查法;不应遵循账项导向审计思路,而应按照系统导向审计以至风险导向审计思路等。于是,审计方法便不断演进与发展。
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的改善对另一方面可能形成正面影响,也可能形成负面影响。两方面影响需要求得一种最佳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又反过来进一步促动审计方法的演进和发展。
(二)基于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的需要
审计风险是审计组织和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受主体、客体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致使审计意见和结论与客观实际不符的可能性,其中主体因素主要是审计主体不当或过失行为,客体因素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决策失误和造假违规行为,环境因素主要是政治经济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因素等。审计风险随着审计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不断变化着,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潜在性等特点,其基本规律是风险逐步增加和复杂化,但又是可以加以控制和规避的。审计人员只有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才能使得出的审计结论、表述的审计意见有较大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所运用的审计方法能够满足审计人员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需要,审计方法必然通过不断演进而逐步科学与可行。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从账项导向审计和系统导向审计演变而来的现代审计思路,其精髓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制定审计战略,以实现审计目标。
审计责任是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形式,其行为主体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审计委托者及其他各方应承担的责任,这是狭义概念;从广义上讲,审计责任则是审计者、审计委托者、被审计者及有联系的各方在审计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责任关系,也就是说,承担审计责任的不单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还包括审计委托者、被审计者以及与审计活动相关的利益者。审计责任通常是狭义上的。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有着内在联系。审计责任决定于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风险越大,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大。从普遍意义上讲,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要对其审计活动中相关行为及其结果承担法律责任,这是一种无形的、持续的、发挥着规范审计行为的积极作用;但是,就某一具体审计责任的承担和落实,需要以审计活动中发生质量与责任纠纷为前提,以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确实存在失误或舞弊行为为事实依据,且要有真实、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这样,审计人员对于审计责任则有一个规避问题,即对于具体审计质量纠纷,若有责任需要也必须承担,但若没有责任则不应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方法就通过逐步演进以满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规避审计责任的需要。
与效率和质量的关系一样,风险与责任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二者通过这种关系求得一种动态平衡,并形成促使审计方法不断演进的一种动因。
(三)基于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审计监督制度以后,对于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问题,出现了基于监督会计的需要和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的观点。后来,很多学者从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审计产生于维系或解除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需要。我们认为,两权分离后便形成了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出现了所有权监督和经管权监督,在维系或解除委托受托责任关系时,审计更多的是从维护所有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或者直接说,审计产生和发展于所有权监督的需要。两权分离后,所有者将财产交托给经营者经营,他关心的是经营者是否保管和经营好其财产,使其财产保值增值。因此,所有者则委托或委派审计进行监督。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了完成所接受委托的经济监督任务,则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当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较为简单、所接受的审计监督任务较为容易完成的时候,审计人员所采取的审计方法自然就比较单一和片面;相反,当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较为复杂、所接受的审计监督任务较难完成的时候,审计人员所采取的审计方法自然就比较系统和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资料及其经济活动是逐步复杂化的,这样,审计方法就不断向系统化和规范化演进。
综上所述,审计方法的演进体现了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满足所有权监督需要的内在动因。三个方面是互为一体的。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是基本动因,当审计方法演进的初期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个因素,当演进到一定阶段或层面,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就逐渐显现出其必要性了,而这两个方面又都构成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审计目标、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的前提条件;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又反过来影响着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因素的变化方向与程度。
一、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
从历史上看,审计方法经历了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从顺查法向逆查法、从单一检查方式向系统检查方式、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从账项导向审计向系统导向审计再向风险导向审计等演进的几种不同阶段或层面。
(一)从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演进
详细审计就是对全部资产进行清查,对全部账目进行检查。早期的审计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这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早期的经济组织,其经济规模小,经济活动的内容单一,会计业务量较少,从而审计对象的数量较少,种类单一,这为详细审计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早期的科学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经济组织内部存在许多管理缺陷,加之会计体系本身尚不完善,如平行登记、试算平衡等会计数据的保真控制功能较弱,财产的流失和会计数据失真发生的机率较高。因此,审计目标主要是查错防弊,审计人员在做出有把握的审计结论之前,必须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的验证。
详细审计实际上是重复会计人员的全部工作,即审计人员按照会计人员做账的程序和方法重新独立复核。因此该阶段的审计程序基本上等同于会计记账程序,从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收益的确定到会计报表的编制,逐一进行全面检查。详细审计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审计成本高,审计效率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会计业务也越来越多,详细审计的适用范围也就越来越受到限制,抽样审计随之产生。
抽样审计是将客户的全部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总体,从中抽取一部分,依会计凭证、账簿到报表进行逐一核对,并依据样本审核的结果推断总体的情况,对客户的财务报表提出意见。本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组织的规模和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会计记录的数量不断增加、内容日趋复杂,不仅审计人员无法承受对会计记录进行全面验证的巨额成本,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无法接受全面审计的低下效率。同时,随着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和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日趋完善,能够起到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和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可靠的作用。因此,不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验证,而是进行抽样审计,在实践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抽样审计的程序基本上仍然遵循会计的记账程序,同样要运用复核、核对、盘点、询问等基本的审计方法,只是审核的范围相对缩小。抽样审计方法有经历了从任意抽样法到判断抽样法再到统计抽样法发展过程。
任意抽样法是审计人员在确定抽取样本规模、取样方式和处理样本过程上没有可遵循的原则和标准,皆体现出任意性,故其审查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审计人员也承担较大的审计风险。因此,该方法不久就被判断抽样法所替代。
判断抽样法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有目的地从特定审计对象总体中抽查部分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结果。同任意抽样法相比,判断抽样法前进了一大步。但由于该方法是审计人员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其成效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即判断得正确,就会有成效;判断不准,缺乏客观性,就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统计抽样法便产生了。
统计抽样法是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原理,遵循随机原则,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方法。统计抽样法的科学理论依据有:一是充分的数学依据。统计抽样法要利用高等数学方法。抽查时,如选择样本适当,那么根据审查样本的结果,运用概率论的原理,可以通过抽取的样本推断总体。二是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依据。企业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减少发生错误和弊端的可能性,或迅速地发现错误和弊端。三是统计抽样允许审计人员计算样本的可靠性及其风险(这是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主要区别);允许审计人员在他们可接受的风险程度下用数学的方法确定最优的样本容量,以避免夸大或缩小审计。
统计抽样法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判断抽样法的消亡。因为在运用统计抽样法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凭审计人员的正确判断加以解决。如审计人员必须确定总体,知道其大小、主要特征及什么情况下会构成误差。审计人员必须决定要使用的抽样方式即采用变量抽样方式或属性抽样方式,决定使用的抽样技术是随机数表或是系统选择等等。因此,在审计实践中,往往把统计抽样法和判断抽样法结合使用。具体讲,可用判断抽样法解决应该抽取哪些方面的样本项目的问题,而用统计抽样法解决到底应该抽取多少样本,以及如何从整体中抽取这些样本的问题。或者先用判断抽样法剔除重要的或危险的项目,然后再运用统计抽样法进行审查。
(二)从顺查法向逆查法演进
顺查法是审计人员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审查的方法。这种方法按照业务处理的顺序逐一核对、依次审查、操作简单、审查结果能够做到全面、系统、准确,但机械的审查核对费时费力,不易抓住重点,同时也不便于按照业务类别进行审查,不便于审计人员分工。由于早期的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较少,被审单位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较差,存在的违纪事项需要逐一查实。所以,这种方法的运用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审计对象的不断复杂,对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更高要求,顺查法逐渐演进为逆查法。
逆查法是按照与会计核算相反的处理程序,依次对报表、账簿、凭证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从全局出发,大处着手,只审查有问题的内容,抓住实质,主攻方向明确,能够节约一定的人力、物力,提高审计效率。
(三)从单一检查方式向系统检查方式演进
由于早期审计内容和对象的单一化,决定了此时审计方式方法的单一与片面,如对收支业务很少且简单的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只需“听其会计”就可以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业务内容也在不断复杂化,会计核算方法和过程越来越完善和科学,此时,“听”且不说在时间上已受限制,要听清听懂也有了相当难度,甚至根本无法听出所以然了;另外,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听者也不象起初那样的单一构成了,需要维护自身权益、监督经济业务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乃致大众化和分散化,此时,“听”这一检查方式便演进为对科学的会计核算过程和内容进行全面审查。这需要运用审阅、核对、复核、分析、比较、询证等方式方法。
从单一听审发展为运用各种方式审查会计资料,还不能说已形成系统的审查方式。系统审查除了需要运用上述几种方式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审查以确认资产的账存数以外,还需要运用监盘、观察、鉴定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进行清查以核实存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账实是否相符。
(四)从账项导向审计思路向制度导向审计思路演进再向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发展
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从整体思路上分析,经过了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段。
账项导向审计是审计人员为了查错防弊,以审查被审计单位会计事项为主要审计内容和过程的审计思路。在这种思路下,审计基本没有重点或重点环节。显然,审计工作的早期,这种思路是行得通的。与上述道理一样,随着审计对象和内容的不断复杂化,这种思路便越来越显现出其局限性,取而代之的是系统导向审计。
系统导向审计通过确定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进而判明财产保全和会计记录真实性上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对此进行详细考证、分析,以查明错弊。在现代经济环境中,电子技术与科学管理方法的融合,使得经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机制更趋完善,内容控制制度与财产和会计记录错弊发生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内部控制健全并有效运行的相关财产变动业务和会计记录所发生错弊的可能性极小,反之亦然。同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审计职业界进入了所谓的“诉讼爆炸”时代,针对注册会计师的频繁诉讼,不仅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审计职业界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审计风险成为审计人员关注的核心。抽样审计方法的随机性与主观性的缺点,使审计风险难以控制。这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审计方法,既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又能全面提高审计效率。审计人员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实行,做为发现财产和会计记录存在错弊的基础,恰好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系统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的一大突破,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了解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健全及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确定审计的重点,以提高审计效率;二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测试,即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评价控制风险,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规划和控制;三是对改善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处理程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常的做法是向管理当局提交管理建议书。
系统导向审计固然有其先进性,但是作为审计思路还未从风险角度进行科学规范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人员以规避、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为出发点,确定审计性质、范围和时间的一种审计思路。它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还要对形成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理论界对审计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但人们对其作为审计人手方法进行探讨,还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风险导向审计能更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与责任。
审计方法还经历了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演进的阶段或层面。这一演进同样是一个渐进的反映审计方法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综上分析,审计方法经历了不同阶段和层面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综合反映出审计对象和内容不断复杂,反映出整个社会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审计方法演进的内在动因便存于其中了。
二、审计方法历史演进的动因
上已述及,审计方法的历史演进有其内在动因。概括讲,这就是基于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及其所形成的相互制约关系。审计人员要在审计效率、质量、风险、责任之间不断进行权衡,选择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又能规避审计风险与责任,进而满足所有权监督需要的的审计方法,从而实现审计目标。正是这种综合影响,才促动了审计方法不断从简单向科学、从随意向规范、从单一向系统等方向发展和演进。
(一)基于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需要
基于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需要是审计方法演进的基本动因。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庞杂的审计业务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被审计业务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已不能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这样,审计方法由简单向科学、由单一向系统等发展与演进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运用科学、规范的审计方法,以有限的审计资源担当社会所赋予审计的历史使命,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效率,就成为促进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审计方法不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演进和发展已成为世界审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审计方法逐渐演进体现出审计实质性测试工作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变化、选择与转移的动态过程。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审计质量观正在为新的相对质量观所替代。所谓相对质量观,即依据一定的参照物来决定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和水平高低,而不是以审计结论的百分之百地可靠和精确来作为判定审计质量高低的标准。审计人员为了以较少的资源耗费取得较好的审计结果,就不能实施全面细致的审查,而应代之以抽样审计;不能实施顺查法,而应运用逆查法;不应遵循账项导向审计思路,而应按照系统导向审计以至风险导向审计思路等。于是,审计方法便不断演进与发展。
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的改善对另一方面可能形成正面影响,也可能形成负面影响。两方面影响需要求得一种最佳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又反过来进一步促动审计方法的演进和发展。
(二)基于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的需要
审计风险是审计组织和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受主体、客体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致使审计意见和结论与客观实际不符的可能性,其中主体因素主要是审计主体不当或过失行为,客体因素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决策失误和造假违规行为,环境因素主要是政治经济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因素等。审计风险随着审计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不断变化着,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潜在性等特点,其基本规律是风险逐步增加和复杂化,但又是可以加以控制和规避的。审计人员只有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才能使得出的审计结论、表述的审计意见有较大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所运用的审计方法能够满足审计人员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需要,审计方法必然通过不断演进而逐步科学与可行。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从账项导向审计和系统导向审计演变而来的现代审计思路,其精髓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制定审计战略,以实现审计目标。
审计责任是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形式,其行为主体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审计委托者及其他各方应承担的责任,这是狭义概念;从广义上讲,审计责任则是审计者、审计委托者、被审计者及有联系的各方在审计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责任关系,也就是说,承担审计责任的不单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还包括审计委托者、被审计者以及与审计活动相关的利益者。审计责任通常是狭义上的。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有着内在联系。审计责任决定于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风险越大,对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大。从普遍意义上讲,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要对其审计活动中相关行为及其结果承担法律责任,这是一种无形的、持续的、发挥着规范审计行为的积极作用;但是,就某一具体审计责任的承担和落实,需要以审计活动中发生质量与责任纠纷为前提,以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确实存在失误或舞弊行为为事实依据,且要有真实、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这样,审计人员对于审计责任则有一个规避问题,即对于具体审计质量纠纷,若有责任需要也必须承担,但若没有责任则不应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方法就通过逐步演进以满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规避审计责任的需要。
与效率和质量的关系一样,风险与责任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二者通过这种关系求得一种动态平衡,并形成促使审计方法不断演进的一种动因。
(三)基于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审计监督制度以后,对于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问题,出现了基于监督会计的需要和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的观点。后来,很多学者从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审计产生于维系或解除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需要。我们认为,两权分离后便形成了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出现了所有权监督和经管权监督,在维系或解除委托受托责任关系时,审计更多的是从维护所有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或者直接说,审计产生和发展于所有权监督的需要。两权分离后,所有者将财产交托给经营者经营,他关心的是经营者是否保管和经营好其财产,使其财产保值增值。因此,所有者则委托或委派审计进行监督。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了完成所接受委托的经济监督任务,则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当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较为简单、所接受的审计监督任务较为容易完成的时候,审计人员所采取的审计方法自然就比较单一和片面;相反,当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较为复杂、所接受的审计监督任务较难完成的时候,审计人员所采取的审计方法自然就比较系统和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资料及其经济活动是逐步复杂化的,这样,审计方法就不断向系统化和规范化演进。
综上所述,审计方法的演进体现了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满足所有权监督需要的内在动因。三个方面是互为一体的。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是基本动因,当审计方法演进的初期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个因素,当演进到一定阶段或层面,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就逐渐显现出其必要性了,而这两个方面又都构成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审计目标、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的前提条件;满足所有权监督的需要又反过来影响着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和责任因素的变化方向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