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审计效率的几个控制
来源: 刘力
2002-10-31
普通
一、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的协作
1.进“点”前的准备阶段
审计外勤工作是以审计方为主动,被审计方相对被动的双方协作事项。要提高审计外勤工作效率,就要把被审计方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换言之,就是要把审计的思路和要求在洽谈审计事项时即很好地贯彻到被审计方。作为审计方,其形成工作底稿所要求的数据资料存在于被审计方,但由于双方的出发点不同,对数据、资料存在形式的要求也不同。被审计方应对审计方的思路有所了解,按照审计方的思路要求在审计前对资料进行归类、筛选,以提高资料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被审计企业各有特点,核算方式不尽相同。为了使审计人员尽快进入角色,被审计方应在审计人员进点前,将其主要核算方法、会计政策予以书面明确(尽管可能已披露于会计报表附注中),尤其是母公司的核算方式、各子公司的核算方式、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核算关系等。如必要,应编制成本核算流程图,并在审计前反馈给审计组,以增强审计人员对所审计单位的整体了解,也为审计组内部合理分工提供依据。
2.审计实施阶段
在具体审计操作中,由于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了解的局限性以及账面中存在着大量的特殊会计处理事项,审计人员需与被审计单位人员频繁接触。为了提高双方的交流效率,被审计方必须指派专人陪审(包括各个层级:母公司的人员必须了解母公司、子公司的核算以及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重大往来事项与会计核算联系;子公司的人员必须对本级一切重大会计事项有明确的了解),以随时配合审计组,保证做到审计组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把由于会计记录不明确而导致的审计人员误以为“错误”或“舞弊”的事项以最快速度予以澄清,并对核算中的特殊事项及时予以解释说明,以配合审计组提高工作效率。
二、审计组内部的沟通
在审计过程中,尤其是在收尾阶段,往往涉及到各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汇总或各小组审计人员的综合利用。而如果各小组审计人员对整体审计思路(该思路往往由项目经理根据各方情况整体把握)、各子公司之间的钩稽关系、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钩稽关系不能明确把握,则不能高效自主地工作。因此,审计人员内部之间的沟通是很必要的,项目经理应根据具体情况(业务量的大小、核算的复杂程度、存在问题的多少),不定期地将审计人员招集在一起,一是项目经理可了解到各部分审计的情况,同时,审计人员也可对其他小组的审计情况有个了解;二是项目经理根据掌握的情况,明确各小组的审计任务,同时,将新的总体思路贯穿给大家,以便在最后汇总时,各成员均有一个自动协调的快速反应。
三、审计组负责人的工作重
现代管理理念追求l十1>2的效果。管理者强调的不仅仅是发挥自身的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组织与协调,使各成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最大的发挥,以有效地完成任务。审计也一样,如果全组上下只顾埋头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则审计组便缺乏一个更高的视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全貌、重点,各单位的工作成果不能被有效地利用。反之,若审计组负责人能从具体业务中脱离出来,从总体上把握审计思路,寻找审计重点。使整体审计思路在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组内部之间融会贯通,保证每—个阶段、每一部分都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整体工作效率便会大大提高。而且,在最后汇总阶段更能得心应手。同时,由于具体工作的减少,也有大量时间来和各小组沟通,使审计思路逐步贯彻到每一个审计组成员,使审计组从整体到分散,再到整体,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四、审计组对资料的要求
资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被审计单位的原始资料;二是被审计单位按审计组的要求、思路提供的资料(主要指会计资料按审计要求的格式、步骤等进行的重分类);三是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的过程也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核实的过程。“找资料”已经在无形中“吞噬”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尤其是在最后的汇总阶段,若能够得心应手地随时找到所需资料,无疑会大大提高审计效率。所以,在对资料的要求上,第—,要做到审计组进点前,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必须齐备,并存放在审计组现场作业地点;第二,被审计单位提供会计资料必须一次到位,不能象挤牙膏,要一个取一个;第三,审计组负责人应直接对资料进行规范,在审计过程中,应把对资料的分配上升到明确被审计单位核算钩稽关系的高度;第四,审计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资料使用、保管意识,对自己负责审计部分的资料必须条理清楚,其他成员参考借用时,能及时提供来龙去脉。
审计是审计双方协作的事项,审计效率的提高,也是被审计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好的组织、沟通与协调,双方受益。以上操作,其实质是通过对审计时间的再分配。如强调在洽谈意向时即提供被审计单位的核算方法,以便使审计人员在进点前就有所准备;审计人员要求的资料清单在进点前即提供给被审计单位,以便其尽早准备,并了解审计思路,以及对信息共享的强调(包括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组内部之间),来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同时,也体现出审计的权威性和严格正规的管理。
1.进“点”前的准备阶段
审计外勤工作是以审计方为主动,被审计方相对被动的双方协作事项。要提高审计外勤工作效率,就要把被审计方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换言之,就是要把审计的思路和要求在洽谈审计事项时即很好地贯彻到被审计方。作为审计方,其形成工作底稿所要求的数据资料存在于被审计方,但由于双方的出发点不同,对数据、资料存在形式的要求也不同。被审计方应对审计方的思路有所了解,按照审计方的思路要求在审计前对资料进行归类、筛选,以提高资料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被审计企业各有特点,核算方式不尽相同。为了使审计人员尽快进入角色,被审计方应在审计人员进点前,将其主要核算方法、会计政策予以书面明确(尽管可能已披露于会计报表附注中),尤其是母公司的核算方式、各子公司的核算方式、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核算关系等。如必要,应编制成本核算流程图,并在审计前反馈给审计组,以增强审计人员对所审计单位的整体了解,也为审计组内部合理分工提供依据。
2.审计实施阶段
在具体审计操作中,由于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了解的局限性以及账面中存在着大量的特殊会计处理事项,审计人员需与被审计单位人员频繁接触。为了提高双方的交流效率,被审计方必须指派专人陪审(包括各个层级:母公司的人员必须了解母公司、子公司的核算以及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重大往来事项与会计核算联系;子公司的人员必须对本级一切重大会计事项有明确的了解),以随时配合审计组,保证做到审计组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把由于会计记录不明确而导致的审计人员误以为“错误”或“舞弊”的事项以最快速度予以澄清,并对核算中的特殊事项及时予以解释说明,以配合审计组提高工作效率。
二、审计组内部的沟通
在审计过程中,尤其是在收尾阶段,往往涉及到各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汇总或各小组审计人员的综合利用。而如果各小组审计人员对整体审计思路(该思路往往由项目经理根据各方情况整体把握)、各子公司之间的钩稽关系、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钩稽关系不能明确把握,则不能高效自主地工作。因此,审计人员内部之间的沟通是很必要的,项目经理应根据具体情况(业务量的大小、核算的复杂程度、存在问题的多少),不定期地将审计人员招集在一起,一是项目经理可了解到各部分审计的情况,同时,审计人员也可对其他小组的审计情况有个了解;二是项目经理根据掌握的情况,明确各小组的审计任务,同时,将新的总体思路贯穿给大家,以便在最后汇总时,各成员均有一个自动协调的快速反应。
三、审计组负责人的工作重
现代管理理念追求l十1>2的效果。管理者强调的不仅仅是发挥自身的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组织与协调,使各成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最大的发挥,以有效地完成任务。审计也一样,如果全组上下只顾埋头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则审计组便缺乏一个更高的视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全貌、重点,各单位的工作成果不能被有效地利用。反之,若审计组负责人能从具体业务中脱离出来,从总体上把握审计思路,寻找审计重点。使整体审计思路在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组内部之间融会贯通,保证每—个阶段、每一部分都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整体工作效率便会大大提高。而且,在最后汇总阶段更能得心应手。同时,由于具体工作的减少,也有大量时间来和各小组沟通,使审计思路逐步贯彻到每一个审计组成员,使审计组从整体到分散,再到整体,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四、审计组对资料的要求
资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被审计单位的原始资料;二是被审计单位按审计组的要求、思路提供的资料(主要指会计资料按审计要求的格式、步骤等进行的重分类);三是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的过程也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核实的过程。“找资料”已经在无形中“吞噬”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尤其是在最后的汇总阶段,若能够得心应手地随时找到所需资料,无疑会大大提高审计效率。所以,在对资料的要求上,第—,要做到审计组进点前,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必须齐备,并存放在审计组现场作业地点;第二,被审计单位提供会计资料必须一次到位,不能象挤牙膏,要一个取一个;第三,审计组负责人应直接对资料进行规范,在审计过程中,应把对资料的分配上升到明确被审计单位核算钩稽关系的高度;第四,审计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资料使用、保管意识,对自己负责审计部分的资料必须条理清楚,其他成员参考借用时,能及时提供来龙去脉。
审计是审计双方协作的事项,审计效率的提高,也是被审计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好的组织、沟通与协调,双方受益。以上操作,其实质是通过对审计时间的再分配。如强调在洽谈意向时即提供被审计单位的核算方法,以便使审计人员在进点前就有所准备;审计人员要求的资料清单在进点前即提供给被审计单位,以便其尽早准备,并了解审计思路,以及对信息共享的强调(包括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组内部之间),来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同时,也体现出审计的权威性和严格正规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