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审计人员 > 内部审计

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方略

来源: 2004-09-29
普通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无论其定性定位、体制机制或方法方式等,都无法进一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与经济监督评价需要。内部审计与入世以来新要求的差距日益扩大,其局限性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更加明显,因而急需对内部审计加以改进和完善,并谋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质量的发展。

  1、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定位。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在现代公司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治理加强及内部组织重整,内部审计工作还应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由此也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重、更多的职责和使命。

  事实上,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和评价公司内部控制活动,还在于帮助组织进行“软控制”环境的营造,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建议并督促管理当局建立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使其成员能自觉地把办事准则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共同致力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其目的就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

  2、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都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基本上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其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难以得到应有的保证。随着公司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我们主张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应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其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向经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应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更高层级升格。当然,在具体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公司的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关规定,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执业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并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且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将主要精力置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及监督上,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就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公司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事实上,上市公司发生或产生的错误与舞弊等问题大多存在于经营管理过程之中。因此,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的职责也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面拓展,其作业范围不应局限于财务领域,而应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4、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方式。内部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的传统方式,转移到事前、事中审计上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公司中应用水平的提高,开展实时审计及事中审计已成为可能。

  利用计算机进行内部审计,就是要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公司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改变目前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审计方式,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审计监督与评价的能力;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

  此外,内部审计的实施应从单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力量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一般说来,这有利于缓解内部审计人员少而任务重的矛盾,也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我们注意到,国内有些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也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或曰“外包”。这种做法或方式有其优点,通常可以节约培训费用、具有更多的质量控制、有助于理解行业最佳实务及接触更多的审计技术,但其缺点也较明显,诸如外部收费较高、逐渐失去对公司的了解与专业审计技能、公司缺乏对审计及其质量的控制,以及未来管理层没有机会参加内部审计等。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应结合其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水平及审计资源等客观实际,做出恰当、合理的分析、评价及选择,绝不可一味地盲从或排斥某种做法或方式。

  5、拓展内部审计的作业领域。以审计目标为标志,内部审计可划分为真实性审计、合规性审计及效益性审计等审计形态或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等审计类型。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应当开展哪些工作、究竟以哪种审计为重点,一般取决于各个上市公司不同时期的经济责任内容、预期审计目标及客观具体条件。我们认为,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在有效开展或恰当委托外部从事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门应重点向下列领域拓展其作业:(1)内部控制评审;(2)管理(经营)审计;(3)经济责任审计;(4)合同(合约)审计;(5)工程项目审计;(6)环境内部审计;(7)质量控制审计;(8)风险管理审计;(9)战略管理审计;(10)管理舞弊审计。

  6、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最为紧迫的要务,是根据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定位与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求,尽快培训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为此,需注意并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应在任用、培训、定岗、升迁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和具体要求,不能随意安排一些人员在审计岗位上;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包括财会专业在内的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为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使其能适应和处理不同类型业务及复杂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与建议;再者,要制订内部审计人员任职资格标准,建立资格认证制度,促使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必要的素质并达到应有的要求。不仅如此,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还应成为培养通晓多学科知识、掌握多领域技能的审计人才的集训地,成为其培养和输送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岗位。

  7、加强行业管理,完善工作规制。目前,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建立、内部审计标准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等均未统一,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要加快各级内部审计协会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尽快设立和完善地方性或区域性内部审计协会,建立健全中国内部审计新的行业管理体制,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应当由行政型的法规强制管理、分散管理,向社团型的行业自律管理、集中管理转变。

  法律法规不甚健全是导致内部审计制度不尽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经济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主要是靠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来规范和制约的,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例外。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健全完善不但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得以规范,而且可使内部审计人员避险有依、保护自己。2003年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制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十个具体准则。它们的颁布与施行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件大事,是完善与发展内部审计工作规制的重要举措。当然,从内部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角度分析,这些规制还远不能满足上市公司的实际需要,尚需在实践中紧密结合未来发展变化情况,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之不断加以总结改进充实提高,以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我国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最终使我国的上市公司率先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国际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