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首页 > 会计实务 > 审计人员 > 外部审计

如何提高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能力

来源: 2008-06-03
普通

  笔者在与一些被审计单位接触过程中,经常有意、无意地听到一些人员“报怨”审计机关。如,“吹着沙土找裂缝、‘吹毛求疵’找茬、打破沙锅问到底”等等。无论是玩笑话,还是真心话,都流露出对审计工作不了解、不接受及埋怨情绪,以至于出现了“怕审计、烦审计、躲审计”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审计机关本身宣传不够和人们主观意识判断错误外,主要原因还是审计人员缺乏与被审计单位必要的沟通交流。有效地沟通交流,可化解误会、消除矛盾和解决问题。反之,则影响审计工作开展。这些启示我们:注重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既是审计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也是做好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与被审计单位的有效沟通哪?笔者认为应该在提高审计人员心理素质、业务技能、交往能力和坚持原则上下功夫。

  一要提高心态平和能力。平和的心态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的首要前提,而沟通交流的前提又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需要平和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素质作支撑。现实工作中,多数审计人员认为:“按照《审计法》的规定,有权对”你“审计,”你“必须接受审计”等等。有时说话语气和态度过于强硬,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越是这样,被审计单位逆反心理越反感,有可能越不配合工作,造成审计工作越难开展,结果适得其反。这时候需要审计人员调整心态,搞明白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真正关系,不能一味强调审计如何如何。应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坚决克服“警察与犯人”的错位心理,将被审计单位视为“合作伙伴”关系,“他”不合作,工作就较难开展,尤其在个别问题上,观点不同时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求同存异,从而达成共识。

  二要提高业务技能。复合型知识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的动力源。俗话讲“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审计人员如果业务不精通、技术不高明,就很难在查深、查透和查出重大违纪违规事件上有所表现,再加上“指手画脚”、“指鹿为马”、不懂装懂,怎么能以“理”服人?所以,要抓住这个“理”,就必须有深厚的业务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功底作后盾。只有通过加强业务知识和审计技能学习,提高和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善于运用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手段“说话”,不断增强自己的“善变”能力,才能不“理亏”、不“吃亏”和“对症下药”。

  三要提高沟通能力。沟通交流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求同存异的交流平台。从表面上看,沟通能力似乎是一种能说会道的能力,其实不然,沟通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他可以将自已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并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要实现与被审计单位友好型的沟通,审计人员不仅要注重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等,还应当深入学习交往沟通技巧,掌握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方法。尤其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讲话要有理、有据、有力、有自信;在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发生争执时,要保持镇静,首先倾听对方的意见,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点,以理服人,从而让被审计单位人员口服心服和心悦诚服。

  四要原则控制。坚持原则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的工作底线。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只有依法行政,廉洁从审,坚持原则,才能做到防微杜渐,腰板直,说话硬气。俗话讲:“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假如自身不廉,借审计之机“吃、拿、卡、要”,那么在沟通过程中就会出现“说话嘴软”。自然无法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认同、尊重和理解,审计沟通更无从谈起。需要强调的是,沟通交流需建立在遵循审计工作程序、工作制度、行为准则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任何沟通交流都不能以牺牲审计原则为代价,否则审计沟通交流毫无意义,也不存在审计的沟通交流。

  总而言之,在审计工作中,沟通交流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从审前调查到出具审计报告的各个工作阶段都离不开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只有切实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有效交流,树立良好的沟通理念,求同存异,才能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保证审计工作有序进行、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审计决定的切实执行。从而顺利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和实现审、帮、促的目的。

今日热搜
热点推荐:
做账报税
做账报税私教班第十一季
加入会计实务交流圈

微信识别二维码

扫码找组织

回复:资料包

立即免费获取

有奖原创征稿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客服