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审计人员 > 内部审计

怎样搞好单位内部管理审计

来源: 刘乃强 2004-07-21
普通
  目前,在各单位中开展的内部审计项目,主要包括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竣工决算审计,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围绕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完成等方面来展开的。还未发挥出应有的改善内部管理、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人们对审计往往缺乏认识,认为审计就是查查帐、检查发票是否符合规定、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对不符合规定的罚几个钱了事,根本没有把审计与高层次监督联系起来。随着会计委派制的实行和会计核算中心的建立,部门和单位的内部审计还延用以前单一的查错防弊功能就失去了意义。这也就是不少部门和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表达出的内审向何处去的困惑。我认为从今后的发展方向上看,内部审计应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促进和提高部门和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转变,要向部门和单位的业务经营领域及管理领域进行扩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其中对部门和单位的管理活动进行审计,评价其管理职能的发挥情况、以及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和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途径:一是向生产力各要素要效益,二是向管理要效益。以前的内部审计主要体现在向生产力要效益,而当代内部审计应体现在向管理要效益,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一种与财务收支审计相对的审计类型,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审计类型。如果说财务收支审计是以审查基本财务信息为己任,那么管理审计的中心任务则是审查管理信息。管理审计是审计工作中的高层次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管理体制作用下进行的,只有抓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在正常的轨道上高效地进行。因此,通过管理审计可以促进单位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保证单位在现有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审计的审查重点是管理素质。它着眼于提高单位的整体功能,从根本上改进组织管理、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了从单位整体的高度来优化结构,必须提高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为实施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改进方案创造条件。管理审计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审计。管理审计本身并不具有管理职能,它不是直接的管理活动,而是一种间接的评价控制活动,是审查、评价管理活动的活动,而不是重复或代替单位管理部门的工作。但是,管理审计也应参与到单位的管理中去,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

  单位的内部管理审计是以改善部门和单位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审查单位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及效果,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促使生产力要素的更好配合,以提高经济效益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内部管理审计的目标是向管理领域有所深入和发展,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从检查和评价的角度来熟悉和掌握一般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一旦确定有问题,应该从管理的高度而不是从具体业务处理的低层次来提出改进管理过程的建议和措施,从根本上清除因管理缺陷而导致一系列的类似的具体问题,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由于存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不少单位的各个部门都有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造成前任遗留的该收的款项没人收、该付的款项没人清楚。这种没人管理的现象使很多债权因为超过了诉讼时效而无法追回、给单位造成不少损失;使很多债务没人偿还造成对方四处上访、影响单位形象。其实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针对这种现象开展内部管理审计,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修改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办法,将偿还前任债务多少,视同当年完成的利润指标,以调动接任者解决前任遗留债权债务的积极性。内部管理审计可以通过操作性不强、没有进行细化的规章制度的审查、提出改进建议,达到改善单位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

  现在,我们的内部审计人员仅仅将工作重心放在对会计资料及经济活动合法性、合规性的监督上,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以及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监督上,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查措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人到管理和经营领域,对宏观决策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活动则缺乏应有的热心与关注。例如,对收入进行审计时,往往只审核其所付票据是否齐全,而不管其是否与合同一致、价格是否合理;在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只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签字手续是否齐全、进行了正确的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象选择是否恰当,根本不作深入分析。另外,只对单位财务数据进行审计,而不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系统的评价,也就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单位的潜在风险,进而也就无法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内部管理审计就是要审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运转正常、是否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内部管理审计要拓展管理控制审计。我们政府审计在对一些单位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评价审计中,采用流程图与调查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审计,就发现少数单位存在着部分失控点。通过对失控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审计,就发现有的经办人末及时将收取的租金或费用及时交给会计人账,而是由经办人长时间保管的现象,财务人员根本不知道。这就说明这些单位内部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失效。其实这种现象完全可以通过内部管理审计来发现,并向单位领导提出存在的管理漏洞、以及如何进行弥补和完善的审计建议。这样的内部管理审计肯定会受到单位领导支持,对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也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知道,单位经济活动业绩的好坏、内控制度的有效,其根本原因取决于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对单位的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就显得很重要。加强内部审计,特别是开展内部管理审计,可以帮助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避免损失浪费;帮助改善管理,明晰资产产权,维护合法权益;帮助正确决策,防范管理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内部管理审计是单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

  开展内部管理审计要有新的审计理念,要有创新精神,对单位的行业情况、运营环境、经营和决策过程等要非常了解,这就对我们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怎样才能搞好内部管理审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在现阶段,要搞好内部管理审计要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转变观念。随着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单纯的账务层面上的错弊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必然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内部审计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财务领域,它必然将扩展到单位的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管理审计能够帮助领导更好地履行其受托责任,监督单位内部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单位领导除了要转变内部审计人员专门是报忧不报喜的、是和领导唱反调的观念,更要转变内部审计只是查帐而已的观念。

  二是合理设置内审机构。目前各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有些单位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只是由会计兼任,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样的设置,内审机构一般不会对同一级的科室进行审计,而只会下审一级。如果没有下属单位,内部审计就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因此,要促进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开展内部管理审计,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及权威是当务之急。为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确保审计的覆盖面,使审计报告获得重视并促进被审计对象针对审计建议采取恰当的行动,内部审计机构应与单位的财务部门分离、与单位的管理脱离,设置上独立于其他各个职能部门,由单位一把手直接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这样,才能增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同时有助于审计更高层次的管理活动。

  三是内部审计人员要有相适应的知识面和业务水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比较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审计手段落后,计算机程序审计、网络信息审计涉足甚少;审计理论钻研气氛不浓,对国际内审准则、内审发展状况、经验技术等知识了解甚少。要开展内部管理审计,将审计范围从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必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即内部审计人员首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其次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必须熟悉会计、审计、统计、经济活动分析、税务、金融、管理、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宏观意识;第三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和掌握有关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方面的改进和发展情况。通过提高应变能力和总体素质,使之能够适应高层次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本着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和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的意识,依据有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原理、原则,实施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另外,内部审计人员也应该具备良好的交流技巧,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与被审计人员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有明确的审计方向和审计目的。内部管理审计审什么?我认为应该将其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区别开来,要有明确地“分工”。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对本单位的情况熟悉,应将其审计方向放在对单位经营管理及业务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上,并对整个运作全过程进行参与和监督。开展内部管理审计,不应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能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单位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内部管理审计的目标重点应放在经济资源利用、开发的有效性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上。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单位负责人是否按规范和效益原则营运资本,使资本保值、增值,达到对出资者资产的负责。

  五是要处理好内部管理审计与服务的关系。内部管理审计也是一种服务,而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月盼。因此,审计人员必须要摆正位置,清楚自己是单位的一员,不能凌驾于单位利益之上,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服务是内部管理审计的活力所在,对审计的事项要进行全面了解,从不同的视角对各个部分有重点地、客观地、独立地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运营秩序发挥作用。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是指对单位运营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部分,它包括各个控制点和所有风险的防范,促使单位的活动沿着健康和增加价值的方向运行。服务的多角度主要是指作为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有全局观和整体感,从实际出发,有时还需采取换位思考的办法,假设自己履行某项工作职责,应如何去完成,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哪些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内部管理审计应该把审计与服务融为一体,寓审计于服务之中,有效地发挥内部管理审计与服务的作用。

  六是要与其他种类的内审项目结合起来。我们强调要开展内部管理审计,不是说其他项目的审计不重要。内部管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以作为经济责任的内容之一;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实际上也包含了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对内部管理审计中审计建议采取恰当的行动,必然会体现在效益审计中等等。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