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内部审计之比较
来源:
2003-06-30
普通
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中国内部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作为社会主义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都分,内部审计在国家审计机关的统一指导下,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加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双增双节”,提高经济效益及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内部审计不仅广泛吸取了工业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而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辟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也为内部审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作出了贡献。本文拟从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方式、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作些比较,以求教于国内外会计、审计界的朋友。
1.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简单回顾
80年代初期,根据《宪法》中国恢复了审计制度。经过几年筹备,98年9月15日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署创立初期,面临着艰巨的国家审计任务和人力不足、素质不高、体制不健全等各种严重的困难。但在这种情况下,署领导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勤俭建国方针的需要,在开展国家审计的同时,把开展内部审计提上了议事日程。组织了专门的班子探讨内部审计的理论,并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内部审计的实施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进行指导。从1983年起在国务院各部委和国营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内审监督。198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使内部审计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85年底,全国共建立了一万个内部审计机。1986年底则发展到了三万三干多个。1987年1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签发命令,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工作条例》。《条例》对军队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其主要任务和职权、审计工作的程序部作了明确的规定。邓小平同志亲自签发解放军《审计工作条例》,不仅引起了军队及全国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同志Z十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内部审计人员,有力地推动了内部审计在全军和全国的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总结内部审计的经验。1987年3月底审计署在北京怀柔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内部审计工作会议。会后还成立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同年四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审计署“关于了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后中国的内部审计又有了新的发展。为指导全国的厂部审计工作。审计署成立了内部审计指导处。后又改为审计体系指导司。1987年底,内部审计机构已发展到39203个,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达到8万多人。l 988年11月30日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内部审计列为其中一章。解决了内部审计的法律问题。1998:年12月2日、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使内部臣计工作更上新的台阶。到1990年10月全国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67280个,配备内部审计人员1690,19人。在内部审计队伍发展的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结构也日趋合理。在广泛开展财务审计的同时,不断拓宽领域。积极开展了效益审计、承包经营审计和其它类型的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一起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体系。
2.中外内部审计的比较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企业的内部审计相比较、中国的内部审计从建立的方式、目的、服务的对象,到内部审计的职能、性质都有自己的持色。因此、本文不准备过多分析中外内部审计的共件,而注重比较中外内部审计的不同。
(1)西方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为了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自发地建立起来的。中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则是国家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形势,为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和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对发展内部审计的外在需求和内在需求。外在需求是国家为了保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贯彻执行。维护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使整个国民经济活而不乱,长期稳定地发展,必须强化审计监督体系。而为了有效地实施审计监督又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审计机关力量有限、审计覆盖较小的情况下,开展内部审计有助于解决当时国家审计机关力量不足的问题。而且内部审计具有经常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的优势,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财,务等情况都比较了解。他们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与检查。在内部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政府审计,不仅节省时间和精力,也容易深入下去,比较迅速地找到问题的症结,取得良好的审计效果。内在需求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随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企业对国家承担了一定的经济责任,包括资产完整、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等,还要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以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这样。就需要内部审计进行经常性的评价与监督,以帮助企业履行其经济责任。在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中,需要建立内部的承包经营体系,才能层层落实承包任务。同时也需要建立一种机制对承包合同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的确定和鉴证,对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做出全面的评价。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也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保证管理手段和措施的落实。加强内部控制,制止跑、冒、滴、产生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有鉴于此。国务院和审计署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并组织力量检查实施。在2中国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内部审计从建立的目的到建立的方式都有别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
(2)从发展过程上看,西方的内部审计从最初的以保护企业财产为目的的内部财务审计列现代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是根据企业保护资产、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内在需求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内部审计由于有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又有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可资借鉴、起点是比较高的。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把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同时作为中心工作去抓。而没有西方企业内部审计那样一个先从财务审计抓起、逐步发展列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的过程。因此从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看中国与西方国家也不尽相同。
(3)西方企业的内部审计是服务于本单位的。对本单位领导或本单位所有者的。代表负责。内部审计的工作服从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内部审计是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既要服从于本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严格财经纪律、厉行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要服从国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有汁划的商品经济,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维护财经法纪、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尽管国家与本,单位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有时也会出现矛盾,这就对内部审广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同时也对部门、单位的领导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认真重视、积极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特别是本单位利益需。
(4)从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的关系看,西方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回亨审计没有任何联系,更谈不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而与社会审计的关系则比较密切。中国的内部审计则是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机关必然将内部审计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制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战略日际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总方针、总政策,并通过各级审计机关全国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但中国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从目前看与社会审计的联系尚不密切。
(5)西方内部申计最主要的职能是评价、而中国内部审计最重要的职能是监督。这种监督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代表国家对企业是否履行其对国家应负的责任进行监督。第二个层次是在企业内部代表厂长(总经理)对下属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监督织能在中国特有的部门审计中则体现得更为突出。
(6)在我国的内部审计中,独具特色的“部门审计”占有重要位置。所谓部门审计就是“国务院和地方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管部门的审计”。这是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发展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创举。部门。1审计虽对国家审计来说属内部审计,但它对下属单位的审计具有外部审计性质。这仲两重性使它可以承担一部分国家审计机关委托的审计任务,并指导下属单位内部审计的开展。从我国近几年的实践看、真正搞得比较好、发展比较快的还是部门审计。这不仅因为部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比单位内部审计强,更重要的原因是部门审计的特殊性使它在某些方面发挥了国家审计不能起的作用。部门审计在对下属单位的经常性审计监督及加强本行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等方面部有自己的优势。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各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将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部门审计也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在广泛性、经常性、及时性、针对性方面中国与西方的内部审计有相同、相近之处外,在其它不少方面中国的内部审计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外内部审计有不少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地方。通过交流。必将促进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内部审计在全世界的繁荣。
1.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简单回顾
80年代初期,根据《宪法》中国恢复了审计制度。经过几年筹备,98年9月15日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署创立初期,面临着艰巨的国家审计任务和人力不足、素质不高、体制不健全等各种严重的困难。但在这种情况下,署领导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勤俭建国方针的需要,在开展国家审计的同时,把开展内部审计提上了议事日程。组织了专门的班子探讨内部审计的理论,并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内部审计的实施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进行指导。从1983年起在国务院各部委和国营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内审监督。198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使内部审计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85年底,全国共建立了一万个内部审计机。1986年底则发展到了三万三干多个。1987年1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签发命令,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工作条例》。《条例》对军队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其主要任务和职权、审计工作的程序部作了明确的规定。邓小平同志亲自签发解放军《审计工作条例》,不仅引起了军队及全国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同志Z十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内部审计人员,有力地推动了内部审计在全军和全国的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总结内部审计的经验。1987年3月底审计署在北京怀柔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内部审计工作会议。会后还成立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同年四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审计署“关于了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后中国的内部审计又有了新的发展。为指导全国的厂部审计工作。审计署成立了内部审计指导处。后又改为审计体系指导司。1987年底,内部审计机构已发展到39203个,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达到8万多人。l 988年11月30日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内部审计列为其中一章。解决了内部审计的法律问题。1998:年12月2日、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使内部臣计工作更上新的台阶。到1990年10月全国已建立内部审计机构67280个,配备内部审计人员1690,19人。在内部审计队伍发展的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结构也日趋合理。在广泛开展财务审计的同时,不断拓宽领域。积极开展了效益审计、承包经营审计和其它类型的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一起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体系。
2.中外内部审计的比较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企业的内部审计相比较、中国的内部审计从建立的方式、目的、服务的对象,到内部审计的职能、性质都有自己的持色。因此、本文不准备过多分析中外内部审计的共件,而注重比较中外内部审计的不同。
(1)西方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为了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自发地建立起来的。中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则是国家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形势,为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建立和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对发展内部审计的外在需求和内在需求。外在需求是国家为了保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贯彻执行。维护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使整个国民经济活而不乱,长期稳定地发展,必须强化审计监督体系。而为了有效地实施审计监督又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审计机关力量有限、审计覆盖较小的情况下,开展内部审计有助于解决当时国家审计机关力量不足的问题。而且内部审计具有经常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的优势,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财,务等情况都比较了解。他们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与检查。在内部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政府审计,不仅节省时间和精力,也容易深入下去,比较迅速地找到问题的症结,取得良好的审计效果。内在需求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随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企业对国家承担了一定的经济责任,包括资产完整、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等,还要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以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这样。就需要内部审计进行经常性的评价与监督,以帮助企业履行其经济责任。在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中,需要建立内部的承包经营体系,才能层层落实承包任务。同时也需要建立一种机制对承包合同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的确定和鉴证,对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做出全面的评价。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也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保证管理手段和措施的落实。加强内部控制,制止跑、冒、滴、产生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有鉴于此。国务院和审计署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并组织力量检查实施。在2中国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内部审计从建立的目的到建立的方式都有别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
(2)从发展过程上看,西方的内部审计从最初的以保护企业财产为目的的内部财务审计列现代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是根据企业保护资产、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内在需求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内部审计由于有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又有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可资借鉴、起点是比较高的。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把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同时作为中心工作去抓。而没有西方企业内部审计那样一个先从财务审计抓起、逐步发展列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的过程。因此从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看中国与西方国家也不尽相同。
(3)西方企业的内部审计是服务于本单位的。对本单位领导或本单位所有者的。代表负责。内部审计的工作服从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内部审计是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既要服从于本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严格财经纪律、厉行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要服从国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有汁划的商品经济,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维护财经法纪、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尽管国家与本,单位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有时也会出现矛盾,这就对内部审广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同时也对部门、单位的领导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认真重视、积极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特别是本单位利益需。
(4)从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的关系看,西方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回亨审计没有任何联系,更谈不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而与社会审计的关系则比较密切。中国的内部审计则是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机关必然将内部审计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制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战略日际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总方针、总政策,并通过各级审计机关全国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但中国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从目前看与社会审计的联系尚不密切。
(5)西方内部申计最主要的职能是评价、而中国内部审计最重要的职能是监督。这种监督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代表国家对企业是否履行其对国家应负的责任进行监督。第二个层次是在企业内部代表厂长(总经理)对下属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监督织能在中国特有的部门审计中则体现得更为突出。
(6)在我国的内部审计中,独具特色的“部门审计”占有重要位置。所谓部门审计就是“国务院和地方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管部门的审计”。这是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发展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创举。部门。1审计虽对国家审计来说属内部审计,但它对下属单位的审计具有外部审计性质。这仲两重性使它可以承担一部分国家审计机关委托的审计任务,并指导下属单位内部审计的开展。从我国近几年的实践看、真正搞得比较好、发展比较快的还是部门审计。这不仅因为部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比单位内部审计强,更重要的原因是部门审计的特殊性使它在某些方面发挥了国家审计不能起的作用。部门审计在对下属单位的经常性审计监督及加强本行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等方面部有自己的优势。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各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将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部门审计也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在广泛性、经常性、及时性、针对性方面中国与西方的内部审计有相同、相近之处外,在其它不少方面中国的内部审计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外内部审计有不少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地方。通过交流。必将促进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内部审计在全世界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