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审计人员 > 经济责任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

来源: 吴长勇 2008-08-03
普通

  经济责任审计是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认真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对如何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功能是鉴证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及非盈利组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普遍存在,并由此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及其代表将其所有的经济资源交给受托人管理使用,受托人对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和效果负责。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的价值目标并非总是一致,代理人在管理使用委托人的经济资源时可能会违背委托人的利益。由于时间、空间以及专业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委托人自身难以对代理人的经管行为实施监督。受托人提供的会计报告是否真实,需要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鉴证,审计由此而产生。

  经济责任审计是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更多的强调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检查,而且要对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监督,对领导干部肩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鉴证,为组织、监察等部门提供领导干部考核、奖惩和任免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以鉴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检查并评价任期内各项财经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二是检查任期内的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并以此作为评价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基础;三是围绕基本建设、大额物资及设备采购、对外投资等重要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效益性,依据决策程序和效果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二、经济责任审计是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2月新修订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将经济责任审计确立下来,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大发展,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内在要求和体现。

  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关键在于各单位领导能否切实履行经济管理职责。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法制化,必然会促使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这对于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经济职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社会公共管理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领导干部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初见成效。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违法违规金额3 912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52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 398亿元;全国共有17.4万名领导干部接受了经济责任审计,各级组织部门参考审计结果,选拔任用领导干部1.4万人,降职1 730人,撤职983人,共有3 253名领导干部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

  三、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关键在于加强审计成果利用。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关键在于加强审计成果利用。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揭露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损失浪费等重大经济问题,还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要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不仅需要审计机关参与,更需要组织、监察、国资委等有人事任免权和处理权的部门参与进来,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从监督效果来讲,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在任期中进行。与事前和事中监督相比,事后监督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设计中,如果组织人事、国资委等部门成为领导者,并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各部门就会积极考虑如何更好地安排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避免形成“先离任,后审计”的被动局势。从而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作用,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预期达到的目的。

  (二)制定审计准则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活动和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但在实践中至今还没有出台经济责任审计准则,各地区、各单位、甚至是各审计项目实施过程,审计检查以及评价内容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这将影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风险控制,进而阻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和深化。

  通过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准则,可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审计署应当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时总结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作法和经验,探讨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向和途径,在此基础上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准则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指南,从技术、标准和方法等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规范。

  (三)加强经济责任研究建立经济责任考评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科学、客观和公正的评价。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依据只能是经济责任考核评价体系。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就是依据这一标尺检查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因此,经济责任考核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如何引导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而且还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经济责任考核评价体系是经济责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经济责任包括哪些事项,如何合理界定重要经济责任事项的权重,以及如何区分和确定领导责任等内容。经济责任考核评价体系需要正确区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与单位经济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关系。如在电信、烟草、石油、电力等行业,经营业绩好并非完全是领导人尽职尽责的结果,因为这类企业主要凭借垄断地位实现超额利润。经济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必须采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社会指标与环境指标、短期指标与长期指标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指标体系。这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需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四)整合审计资源,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审计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审计资源短缺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往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模式是难以满足经济责任审计要求的。审计机关只有通过整合审计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尤其是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才能有效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从有关法规来看,审计机关具备整合审计资源的条件。《审计法》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条赋予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监督职能以及对社会审计报告的核查权。为避免重复劳动,以及有效甄别重要的审计风险点,审计机关有必要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成果建立被审计单位数据库。这可以通过建立审计结果备案制度实现,即,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时,应当将审计结果(包括重要审计事项及其审计结论)报送审计机关备案。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